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纪》:春二月,执金吾伏完为辅国将军,开府如三公。 是时董承、张阳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 范书、通鉴在“董承”上均有“韩暹攻董承”句,袁纪恐脱。
《通鉴》: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将更相疑贰。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胡才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
案《后汉纪》说法,董承、张杨要让刘协返回洛阳(当时行在为河东安邑),但是杨奉、李乐二人表示反对。后来尚书上官洪又提出回洛阳的议论,李乐表示赞成上官洪。
而《通鉴》删减了“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这段话。单独保留了前半句。
虽然表面上看《后汉纪》这段话明显有矛盾之处,即如果李乐明确表示不想迁刘协回洛阳,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辅】上官洪还雒的言论?莫不是李乐是两面派?但是就算李乐是两面派,这个两面派做得实在太明显了,简而言之过于愚蠢。
而《通鉴》大概认为李乐是白波贼帅之一,应该和杨奉等人穿一条裤子,不会这么心善赞成刘协回洛阳,所以把后半段删了。咱个人认为司马光这个做法十分不负责任。
因为董承是被韩暹打跑的,而张杨之前已经因为”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所以董承被迫去投奔了自己的盟友张杨。换句话说,韩暹当时明显不想让刘协走,才会去攻打主张回洛阳的董承,而胡才、杨奉当时在坞乡,听说这件事后胡才要去攻打韩暹,但是刘协派人谕旨不让胡才轻举妄动。
所以综合上述说法《后汉纪》这句话矛盾的话其实是前半句人名记载有误,“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应该改为”杨奉、【韩暹】不欲。”更为确,所以韩暹才会发兵攻打董承。而李乐应该是支持上官洪还洛之议的没错。
《通鉴》:董承、张杨欲以天子还雒阳,杨奉、李乐不欲,由是诸将将更相疑贰。二月,韩暹攻董承,承奔野王。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胡才欲攻韩暹,上使人喻止之。
案《后汉纪》说法,董承、张杨要让刘协返回洛阳(当时行在为河东安邑),但是杨奉、李乐二人表示反对。后来尚书上官洪又提出回洛阳的议论,李乐表示赞成上官洪。
而《通鉴》删减了“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这段话。单独保留了前半句。
虽然表面上看《后汉纪》这段话明显有矛盾之处,即如果李乐明确表示不想迁刘协回洛阳,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辅】上官洪还雒的言论?莫不是李乐是两面派?但是就算李乐是两面派,这个两面派做得实在太明显了,简而言之过于愚蠢。
而《通鉴》大概认为李乐是白波贼帅之一,应该和杨奉等人穿一条裤子,不会这么心善赞成刘协回洛阳,所以把后半段删了。咱个人认为司马光这个做法十分不负责任。
因为董承是被韩暹打跑的,而张杨之前已经因为”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所以董承被迫去投奔了自己的盟友张杨。换句话说,韩暹当时明显不想让刘协走,才会去攻打主张回洛阳的董承,而胡才、杨奉当时在坞乡,听说这件事后胡才要去攻打韩暹,但是刘协派人谕旨不让胡才轻举妄动。
所以综合上述说法《后汉纪》这句话矛盾的话其实是前半句人名记载有误,“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应该改为”杨奉、【韩暹】不欲。”更为确,所以韩暹才会发兵攻打董承。而李乐应该是支持上官洪还洛之议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