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身的迷茫吧 关注:400贴子:20,962
  • 1回复贴,共1

引发糖尿病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今社会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甚至还在逐年的增加,如今全国现有糖尿病人6000多万,今后还要不断的增加
而你要防治一种疾病,那你势必要先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因,如果连这种病的病因你都不了解
那你自然就很难防治这种疾病,所以我下面详细的讲述引发糖尿病的病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常年的大鱼大肉,常年的暴饮暴食,并且蔬菜水果和粗粮吃的少,这些就是招致糖尿病的第一大原因
糖尿病被誉为“富贵病”,也被誉为“吃出来的疾病”,在60年代至70年代的时候
我国人民的主粮按计划分配,鸡鸭鱼肉凭证供应,当时的人们的口粮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平日里都要省着点吃,所以不敢暴饮暴食,倘若暴饮暴食,那口粮不到月底就要撑不住了
还有在那个时候,鸡鸭鱼肉等肉食是凭证供应的,所以那时的人们就是一个月也很难吃的上几次肉
所以在那个时代,当时糖尿病的发生率极低,几乎就是找不大到有糖尿病的病人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完善
之后,人们就可以自由的暴饮暴食,并且都开始由着性子的大鱼大肉的去吃,粗纤维的蔬菜反而吃的少,而这些就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
很多不了解糖尿病的人,他可能会误以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吃水果多而得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遗传以外,大量的吃肉类食物和过于的肥胖超重,这些才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
因此糖尿病与吃糖多关系并不大,而多吃水果也不会导致糖尿病的,反而是吃肉多才容易得糖尿病
根据科学家分析指出,从酸碱度的角度来说,肉食就是属于酸性食物,而爱吃肉食等酸性食物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即使多吃水果和蔬菜也不能完全抵消这种负面影响,酸性食物进入人体会导致酸的积累
这些酸会阻碍人体将食物中的糖转化为能量,因而大大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几率
还有,肉和脂肪的代谢也要依靠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所以吃肉吃的多是会加重胰腺的负担的
吃肉吃的多会导致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容易出现糖代谢缺陷,从而引发糖尿病
还有,吃肉吃的多容易导致营养过剩,这也会导致糖尿病
可见,不论是糖尿病人还是健康的人,都应少吃肉食和适当吃肉食
比如那些已经得了糖尿病的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人,这类人如果也敢再像以前那样大量的吃肉
那他的血糖会刷的一下猛烈的飙升,灵的很呢
要防糖尿病,不仅要少吃肉,还要多吃蔬菜,因为蔬菜都有降糖作用
蔬菜都是降糖的,特别是苦瓜和黄瓜这些蔬菜降糖能力很强,蔬菜中含有纤维素,可以调节你体内血糖浓度
多吃蔬菜就是预防糖尿病的最最健康的做法,另外很多粗粮也是有降糖作用的,多吃蔬菜和粗粮和水果就能防糖尿病
还有,常年的暴饮暴食可以招致糖尿病,暴饮暴食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长期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能加重胰腺的负担,引起胰腺的损伤,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的衰竭,因此而诱发糖尿病
特别是那种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这类人就不能吃的饱了,得了糖尿病的人如果还敢去吃的很饱很撑
那保管血糖飙升,灵的很,所以平日里不去暴饮暴食,不去吃的过撑过饱,这也是在预防糖尿病
而且,暴饮暴食还会伤到人的脾胃,同时也会对人的心脏不利,比如心脏有毛病的人就是不可以吃的过撑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过度的肥胖,过度的肥胖这是会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的
从表面上看,肥胖与糖尿病是独立的两种疾病,肥胖者并不一定都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并不一定都呈肥胖状态
但目前已有众多的证据支持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肥胖程度越严重,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越高
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者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
而糖尿病患者确实是90%呈肥胖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者体内的脂肪总量增加
而脂肪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发生糖尿病。
所以长期的控制食量并多吃蔬菜并坚持适量运动来减肥
这可以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岛素数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这样就是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第三大原因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跟血糖控制失调之间关系密切
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会加重病情,科研人员对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发现睡眠时间长短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经常睡不着觉或睡眠质量差的患者
