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天!西湖边每天捞起半吨“海瓜子”!吃货们激动了:葱油还是红烧啊?)
天气炎热,
西湖引水也是马力全开,
这几天小编听说,
西湖引水玉皇预处理场的沉淀池里,
每天能打捞出
500斤到2000斤的“海瓜子”!
想必此时吃货的脑子里,
已经脑补了海瓜子18种吃法了吧,
要小编说嘛,当然还是葱油第一啦!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f6e9116871001e94e3c1407880f7b06/3b7fe383d158ccbfc0236dc513d8bc3eb33541d1.jpg)
网络配图
不过,根据钱报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图片,
这些打算溜进西湖的“海瓜子”长这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17b60df0be9390156028d364bed54f9/1423ae59ccbf6c812da8f417b63eb13531fa40d1.jpg)
这是啥????
面对钱报吃货记者,
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偷笑表示,
“海瓜子”是他们私底下叫叫的,
具体学名叫什么,
他们也不清楚呢
从长相看,倒有点像缩小版的淡菜。
而且这些“海瓜子”个头小,肉少,
恐怕是上不了餐桌的
得请记者帮忙想想,
有没有养鸭场之类的单位
可以收留这些“海瓜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3b2ec263301213fcf334ed464e636f8/59f9b3be6c81800ab77a51f1bb3533fa808b47d1.jpg)
净水工正在倾倒过滤网中的海瓜子。 林云龙 摄
但是吃货还是想问,
叫啥啊?能吃吗?好吃吗?
能吃的话,还找什么养鸭场啊
我们帮你呀!
钱江晚报记者把“海瓜子”照片发在了朋友圈,
大部分吃瓜群众说,这个就是淡菜的小时候
而且大家说,只要是活的,就能吃!
也有台州临海的渔民留言说,
这个在他们当地的土话叫潮上蛤蜊,
家住海边的人是不会去捡的,
所以这种蛤蜊通常在海滩上自生自灭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钱周兴教授表示,
这个物种应该叫“突壳肌蛤”,
也叫“寻氏肌蛤”,
渔民也称之为海瓜子、薄壳等,
属于软体动物贻贝科。
重点是,它能吃!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e4bd4ce2b3fb80e0cd161df06d02ffb/441e1380800a19d8139c5cfa39fa828ba41e46d1.jpg)
小编搜索了一下,寻氏肌蛤的肉长这样 图源:互动百科
但是吃货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的“海瓜子”产量增多,
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及时拦住它们,
让它们进入西湖,
就会影响到西湖的水质
钱教授也表示,
突壳肌蛤的繁殖能力超强,
一个个头2厘米,可以产20多万枚卵
正因如此,
在九曜山脚下的这道关键拦网
天气炎热,
西湖引水也是马力全开,
这几天小编听说,
西湖引水玉皇预处理场的沉淀池里,
每天能打捞出
500斤到2000斤的“海瓜子”!
想必此时吃货的脑子里,
已经脑补了海瓜子18种吃法了吧,
要小编说嘛,当然还是葱油第一啦!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f6e9116871001e94e3c1407880f7b06/3b7fe383d158ccbfc0236dc513d8bc3eb33541d1.jpg)
网络配图
不过,根据钱报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图片,
这些打算溜进西湖的“海瓜子”长这样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17b60df0be9390156028d364bed54f9/1423ae59ccbf6c812da8f417b63eb13531fa40d1.jpg)
这是啥????
面对钱报吃货记者,
西湖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偷笑表示,
“海瓜子”是他们私底下叫叫的,
具体学名叫什么,
他们也不清楚呢
从长相看,倒有点像缩小版的淡菜。
而且这些“海瓜子”个头小,肉少,
恐怕是上不了餐桌的
得请记者帮忙想想,
有没有养鸭场之类的单位
可以收留这些“海瓜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3b2ec263301213fcf334ed464e636f8/59f9b3be6c81800ab77a51f1bb3533fa808b47d1.jpg)
净水工正在倾倒过滤网中的海瓜子。 林云龙 摄
但是吃货还是想问,
叫啥啊?能吃吗?好吃吗?
能吃的话,还找什么养鸭场啊
我们帮你呀!
钱江晚报记者把“海瓜子”照片发在了朋友圈,
大部分吃瓜群众说,这个就是淡菜的小时候
而且大家说,只要是活的,就能吃!
也有台州临海的渔民留言说,
这个在他们当地的土话叫潮上蛤蜊,
家住海边的人是不会去捡的,
所以这种蛤蜊通常在海滩上自生自灭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钱周兴教授表示,
这个物种应该叫“突壳肌蛤”,
也叫“寻氏肌蛤”,
渔民也称之为海瓜子、薄壳等,
属于软体动物贻贝科。
重点是,它能吃!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e4bd4ce2b3fb80e0cd161df06d02ffb/441e1380800a19d8139c5cfa39fa828ba41e46d1.jpg)
小编搜索了一下,寻氏肌蛤的肉长这样 图源:互动百科
但是吃货们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的“海瓜子”产量增多,
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及时拦住它们,
让它们进入西湖,
就会影响到西湖的水质
钱教授也表示,
突壳肌蛤的繁殖能力超强,
一个个头2厘米,可以产20多万枚卵
正因如此,
在九曜山脚下的这道关键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