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一条地震的消息刷爆了所有社交网络,所有人都在为四川祈福。
我拿起手机,心里想着新闻千万不要报道有人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看了好久没找到报道的消息,心渐渐地放了下来。
今天一大早,手机里跳出新闻,9人死亡。看到新闻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我想起了9年前的那场灾难。
那一次从一堆废墟里爬出来,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拥抱生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度一点、洒脱一点,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值得庆幸。
2.
直到我有了孩子,我才发现拥抱自己的生命与拥抱别人的生命,完全是两种概念。
7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弱小的他,心里五味杂陈。我在想:我要用怎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去影响这个将和我一生关联的可爱生命?
我势必是会影响他的。我担心我的言行举止修炼地还不够阳光,怕他将来和我一样粗鄙;我担心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过于功利,他追随我的眼界很难这个世界的美好;我更担心我不懂怎样成为一个母亲,以致于成为不了一个母亲,在他生命中留下伤痕。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
芸芸众生过的生活是即安静又绝望。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来到绝望的乡下,并且不得不用水貂和麝鼠来的勇敢来安慰自己。一种刻板但又潜意识的绝望,甚至被掩饰在人类的所谓游戏和娱乐下面。在他们当中并没有玩耍,因为那时工作之后的事情。但智慧的一个特色,就是做不顾一切的事情。
梭罗的话道出了某种真相:所有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发现生命在进行的过程中美好又苍白,但我们在体验到这种苍白的时候,会把一部分不服输的功利心施加到孩子身上,以此获得某种胜算。
3.
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
我是这个世界上起先在他身上作画的人,我期待他性温平、善良、正直、诚实、聪明、好学......但我也深知,我无法像要求自己一样要求他,要让他做到这些,我首先要在所有的选项里选择性格温平、善良、正直、诚实、聪明、好学。看到这些词汇,我更觉得不可能了,首先,“聪明”这个词,就已经彻底把我挡在门外了。
想通了这点,我又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不必期待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将拥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综合影响下的内驱物质,而我要做的,一方面是继续修炼自己,具备更多良质,另一方面是学习如何陪孩子成长。
而这些,都不需要我期待,我唯一期待的是他能够健康快乐。
4.
实际上,对于家长而言,以下三点是我们家长所重视的:
第一,财富。财富可以增加你的选项,越早有财富,就越早拥有选项;
第二,智慧。智慧保证你享受财富带给你尽可能多的选项。如果智慧不够,即使有财富,也会因为短视而消耗,也会恐惧选择的权利,越早拥有智慧,就能够定义自己的人生,也会越快乐;
第三,健康。没有健康,很多事情就需要被迫做选择。
每个父母都期待为孩子带来这三个条件。而我们家长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中——时时能选择,路路有回转。
5.
前些天,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了这个观点。我当时说,我不会逼迫我的孩子上补习班,不会让他去各种爱好班,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也相信他,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我相信他会很棒。
他问我:你这样的态度,孩子长大了怎样和别人竞争!
我回答:如果要竞争,我也相信他会相信自己不会输。不过,我不希望他和别人去竞争,我只希望他能感受到希望。
6.
什么是希望?
就是在一场灾难里,我们还活着。
就是我们敬畏这个世界很大,自然变数无常,但我们都平安健康。
是我们在一片废墟里,依然看到了生的可能。
只要活着,只要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存在,就还存在希望。
——end
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做父母无需持证上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承担这个角色了,没有人生来就会为人父母,大家都是在慢慢学习,跌跌撞撞中找到和孩子合适的相处模式和教育方式。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要耐心的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多学习多交流,也可以向一些专业的育儿自媒体寻求帮助,“佐心家长”就为各位父母提供了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供各位家长参考借鉴。
昨天,一条地震的消息刷爆了所有社交网络,所有人都在为四川祈福。
我拿起手机,心里想着新闻千万不要报道有人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看了好久没找到报道的消息,心渐渐地放了下来。
今天一大早,手机里跳出新闻,9人死亡。看到新闻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我想起了9年前的那场灾难。
那一次从一堆废墟里爬出来,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拥抱生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度一点、洒脱一点,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值得庆幸。
2.
直到我有了孩子,我才发现拥抱自己的生命与拥抱别人的生命,完全是两种概念。
7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弱小的他,心里五味杂陈。我在想:我要用怎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去影响这个将和我一生关联的可爱生命?
我势必是会影响他的。我担心我的言行举止修炼地还不够阳光,怕他将来和我一样粗鄙;我担心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过于功利,他追随我的眼界很难这个世界的美好;我更担心我不懂怎样成为一个母亲,以致于成为不了一个母亲,在他生命中留下伤痕。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
芸芸众生过的生活是即安静又绝望。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来到绝望的乡下,并且不得不用水貂和麝鼠来的勇敢来安慰自己。一种刻板但又潜意识的绝望,甚至被掩饰在人类的所谓游戏和娱乐下面。在他们当中并没有玩耍,因为那时工作之后的事情。但智慧的一个特色,就是做不顾一切的事情。
梭罗的话道出了某种真相:所有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发现生命在进行的过程中美好又苍白,但我们在体验到这种苍白的时候,会把一部分不服输的功利心施加到孩子身上,以此获得某种胜算。
3.
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
我是这个世界上起先在他身上作画的人,我期待他性温平、善良、正直、诚实、聪明、好学......但我也深知,我无法像要求自己一样要求他,要让他做到这些,我首先要在所有的选项里选择性格温平、善良、正直、诚实、聪明、好学。看到这些词汇,我更觉得不可能了,首先,“聪明”这个词,就已经彻底把我挡在门外了。
想通了这点,我又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我不必期待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将拥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综合影响下的内驱物质,而我要做的,一方面是继续修炼自己,具备更多良质,另一方面是学习如何陪孩子成长。
而这些,都不需要我期待,我唯一期待的是他能够健康快乐。
4.
实际上,对于家长而言,以下三点是我们家长所重视的:
第一,财富。财富可以增加你的选项,越早有财富,就越早拥有选项;
第二,智慧。智慧保证你享受财富带给你尽可能多的选项。如果智慧不够,即使有财富,也会因为短视而消耗,也会恐惧选择的权利,越早拥有智慧,就能够定义自己的人生,也会越快乐;
第三,健康。没有健康,很多事情就需要被迫做选择。
每个父母都期待为孩子带来这三个条件。而我们家长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中——时时能选择,路路有回转。
5.
前些天,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了这个观点。我当时说,我不会逼迫我的孩子上补习班,不会让他去各种爱好班,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也相信他,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我相信他会很棒。
他问我:你这样的态度,孩子长大了怎样和别人竞争!
我回答:如果要竞争,我也相信他会相信自己不会输。不过,我不希望他和别人去竞争,我只希望他能感受到希望。
6.
什么是希望?
就是在一场灾难里,我们还活着。
就是我们敬畏这个世界很大,自然变数无常,但我们都平安健康。
是我们在一片废墟里,依然看到了生的可能。
只要活着,只要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存在,就还存在希望。
——end
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做父母无需持证上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承担这个角色了,没有人生来就会为人父母,大家都是在慢慢学习,跌跌撞撞中找到和孩子合适的相处模式和教育方式。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要耐心的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多学习多交流,也可以向一些专业的育儿自媒体寻求帮助,“佐心家长”就为各位父母提供了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供各位家长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