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一个人是愚蠢的,这是给了敌人第二次伤害你的机会。
--培根
对一些文字的免疫终结了我的好奇。当事件本身的情感色彩和表达之间的天平离奇的失衡,我更好奇这一现象产生。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每一次的病痛都是死亡的彩排。
我将强忍我的悲痛,随时准备迎接这一人物在我的假想中死去。
S将要死去,这是个无法回避的结局。S问我,这一生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让我明白了一切的毫无意义。是的,我每天都在重复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这个世界被我们称之为是光明的东西,一直就只是存活在我们的想像之中,“光明”成了那个物体的代名词,用来指带一件我们所渴望却终究不会发生的事情。在那些物和本原,还有我们脑海中指代它的称谓三者之间,始终没有出现过必要的联系,而我们天生惧怕孤独,因为我们弱小,还有本能中活下去的念头。我还是坚持以前的看法,一切意义均没有意义,意义,都是人后来加上去的。这样看来,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个由那些美丽的误差导致的结果。多么的奇妙,仅仅只是误差就创造了我们的现在,好奇心会再次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能正确一次呢?这个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美好起来?那么那些被我们称之为毫无意义的终将会有意义。
但S将要死去。在S和我、从文本到现实之间,乃至我所明白的那场不可回避的死亡,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打乱的时空里并存下去,只要我愿意,甚至可以在一个实体的我消失之前提供S的世界里所需要的氧气。还有很多的事情在等待着发生,像一双偷窥的目光,窥视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是的,那场死亡,它所会带给我的悲伤将会鲜活的映射在这个世界,而当有人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却不能回答。事实上,我也不知道答案,我也一样分不清眼前的一幕是发生在现实中还是我的脑海里,我只知道无法回避,就连这样的念头,也是在我想要回避的同时方才产生。那个世界倒映在我的思维工具里(是大脑么?),不停的提出问题,哪一个才是真实?
应该从很久以前的平静出发,才能有一些思维是清晰的。S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种能动假说。
爱情。
S经历过爱情么?如果我的宽容能降低到对一个杀人犯不需要理由就能宽赦的程度,我想我会承认。世界总是在我想到那些温暖的话语时,板起它冰冷的面孔。任何一个没有经过自己选择就被迫放弃了的生命都应该对此表示自己的质疑。一个被流产的生命,一个被车祸夺去的生命,一个被谋杀的生命……所有这些,都在文字的描述里被套上冰冷的被动语态,就在人们不停寻找话题来满足自己的时候,任何一句简单的话语,使用陈述语气的描述一件事情,那背后,都可能是用血和泪在控诉的故事。爱情?拯救了什么?
S会心的笑了,我相信一个人能在被人误解的同时还能这样,那么他可能真的和一些能被我们认可的真实在一起。S会心的笑了。
是的,爱情。
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我保持了自己怀疑。为了解决一些问题,正像是所有的意义和概念一样,我应该假设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也应该假设我的怀疑真实的存在。如果不能回避那场死亡,那么我和S都能回避这种徒劳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另外的话题对彼此的观点表示认同。尼采不错,他总是陪着我们同行。
然而这是对意义更大嘲笑,他显然肯定了那种可被承认存在却不可被描述的言论,我猜想,如果维特根斯坦重新写一次那本赫赫有名的《哲学研究》,最后的一个章节完全可以浓缩成两个字:尼采!
分歧就在两个人之间无计数的出现,S有时候可怕得让我感觉是另一个自己。
一个写下《偶》的尼采,是人们需要的尼采。
一个写下《查》的尼采,是尼采自己需要的尼采。
一个写下《权》的尼采,是尼采渴望着一个世界重新诞生但也同样需要被救赎的尼采。
而只有那个行走在街头,拥抱行人并亲吻的尼采,才是尼采自己真正的尼采。
S的爱情、S的醉、S的疯狂,难道这些不都是一样的么?
真实!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一个随便闯入别人的家里肆掠的打扰别人的安宁,哪怕是惊走一个梦的人,就是一个强盗么?
