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基佬终末旅行(2)
“啧,你这种人换老子以前的脾气早一巴掌抽过去了。”卡斯帕说,身上军绿色的大衣被火光映成黑色,衬着飞旋的雪花,“部队里哪有你这种人。那早八年就……”
“你是个佣兵,我知道。”托马斯懒懒地说,“最没纪律的那种。”
“啧。哥不和你计较。”
“诶,话说卡索,你怎么知道吃雪会冻死的啊?是不是因为被老兵抽过?”托马斯临睡前这么说。
“因为吃冷的就会变冷!”
“哦。”不过在睡着之前,他嘀咕了一句,“卡索,我爱你。”PS外国人的爱是很广义的,不要想歪哦。
第二天。卡斯帕醒来的时候被窝里由于天气太冷而湿乎乎的——身体散发的水蒸气冷凝了。他已经习惯湿乎乎的了,也不去想为什么。
“汤米,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啊唔唔……”托马斯伸了个懒腰,“什么好消息呀?”
“这里来过人,不到一个星期之前。”卡斯帕说,“我检查最里面的货架,看见了一块没有灰的地方,很新鲜。而我们昨天没有去过。”
穿衣服的时候托马斯以笑话来抵御寒冷:“老师说:要是莎士比亚活到今天,他一定是个伟人。小明说:那当然,上哪里找一个活了四百多岁的人!哈哈哈哈……诶?你怎么不笑?”
“哎哟,我吃了没文化的亏哟~”卡斯帕往后倒去,伸着懒腰,“莎士比亚是谁?”
“一个剧作家。”
“巨作家?”
“就是一个写戏剧剧本的。”
“哦。”
“你说,这像不像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啊?”托马斯自觉无趣了。
“那当然像。”卡斯帕说,拉上厚厚的裤子,扣上外衣,再带上手套,“欧啦啦啦一声汽笛/再见了乌鲁木齐……”
声音在平坦的雪地里传出很远。
“你说,地球上会不会从此就长不出植物了……”托马斯说,“再有生命也要几十亿年……说不定地球到不了那时候……”
“出发吧。”卡斯帕说,“放下你的闲心吧,地球没死!看看!”他伸手摇落加油站墙根下一棵小杂草上的雪。
“真神奇……”
“走啦,我们的大诗人!”
“你更像诗人……”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车子猛拐,呯地一声枪响,车窗开了个洞。托马斯吓得惨叫起来。
“别动,躺在车里。”卡斯帕说,抓起枪瞄准开了一枪,对方一枪打到了天上,然后许久寂然无声。
“我过去看看。”卡斯帕抓起枪下了车,一会儿——但托马斯觉得仿佛是一个世纪,他又回来了,“走吧。”
那是一座要塞。要塞的岗楼上躺着一个看面目像亚洲人,胸膛中弹的少年士兵,还没有死,口中流出鲜红的泡沫,挣扎着去抓枪,然而他的枪被卡斯帕踩住了。
“你为什么在这里?”托马斯问。
“……”少年趴了下去,似乎没气了。
托马斯走近了些,用少年自己的枪指着他的脑袋:“你,为什么在这里?”
少年默默不语,突然亮出一把压在身子底下的刺刀,狮子似的扑上来。托马斯吓得本能扣动了扳机,少年的胸口和身体侧面同时爆出两朵红花,身体摔在地上。卡斯帕的枪口在冒烟。
“一个美国人……也不能……通过……这里……殿……后……部……队……”这是少年对着对讲机说的最后一句话中能听懂的部分,卡斯帕捡起对讲机,已经只能听见杂音。
“他是这里的最后一个中国士兵。”卡斯帕从少年胸前的口袋里搜出一个党证,读着上面的信息,“史渔,男,生于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十八岁,甚至可能只有十七岁。”他把党证放回口袋。
“你怎么知道是中国人呢?”
“要塞上有中国国旗。”卡斯帕说。从仓库里找出另一面国旗,把少年翻过来,手脚放端正,然后理好他的领子,脱掉他的钢盔,把国旗盖在他身上,向尸体敬了个军礼。托马斯也跟着鞠了个躬。然后他们拿走了剩下的小半包军粮。
晚上他们在要塞里过夜,和少年史渔的尸体一起。少年并不算帅气,但是死亡抚平了他稚气未脱的面容。脸上一点怒气和杀意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天真与宁静,仿佛在熟睡。
“你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托马斯凝视着少年死灰色的脸,火光在上面跳动,仿佛还有表情。以往他不会想这么多,尸体只是标本,只是实验用具。
“我过去杀人从来不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卡斯帕拨弄着火堆,“否则会犹豫,犹豫对于佣兵来说就是死亡。”
“这不是没事可干么……”
“我觉得,身体素质不错,这么年轻,战斗反应也很快很标准。”卡斯帕把火钳放下,“一个人守在这里也没有放弃,很坚定,这正好是我们佣兵没有的一点。然而也很愚蠢。”
“愚蠢?”