血糖明显不稳定。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睡眠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
不能排除这是造成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常年熬夜晚睡的人是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的
如果你已经有了糖尿病了,建议你不要再熬夜了,对你的病情不利的
一个生活不规律的人得任何病的概率都大于生活规律的人,糖尿病也不例外。
第四大原因就是吃太多甜食和含糖饮料喝的太多
哪些是甜食,比如慕斯蛋糕啊奶油蛋糕啊冰淇淋蛋糕啊元祖蛋糕啊还有85度蛋糕啊这些
这些都是属于甜食,这些甜食又好看又好吃,如果有钱的话,真的恨不得天天都去吃,并去吃上一辈子
但是,这些甜食固然好吃,却是有其风险的,因为这些五花八门的甜食吃的多了就是容易引发糖尿病
牢记这句话:吃太多甜食绝对是会为患糖尿病打下了基础的
得糖尿病的人,多是嘴馋之人啊
还有就是含糖的饮料,所谓含糖的饮料就是现在市面上的可乐雪碧和各种五花八门的饮料
这些饮料喝的多了,就是容易引发糖尿病,我曾网上看过个新闻
有个20岁的浙江宁波小伙子,这位小伙子平时就不喝水的,口渴就喝可乐,他身高175厘米,体重约200斤。
最后有一段时间,这个小伙子的身体出了状况,就是他总觉得口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觉得渴
也就是因为他渴,所以可乐喝得就愈发的多了,几乎是一瓶接一瓶,每天得喝十几瓶
之后不久就出现严重呕吐、无力症状被送至医院急诊,1天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糖尿病酮酸中毒
从该医院获悉,糖尿病酮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该小伙有可能之前就患有糖尿病
但没有警惕,没有去医院查血糖,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严重糖尿病了
而且最近还每天都要喝十几瓶可乐,诱发了并发症,因此而死的,说白了,他压根就是常年喝可乐喝死的
但凡得了糖尿病的人,医生都要嘱咐他今后不可以再去喝可乐之类的饮料的
一项研究发现,每日喝一罐(355 ml)含糖软饮料(包括可乐、雪碧等),糖尿病风险升高22%。
我听说现代社会中,就是那种从不喝白开水,而只以可乐雪碧等饮料来解渴的人,这类人据说很多的
但是,这是种非常严重的恶习,赶紧改掉,人口渴了就应当喝白开水
懂养生知识的人,对于可乐雪碧这种东西碰都不高兴去碰
那种一天到晚水都不喝的,而只以可乐雪碧来解渴的人,这种人是弱智呀
第五大原因就是运动太少,现代生活使人们的活动量大为下降
比如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替登高,以家用电器代替家务,常年坐办公室和坐电脑前等
另外,大多数人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条件,运动量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体育运动的增加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
相反,若体育运动减少,就容易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
运动量少,确实是属于导致糖尿病发病的众多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但他也是个因素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常年久坐不动之人,其糖尿病发病率会升高
还有,好多轻微糖尿病人通过加强运动是可以改善的,如果你是一个爱运动的人,请坚持。
但也别运动的太过头,适量就好
第六大原因就是内心中的烦恼情绪
近年来,研究发现,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
由此,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第七大原因,据说是因为吸烟,
一项追踪12年的研究发现,每日吸烟25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会提高,戒烟也被视为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吸烟越多,并长期的吸烟,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吸烟对你的胰腺不好同时也会升你的血糖的
得了糖尿病的人,要戒烟,戒不掉也要减少抽烟频率
还有,根据研究发现,常年醉酒的人,也会增加他患糖尿病的风险的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就只能少量饮酒,而重度糖尿病的人不能饮酒
第八大原因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的人,这类人比一般的人要更容易得糖尿病的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第九大原因是遗传因素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
我国人种属于易发病人种,欧美等国家白种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10%
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印度及中国移民的患病率可达15%~20%
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母亲有2型糖尿病
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0%;父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5%;
父母均有2型糖尿病,子女则约有25%患病
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就算你的父母都有糖尿病的,但是你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点,你也不会得糖尿病的
比如不去乱吃滥喝,不去暴饮暴食,并且在饮食上少吃肉并以蔬菜为主
并改掉种种不良生活习惯,那样的话,就算你父母都有糖尿病你也不会得糖尿病的


1楼2017-08-07 22:03回复


    2楼2017-09-05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