这个世界面黄肌瘦,它刚患上思想的营养不良症。
我需要休息。
--培根
对一些文字的免疫终结了我的好奇。当事件本身的情感色彩和表达之间的天平离奇的失衡,我更好奇这一现象产生。
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每一次的病痛都是死亡的彩排。
我将强忍我的悲痛,随时准备迎接这一人物在我的假想中死去。
S将要死去,这是个无法回避的结局。S问我,这一生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让我明白了一切的毫无意义。是的,我每天都在重复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这个世界被我们称之为是光明的东西,一直就只是存活在我们的想像之中,“光明”成了那个物体的代名词,用来指带一件我们所渴望却终究不会发生的事情。在那些物和本原,还有我们脑海中指代它的称谓三者之间,始终没有出现过必要的联系,而我们天生惧怕孤独,因为我们弱小,还有本能中活下去的念头。我还是坚持以前的看法,一切意义均没有意义,意义,都是人后来加上去的。这样看来,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个由那些美丽的误差导致的结果。多么的奇妙,仅仅只是误差就创造了我们的现在,好奇心会再次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能正确一次呢?这个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美好起来?那么那些被我们称之为毫无意义的终将会有意义。
但S将要死去。在S和我、从文本到现实之间,乃至我所明白的那场不可回避的死亡,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打乱的时空里并存下去,只要我愿意,甚至可以在一个实体的我消失之前提供S的世界里所需要的氧气。还有很多的事情在等待着发生,像一双偷窥的目光,窥视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是的,那场死亡,它所会带给我的悲伤将会鲜活的映射在这个世界,而当有人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却不能回答。事实上,我也不知道答案,我也一样分不清眼前的一幕是发生在现实中还是我的脑海里,我只知道无法回避,就连这样的念头,也是在我想要回避的同时方才产生。那个世界倒映在我的思维工具里(是大脑么?),不停的提出问题,哪一个才是真实?
应该从很久以前的平静出发,才能有一些思维是清晰的。S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种能动假说。
爱情。
S经历过爱情么?如果我的宽容能降低到对一个杀人犯不需要理由就能宽赦的程度,我想我会承认。世界总是在我想到那些温暖的话语时,板起它冰冷的面孔。任何一个没有经过自己选择就被迫放弃了的生命都应该对此表示自己的质疑。一个被流产的生命,一个被车祸夺去的生命,一个被谋杀的生命……所有这些,都在文字的描述里被套上冰冷的被动语态,就在人们不停寻找话题来满足自己的时候,任何一句简单的话语,使用陈述语气的描述一件事情,那背后,都可能是用血和泪在控诉的故事。爱情?拯救了什么?
S会心的笑了,我相信一个人能在被人误解的同时还能这样,那么他可能真的和一些能被我们认可的真实在一起。S会心的笑了。
是的,爱情。
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我保持了自己怀疑。为了解决一些问题,正像是所有的意义和概念一样,我应该假设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也应该假设我的怀疑真实的存在。如果不能回避那场死亡,那么我和S都能回避这种徒劳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另外的话题对彼此的观点表示认同。尼采不错,他总是陪着我们同行。
然而这是对意义更大嘲笑,他显然肯定了那种可被承认存在却不可被描述的言论,我猜想,如果维特根斯坦重新写一次那本赫赫有名的《哲学研究》,最后的一个章节完全可以浓缩成两个字:尼采!
分歧就在两个人之间无计数的出现,S有时候可怕得让我感觉是另一个自己。
一个写下《偶》的尼采,是人们需要的尼采。
一个写下《查》的尼采,是尼采自己需要的尼采。
一个写下《权》的尼采,是尼采渴望着一个世界重新诞生但也同样需要被救赎的尼采。
而只有那个行走在街头,拥抱行人并亲吻的尼采,才是尼采自己真正的尼采。
S的爱情、S的醉、S的疯狂,难道这些不都是一样的么?
真实!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一个随便闯入别人的家里肆掠的打扰别人的安宁,哪怕是惊走一个梦的人,就是一个强盗么?
这个世界面黄肌瘦,它刚患上思想的营养不良症。
我需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