“世界上只剩三个人了,第三个人还想干掉我们俩。难道不愚蠢吗?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合格的军人在这种程度的末日下不需要存在。所以,盖国旗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恩。”托马斯不太敢苟同,事实上,他有点可怜这个年轻人了。
(未完)
“啧,你这种人换老子以前的脾气早一巴掌抽过去了。”卡斯帕说,身上军绿色的大衣被火光映成黑色,衬着飞旋的雪花,“部队里哪有你这种人。那早八年就……”
“你是个佣兵,我知道。”托马斯懒懒地说,“最没纪律的那种。”
“啧。哥不和你计较。”
“诶,话说卡索,你怎么知道吃雪会冻死的啊?是不是因为被老兵抽过?”托马斯临睡前这么说。
“因为吃冷的就会变冷!”
“哦。”不过在睡着之前,他嘀咕了一句,“卡索,我爱你。”PS外国人的爱是很广义的,不要想歪哦。
第二天。卡斯帕醒来的时候被窝里由于天气太冷而湿乎乎的——身体散发的水蒸气冷凝了。他已经习惯湿乎乎的了,也不去想为什么。
“汤米,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啊唔唔……”托马斯伸了个懒腰,“什么好消息呀?”
“这里来过人,不到一个星期之前。”卡斯帕说,“我检查最里面的货架,看见了一块没有灰的地方,很新鲜。而我们昨天没有去过。”
穿衣服的时候托马斯以笑话来抵御寒冷:“老师说:要是莎士比亚活到今天,他一定是个伟人。小明说:那当然,上哪里找一个活了四百多岁的人!哈哈哈哈……诶?你怎么不笑?”
“哎哟,我吃了没文化的亏哟~”卡斯帕往后倒去,伸着懒腰,“莎士比亚是谁?”
“一个剧作家。”
“巨作家?”
“就是一个写戏剧剧本的。”
“哦。”
“你说,这像不像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啊?”托马斯自觉无趣了。
“那当然像。”卡斯帕说,拉上厚厚的裤子,扣上外衣,再带上手套,“欧啦啦啦一声汽笛/再见了乌鲁木齐……”
声音在平坦的雪地里传出很远。
“你说,地球上会不会从此就长不出植物了……”托马斯说,“再有生命也要几十亿年……说不定地球到不了那时候……”
“出发吧。”卡斯帕说,“放下你的闲心吧,地球没死!看看!”他伸手摇落加油站墙根下一棵小杂草上的雪。
“真神奇……”
“走啦,我们的大诗人!”
“你更像诗人……”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车子猛拐,呯地一声枪响,车窗开了个洞。托马斯吓得惨叫起来。
“别动,躺在车里。”卡斯帕说,抓起枪瞄准开了一枪,对方一枪打到了天上,然后许久寂然无声。
“我过去看看。”卡斯帕抓起枪下了车,一会儿——但托马斯觉得仿佛是一个世纪,他又回来了,“走吧。”
那是一座要塞。要塞的岗楼上躺着一个看面目像亚洲人,胸膛中弹的少年士兵,还没有死,口中流出鲜红的泡沫,挣扎着去抓枪,然而他的枪被卡斯帕踩住了。
“你为什么在这里?”托马斯问。
“……”少年趴了下去,似乎没气了。
托马斯走近了些,用少年自己的枪指着他的脑袋:“你,为什么在这里?”
少年默默不语,突然亮出一把压在身子底下的刺刀,狮子似的扑上来。托马斯吓得本能扣动了扳机,少年的胸口和身体侧面同时爆出两朵红花,身体摔在地上。卡斯帕的枪口在冒烟。
“一个美国人……也不能……通过……这里……殿……后……部……队……”这是少年对着对讲机说的最后一句话中能听懂的部分,卡斯帕捡起对讲机,已经只能听见杂音。
“他是这里的最后一个中国士兵。”卡斯帕从少年胸前的口袋里搜出一个党证,读着上面的信息,“史渔,男,生于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十八岁,甚至可能只有十七岁。”他把党证放回口袋。
“你怎么知道是中国人呢?”
“要塞上有中国国旗。”卡斯帕说。从仓库里找出另一面国旗,把少年翻过来,手脚放端正,然后理好他的领子,脱掉他的钢盔,把国旗盖在他身上,向尸体敬了个军礼。托马斯也跟着鞠了个躬。然后他们拿走了剩下的小半包军粮。
晚上他们在要塞里过夜,和少年史渔的尸体一起。少年并不算帅气,但是死亡抚平了他稚气未脱的面容。脸上一点怒气和杀意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天真与宁静,仿佛在熟睡。
“你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托马斯凝视着少年死灰色的脸,火光在上面跳动,仿佛还有表情。以往他不会想这么多,尸体只是标本,只是实验用具。
“我过去杀人从来不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卡斯帕拨弄着火堆,“否则会犹豫,犹豫对于佣兵来说就是死亡。”
“这不是没事可干么……”
“我觉得,身体素质不错,这么年轻,战斗反应也很快很标准。”卡斯帕把火钳放下,“一个人守在这里也没有放弃,很坚定,这正好是我们佣兵没有的一点。然而也很愚蠢。”
“愚蠢?”
“世界上只剩三个人了,第三个人还想干掉我们俩。难道不愚蠢吗?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合格的军人在这种程度的末日下不需要存在。所以,盖国旗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恩。”托马斯不太敢苟同,事实上,他有点可怜这个年轻人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