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致命的导弹是AGM-129型隐身巡航导弹,其射程更远,达到了3000千米,且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能力都很强,突防能力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凭借这些导弹,老旧的B-52摇身一变成为相当锐利的突防能手,其可以同时内置8枚AGM-86巡航导弹并外挂12枚,从而一次性投掷20枚2500千米射程的精确制导的导弹。这些导弹的战斗部可以是常规弹头,也可以是核弹头,因此只需要几架轰炸机就足以对敌方关键目标发动一场猛烈的突击。
不过,单纯依靠巡航导弹有几个明显的弱点。首先,其只能打击事先测定好的固定目标,对于那些机动目标是无能为力的。而在冷战后期,苏联陆基机动式核武器逐渐增多,如SS-23“白杨”机动战略导弹、SS-24“匕首”铁路机动洲际导弹等等。如果缺乏对这些核武器的打击能力,美军的核威慑就是不完整的。
其次,毕竟载机的突防能力太差会导致其在使用中受到诸多限制,敌人会比较容易察觉其动向,从而采取拦截或者防御措施。最后,这使得其在常规战争中的价值要打很大的折扣。假如对手是具有较强防空能力的对手,B-52就很难在开战阶段就进行临空轰炸,而只使用巡航导弹进行防区外打击,则火力密度太低、成本太高,就战争效费比而言不是很好。因此,美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深入研究另一条路子,也就是现在人们已经熟知的隐身技术,而其成果就是B-2。当然,B-2轰炸机并非只靠隐身,它其实是把之前的低空突防和电子对抗等方法都集于一身,从而实现当代最高水准的轰炸机突防能力。于是,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付出巨大代价获得了优秀突防能力的B-2,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几何呢?
核战争中轰炸机的威力
B-2轰炸机迄今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但其技术细节始终处在暗影之中,美军很策略的隐藏着其中真正的秘密。不过,已经透露出的部分信息已经足以让我们一窥其战术、战略能力及价值。
我们先把视线锁定在B-2的雷达上。也许有很多人完全沒有意识到过轰炸机的雷达问题。军迷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距离、同时跟踪和攻击的目标个数等问题,而轰炸机的机载雷达能拿来做什么?答案是轰炸机的雷达作用非常巨大。
B-2的雷达型号为AN/APQ-181,由当年的休斯公司研制,密级很高,是其高技术的集中体现之一。该型雷达属于PESA,也就是被动相控阵雷达,研制开始于1982年,在90年代初开始装备在B-2轰炸机上。因此,不要纠结于AN/APQ-181不是AESA,也就是主动电扫模式。它可是30多年前研制的机载雷达,其性能以现在的标准看也是十分先进的,从当时的单价1300万美元就可以想见其精密复杂程度。B-2装备了呈一定角度安装的2部AN/APQ-181雷达,而仅仅是这2套雷达系统的售价就相当于一架F-16战斗机。该型雷达采用了复杂的软件管理以及LPI(低截获概率技术),并且在后来成为F-22等隐身战机航电系统必备的能力。
整部雷达的器件都可以承受电磁脉冲和瞬态辐射,以及在低空飞行的持续振动中工作。当然,最能体现其技术和价值的是强大的功能。AN/APQ-181具有地形跟随和地形回避功能、支持自主式导航的精密定位和速度修正测量、对危险的探测和回避、可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目标定位与识别、地形测绘、武器投放控制等21种工作模式。其天线可以进行二维电扫,采用单脉冲馈电方式,波束窄、分辨率高。这部雷达当以合成孔径模式工作时可以精确测绘约160千米范围内的地形,而以逆合成孔径模式工作时,其运动敏感系统可以自动补偿飞机运动的影响,还可以捕捉慢速移动的目标。
美国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需要强调的是,B-2的两部雷达是不同时工作的,同一时间只有一部雷达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同时装备两部雷达的核心目的其实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冗余度。这说明了两点,第一,显然B-2预期的作战环境是很恶劣的,在核战背景下各种电磁辐射肯定充斥空间,即使经过加固也仍然无法保证到时候雷达始终一点问题不出。其次,说明B-2在战时所肩负的任务太重要,即使付出这么高昂的代价,也要确保实战中的任何时刻都处于可以完成其使命的状态。
B-2没有自卫武器,但有一套自卫管理系统(DMS)。该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声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研制,具体细节是绝密。根据推测,这套系统可以探测、分类、识别和定位任何发出射频辐射的敌系统,将获得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
