( 一 )
因一部书而命名一个时代,放眼悠悠上下五千年,便只有《春秋》当得起这份尊崇。
上古观象授时,见草木荣枯而知有春秋,遂以“春秋”指称年岁。至迟自西周起,朝廷设太史专录国事,又以“春秋”指称史书。
东周列国,各写各的《春秋》,惟晋楚稍异,晋曰《乘》,楚曰《梼杌》,名虽不同,其实如一。可惜诸侯纷纷忙着争霸,没谁在乎史书的存亡,战火连烧数百年,列国《春秋》就此散失殆尽。
反倒是鲁国这个偏处东隅的小邦,既无野心,又无实力,只好标榜礼乐,祈求大国们能看在周公的面上,戒骄戒躁,莫来骚扰,便余愿足矣。故而鲁国得以相对远离争霸的旋涡,苟全性命于乱世,直到秦统一天下前三十六年,才为楚所灭,算得上很长寿了。
更幸运的是,鲁国还拥有孔子这位五百年一遇的圣人。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3年),漂泊十四年之久的孔子终于回到故乡,他有感于周道衰微,壮志难酬,便将满腔心血都倾注在整理“六经”上,删《诗》《书》,正《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以寄寓自己的理想。
孔子归鲁以“国老”问政,接触宫府档案应非难事,《春秋》大抵就是孔子根据已有的《鲁春秋》修订而来。此番修订可谓居功至伟,不但为鲁国存照,还同镜摄入了其他各国的身影,纵说为天下存照亦不为过。后世以“春秋”命名这段历史,良有以也。
因一部书而命名一个时代,放眼悠悠上下五千年,便只有《春秋》当得起这份尊崇。
上古观象授时,见草木荣枯而知有春秋,遂以“春秋”指称年岁。至迟自西周起,朝廷设太史专录国事,又以“春秋”指称史书。
东周列国,各写各的《春秋》,惟晋楚稍异,晋曰《乘》,楚曰《梼杌》,名虽不同,其实如一。可惜诸侯纷纷忙着争霸,没谁在乎史书的存亡,战火连烧数百年,列国《春秋》就此散失殆尽。
反倒是鲁国这个偏处东隅的小邦,既无野心,又无实力,只好标榜礼乐,祈求大国们能看在周公的面上,戒骄戒躁,莫来骚扰,便余愿足矣。故而鲁国得以相对远离争霸的旋涡,苟全性命于乱世,直到秦统一天下前三十六年,才为楚所灭,算得上很长寿了。
更幸运的是,鲁国还拥有孔子这位五百年一遇的圣人。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3年),漂泊十四年之久的孔子终于回到故乡,他有感于周道衰微,壮志难酬,便将满腔心血都倾注在整理“六经”上,删《诗》《书》,正《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以寄寓自己的理想。
孔子归鲁以“国老”问政,接触宫府档案应非难事,《春秋》大抵就是孔子根据已有的《鲁春秋》修订而来。此番修订可谓居功至伟,不但为鲁国存照,还同镜摄入了其他各国的身影,纵说为天下存照亦不为过。后世以“春秋”命名这段历史,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