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男主吧 关注:62,630贴子:1,275,928
  • 3回复贴,共1

【讨论】网络言情小说体现的社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讨论】网络言情小说体现的社会文化(转自知乎)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11 12:02回复
    性别政治中性别文化角色的博弈与转向而已。
    我在这个答案中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专门介绍了这样一个东西。叙事主义是70年代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广泛采用的文本批判体系,其重点在于叙事主体本身依赖的话语结构会使得历史叙事和编排本身的不中立性,也就是说历史文本本身是可以埋没女性主体性的叙事话语之产物。
    而叙事编排的性别不公正性最直接的体现,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那就是“狐仙”情节,男性视角永远YY出一个符合男性审美中,温顺,容忍等特质的女性形象出来作为整个文本中的一个孤立形象出现,她往往并直接如其女主身份一般部分主导叙事,甚至她压根就不参与主要情节,仅仅作为男性形象塑造中的一个必须的楔子。
    正如将整个被男性话语称作“女主”的文化形象置于一个环形的透明穹顶剧场中,体现为Judith butler所定义的男性凝视,即男性凝视的力量性折射到文本中塑造了女性形象的生态。或者用波伏娃科普书《第二性》中的句子可能更容易理解,“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只是男性的诗歌”,这个就是女性主义批判的文学作品的“女性缺失”,更直接点就是“忽视女性角色的主体性”。
    那么在70-80年代的中文文学圈,开始出现一个悄然的变化。那就是,中文圈,尤其是港台地区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其本质上是来自于70年代开始香港港口经济崛起所带来的产出红利,反馈到了教育体系中,而随着港左意识在中层的蔓延,加上香港分工体系开始进行快速发展期,这使得女性在本地区经济分工的地位逐渐提升。而台湾是在八大建设之后,从代工业开始发展电子产业,其背后推动力就是台湾公立教育系统的普及与建设,以及媒体行业的发展,同样使得女性的经济分工地位开始上升,体现在文化消费市场上,就是女性群体的消费力开始提升
    这就形成了某种转向,如同霍米巴巴定义的“混杂矛盾”,这个矛盾本身是叙事主体和叙事指代本身互相产生叙事冲突所形成的状态。这个状态本质上就是弱势主体的“主体性”的回归。
    于是开始出现了适配两种回归女性主体性的题材,
    一则是自我叙事,开始叙述女性主体语境下,女性所期待的爱情诉求和情欲展现,女性的作为叙述主体去探讨男女关系,探讨女性自身的性意识和欲望诉求。比较著名的认识就是香港文学界的亦舒女士,李碧华女士,以及将这种自我叙述实践到生活中的三毛女士,当然还有比较畅销的琼瑶女士。
    另一则就是第三方叙事,其母题在于女性角色在男权社会的大时代下所处的社会语境,社会关系与本身的角色扮演中引出对于人性,家庭以及宗族意识,性别意识的探讨,并以此为眼光来展现那个大时代。其中比较著名的香港文学界的张爱玲女士,严歌苓女士等等。
    这些就是言情小说最初诞生的文化语境,而现在网络言情小说依然是这套体系的继续发展而已。
    比如说,在早期的言情小说中,女作家还是将男女的爱情关系置于一个男性占据主动性地位的关系中,而男主依然被塑造成一个有侵略性魅力的人,去吸引女主的归宿。
    而在现在,这种关系就被生生摒弃了,女性也愿意去主导一段关系,并显示出某种带有主动性的姿态去主导整个关系的叙事,再加上网文本身的消费量,女性占比显然是更大的。于是,新兴的关系在一些比较经典的网文中建立出来,比如说社会地位崇高但是仍然被女主耍着玩的男主呀;情窦未开并且其主要的性别意识和情欲观都被女主塑造的男性形象啦;带有禁欲主义清教徒立场,但是最后还是被女主征服的叙事啦。当然这些东西并不仅仅局限在异性题材中。于是由于网文的工业化产出能力,这些不言自明的符号被反复压缩,然后直接用作模板套用在了工业化创作中,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网文言情小说生态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为某种程度的“女性凝视”。
    于是,事实上在性别角色转向的性别政治中,形成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分别属于两种性别阶级。而这种性别政治意识不仅仅存在于大众文化产品中,更多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由于两性话语体系不同,在某一个评价体系中趋于负面的人物在另一评价体系里面完全可能获得赞赏。
    两套话语体系在男女斯宾塞式的天然议价差的强条件下,共同占据公共场域,并形成实质性的隔绝,冲突和互相影响。在文化生态中,就成了两套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并不是完全相关,就个体而言很多根本不相关)的价值体系,在互相打着模因战争。
    目前的阶段还仅仅体现在公共话语体系的冲突中。但不仅仅于此。
    在之后会衍生到政治上面,就如同美国80年代末期一样。女性肯定需要在自己的性别共同体本位上建构属于自己话语体系的政治哲学,比如80年代末期,新自由主义的女性政客对于传统意义上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所产生的批判,其主要原因就来自于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体现了某种男性气质(Masculinity),其代表着劣等的暴力因素和无序争夺。当然,对于这种体系的政治批判也分两派,美国的政客趋向于批判,由于新自由主义意识的缘故。而欧洲不少人士反而认为Masculi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11 12:03
    回复
      。而欧洲不少人士反而认为Masculinity是建构千百年男权压迫体系的权力基础,我们并应该摒弃他,反而应该攥在自己手中发挥作用,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法国极右翼党人,勒庞女士。
      而这个政治冲突也会随着两个话语体系在公共场域中的冲突,变得十分地微妙,并形成某种程度的“壁障”。记得本世纪初,海外留学生还是第二代博士的时候,在某论坛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帖子,那就是“为何华人女性群体的新自由主义者的比例居多”,这本来是一个偏见,当然你非要强行解释,那就是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响之大,对于华人女性群体在90年代后的自主权利意识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好玩的在于,双方互相默认了这个偏见,但是马上演变成了价值观前设的冲突,最后互相打个地图炮,然后互相诚挚地问候了对方的亲人,然后散了。
      事实上,这种冲突的可能性在90年代,第三波女权浪潮前,诸如haraway,Plant延续Lucy Irigaray发展的去中心化理论,Kirsten Notten,Sarah Chaplin等人关注到了这个伴随产生出来的“身份政治”,并形成的话语冲突,于是呢所有人都得出了两个方案:要么性别虚无主义,要么性别分离主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11 12:04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12 1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