事实上,隐身战机的生存力绝非披上一件隐身斗篷后就可肆意妄为。隐身外形和隐身涂料也只是隐身能力的基础,在这之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就是对敌方电磁信号的捕捉和处理,识别和定位敌方的传感器之后,才可以即时规划出最佳的飞行线路,调整好最佳的飞行姿态(如以最小的RCS面向最大的威胁方向),并管理好自身的电磁辐射避免被对方发现。此外,还能进行电磁对抗,从而遏制对方的探测。只有在上述方方面面都做到最优,才有可能真正突破对方的防空网,安全从容地完成突击任务。
那么,B-2所要完成的是什么任务呢? 在冷战时期,它被赋予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剥夺敌方战略核力量的第一次核打击能力。我们知道,苏联为了和美国争霸,建立了十分庞大的战略核武库。但限于国力、地理态势和技术能力, 总体上苏联相对美国是处于劣势的,这其中最弱的无疑是空基核力量。苏联长期依靠图-95作为其最主要的轰炸机力量,图-160直到解体前才有少量装备,可见其不受重视。而海基核力量如前所述,苏联长期受到美英攻击核潜艇力量的威胁和压制,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牢靠。于是,陆基机动核力量就成为了苏联核武库里极为醒目的骨干性力量。因为导弹发射井内的如SS-18“撒旦”等型号的导弹固然威力巨大、发射井坚固,但只要是位置固定的目标就总归是好办的。
俄罗斯“白杨”-M公路机动战略弹道导弹
美军在80年代研发的如MX或者“三叉戟”D5导弹都可以实现百米级以内的精度,可以摧毁任何加固发射井。对于美军来说,真正恰好落在三不管盲区的,就是那些可以离开保障基地进行随机机动的洲际导弹发射车。“民兵”等陆基核导弹可以打击发射井,攻击核潜艇可以遏制海基核力量,“三叉戟”潜射导弹既可以打击发射井也可以打击军事基地、机场等,从而顺带把苏联轰炸机一扫而光。而这些发射车一时间还真没有特别合适的方法来对付。美军当然也可以采用先以侦察卫星进行持续跟踪识别,然后在进行核打击时对测算的苏联公路或铁路机动核导弹最后时刻的可能活动区域进行核导弹的覆盖式打击。毕竟这些发射车重心高,只要一定压强的冲击波就可以掀翻摧毁,比如一枚30万吨当量核弹头可以在10千米范围内产生的冲击波威力。但这种方法显然缺陷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战略卫星的跟踪能力有限,并不能确保同时对全部苏联核导弹保持追踪。而核弹头的杀伤半径有限,如果想获得足够高的杀伤概率,所需要的核弹头数量太大,很可能超过军队所可能分配给这个任务的上限。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却不是个好办法。
这时候,战略轰炸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B-2轰炸机具有洲际航程和隐身能力,从而可以选择薄弱环节渗入苏联领空,然后打开具有LPI能力的相控阵雷达,对苏军机动导弹部署区域进行地形测绘和目标探测。我们知道,像“白杨”-M这种公路机动导弹是无法远离保障基地到处游荡的,其活动区域都是一个范围。而且,这种发射车及其保障车辆必然是旷野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目标,并非那么容易隐藏。对于普通飞机来说,想在丘陵雪原和泰加林地发现这样的目标会是极其困难的,但B-2的雷达系统就是为了这种任务而设计的。飞抵目标区后,B-2可以迅速扫描周边地形并从中识别出导弹发射车,然后以B61核航弹对这些目标进行打击。B-2的雷达可以同时测算几十个目标的参数并引导攻击。美军在冷战时期制定的装备计划是要采购132架B-2,就是要确保以战略轰炸机的力量足以有效压制和摧毁苏联的陆基机动核力量。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出以下这种场面:在预期的第一轮核导弹打击之前若干小时,B-2轰炸机已经从各个基地隐秘起飞奔赴目的地,美军攻击核潜艇则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全体出动,到达各关键阵位开始监视和追踪苏联战略核潜艇。根据最后获得的关于苏联战略核导弹部队的情报,各架B-2轰炸机抵达各自负责的区域后打开雷达,搜索导弹发射车或发射井,然后投下一枚核弹。同时,美军陆基和海基核导弹也开始发射。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美军在美蘇核裁军谈判中选择了将B-1B取消核打击能力是其实战要求决定的。在美军现役3款轰炸机里,B-2司职穿透式精确核打击,地位不可动摇,而B-1B突防能力次之,同时有速度快的战术优势,比较适合战场上的常规临空轰炸任务。那么,由突防能力最弱的B-52搭配远射程空射巡航导弹,保持较强的对固定目标的核打击能力以配合B-2,而由B-1B转行为空军常规打击的中坚,无疑是最合适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