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汉族起源于远古北方的华夏部落。春秋时期中国的南方并没有汉族,那时在南方生活着百越、苗蛮等少数民族。
科学家一直对南方汉族的起源感兴趣,他们是否北方汉族移民的后代?如果是,原来遍布南方各省的百越、苗蛮民族哪里去了?如果不是,南方汉族从哪里来?会不会百越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接受了汉文化,被汉化了?今天的南方汉族其实就是百越、苗蛮的后代?
二○○四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由文波、李辉领导的科研组通过对国内十七个不同省区的八百七十一个抽检者的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得出结论:今天的南方汉族是北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这个结论似乎太平淡无奇了一点,用得着研究吗?想都能想出南方汉族是北、南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且慢。南方汉族兼有北、南民族血统只是结论的“前半句”。复旦大学基因研究还有“后半句”结论,这“后半句”结论也许会使我们良心感到不安。
先简略解释一下所谓“科学家对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到底分析什么。
生物遗传基因由染色体和线粒体携带。人的细胞核内共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比较特殊,它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传子不传女),并且在遗传过程中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定地记录父系方面的遗传信息。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有办法知道宋朝赵匡胤的Y染色体特征,今天科学家通过测定某地区某一个男子(不一定姓赵)的血样,发现他的Y染色体与赵匡胤完全相同,就可以断定他是赵匡胤的后裔。
除Y染色体外,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还含有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DNA也很特别,它只能由母亲传给女儿(传女不传男),因此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基因可以重建母系血缘方面的联系。
史前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长期缺少血缘上的联系,双方的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存在差异。南方汉族是双方的混血后代,它的Y染色体、线粒体DNA与北方汉族具有共同点,与南方少数民族也具有共同点。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计算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上的“相同率”(以百分数表示,为了书写方便,一般以小数表示),可以以此来判断南方汉族是更接近北方汉族的后裔,还是更接近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下面我们看看复旦大学对南方各省(北方各省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数据都接近1)血样的实际测定结果。
科学家一直对南方汉族的起源感兴趣,他们是否北方汉族移民的后代?如果是,原来遍布南方各省的百越、苗蛮民族哪里去了?如果不是,南方汉族从哪里来?会不会百越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接受了汉文化,被汉化了?今天的南方汉族其实就是百越、苗蛮的后代?
二○○四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由文波、李辉领导的科研组通过对国内十七个不同省区的八百七十一个抽检者的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得出结论:今天的南方汉族是北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这个结论似乎太平淡无奇了一点,用得着研究吗?想都能想出南方汉族是北、南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且慢。南方汉族兼有北、南民族血统只是结论的“前半句”。复旦大学基因研究还有“后半句”结论,这“后半句”结论也许会使我们良心感到不安。
先简略解释一下所谓“科学家对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到底分析什么。
生物遗传基因由染色体和线粒体携带。人的细胞核内共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比较特殊,它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传子不传女),并且在遗传过程中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定地记录父系方面的遗传信息。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有办法知道宋朝赵匡胤的Y染色体特征,今天科学家通过测定某地区某一个男子(不一定姓赵)的血样,发现他的Y染色体与赵匡胤完全相同,就可以断定他是赵匡胤的后裔。
除Y染色体外,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还含有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DNA也很特别,它只能由母亲传给女儿(传女不传男),因此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基因可以重建母系血缘方面的联系。
史前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长期缺少血缘上的联系,双方的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存在差异。南方汉族是双方的混血后代,它的Y染色体、线粒体DNA与北方汉族具有共同点,与南方少数民族也具有共同点。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计算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上的“相同率”(以百分数表示,为了书写方便,一般以小数表示),可以以此来判断南方汉族是更接近北方汉族的后裔,还是更接近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下面我们看看复旦大学对南方各省(北方各省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数据都接近1)血样的实际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