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18,802贴子:3,411,244
  • 14回复贴,共1

转载:过时的象征还是未来的利剑纵论世界战略轰炸机发展之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作者:白云居士
发表于现代兵器 2017 4月号


1楼2017-08-12 12:21回复
    世界上最为主要的三个军事强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研发大型远程轰炸机。不过,轰炸机的问题比战斗机还要复杂一些。战斗机是每一个军事强国都必然要装备的,夺取制空权是战场上生死攸关的第一要务。轰炸机则不同,就近距离来讲,扔炸弹的平台还可以有各种战斗机和攻击机,就远距离来讲,各种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而轰炸机本身的生存力又容易被人们所怀疑。再加上大型轰炸机的成本十分惊人,因此到底搞不搞大型轰炸机就远不像战斗机问题那样答案明确,而是必须经过审慎的评估和计划。


    2楼2017-08-12 12:21
    回复
      第一次核打击的利器
      大型轰炸机在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直是专职于战略打击层面,这是基于基本的技术约束。首先,飞机要造得大,那么荷载受力方面就会成几何指数增长,而金属材料性能等基础条件是不会变的,也不可能把结构件都做的太粗壮,因为那样会太重而使得飞机根本就飞不起来。因此,实际上大飞机都是比较“虚”的,能飞基本的飞行动作这样的要求就并非那么容易达到。所以,大型轰炸机从来都是采用水平轰炸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投弹精度较低的。我们可以注意到二战中大型轰炸机很少介入反舰这样的任务,因为即使是大如航母和战列舰,对于中高空水平轰炸的大型轰炸机而言,也是一个机动的点目标,想打中太费力了。当时,可以确保一定打击精度的方式是俯冲攻击,如德军“斯图卡”或者美军F4U。所以,大型轰炸机要么是以大编队对大面积目标进行覆盖性轰炸,要么就是二战后以大威力的核武器执行打击任务。


      3楼2017-08-12 12:22
      回复
        二战后,随着各种核武器的发展完善,对于大型轰炸机在现代核战争中的定位问题开始出现诸多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轰炸机是核战争中生存力最弱的一个工具,陆基核导弹则部署在加固的抗超压发射井内——这些发射井可以抵抗至少100兆帕以上(后期可以超过300兆帕)的压力。除非核弹命中到百米级的范围内,否则无法有效摧毁它。虽然随着核导弹的命中精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发射井的结构强度已经无法确保安全,但美国人将发射井密集部署后却产生了另一个效果:先期命中和爆炸的核弹会对后来的核导弹产生干扰,从而使得同时摧毁几百个发射井变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一些陆基核导弹采取机动部署的方式,典型例子是俄罗斯“白杨”-M,装载于多轴起竖发射车上,离开保障基地后游弋在荒原林地,也可以显著增强生存力。


        4楼2017-08-12 12:22
        回复
          至于海基核力量就更不用说,其可以长期隐藏在深海大洋中再也不露面,民众自然认为这就是最安全的核力量。虽然实际上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比如,由于美军一直在核潜艇技术上保持领先态势的同时,还保持了核潜艇部队的高战备水平。因此,苏联战略核潜艇一旦出港,就有可能被对手的攻击性核潜艇盯梢。于是,虽然苏联战略核潜艇在大洋里游弋,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脱离危险。这其实也正是苏联长期侧重发展陆基核力量的原因之一。但普通民众显然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不会关心。


          5楼2017-08-12 12:23
          回复
            相比之下,战略轰炸机显得相形见绌了。战略轰炸机的基地是固定的,因为大型飞机所需要的保障条件比较高,不可能随意部署在简易机场。其次,机场无法加固,战略轰炸机以其巨大的体积连建造合适的封闭机库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抗核加固了。而轰炸机本身又很脆弱,只要被对方核弹爆炸冲击波扫到,必然被撕成碎片。冷战高峰期的1962年古巴危机期间,美国人为了防备苏联发起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将战略空军司令部的183架轰炸机疏散到33个民用机场和军事基地,同时让57架轰炸机和61架加油机在空中待命。当然,这种方式太危险,成本也太高,是注定无法长期维持的。因此当危机稍有缓解后,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就以地面戒备的模式保持生存力。在1958—1968年,一部分B-52专门执行战斗值班,每个单位一般装备15架B-52。其中, 1/3 连同配属的机组24小时待命,人员每周进行一次轮换。每架B-52的轮换时间为 30 天,然后解除战斗值班,恢复正常飞行训练。处于待命状态的B-52加满燃料、挂载核武器,所有系统调试停当,一旦接警15分钟内便可升空。


            6楼2017-08-12 12:24
            回复
              这个方式虽然没有空中待命那么疯狂,但也相当累人,成本也仍然十分高昂。因为现代洲际弹道导弹从发射后到飞抵目标一般就是半个小时左右,抵近发射的潜射核导弹更短,也许只有约20分钟。因此,美国空军对15分钟的时间仍不满意。从1963年1月开始,每架B-52都安装了一对引擎启动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更快地发动引擎,发动机反应时间缩短到2分钟。这也使其能从缺少电源车和地勤设备的机场起飞,以便疏散到更多的机场。之后,1974年开始实施的“快速启动”计划则为B-52G/H的每台引擎都安装了独立的启动器,使接警拉动时间进一步缩短。极端状态下,B-52接警5分钟内即可升空。这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态势直到1991才最终结束。在此之前的数十年时间里,B-52都日复一日地游走在核战争边缘,维持着恐怖的核威慑与核均势。


              7楼2017-08-12 12:24
              回复
                我们知道,战略核导弹发射预警有赖于天基战略防御卫星,而这些卫星是依靠红外传感器来采集信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可靠性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云层反射或其他因素都有可能引发警报。而一旦警报响起,你就不得不宁可信其有而立即做出反应。因此,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战备状态要非常之高。当然,对于这种状态而言,轰炸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倒是可以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当面对一个暂时无法判断的虚警时,也许战略核导弹无法下达发射反击的决心,但战略轰炸机却是可以立即拉响警报放飞出去的。因为核导弹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但轰炸机可以随时召回——毕竟从美国飞向苏联有几千乃至上万千米的漫漫征程,飞个十几个小时也不奇怪,有足够的时间让后方搞清楚状况并发出明確的命令。 可以说,在战略预警系统达到一个很高的可靠度之前,战略轰炸机如果能保持高的战备水平,反而是最能实现快速核反击的力量,其他核力量往往只能等敌方核弹落地后才可以开始反击。


                8楼2017-08-12 12:25
                回复
                  但是,美苏及其他国家的军方不会在第一次核打击能力上稍有松懈。尽管在陆基发射井技术、机动发射技术和核潜艇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想要真正赢得一场核战争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困难不等于没有希望,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如果不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就是军方的渎职。同时,由于这个技术领域也十分敏感——比如对方的防御手段就很依赖于对进攻方攻击手段的了解。因此,军方也是有意让媒体的聚光灯多看向防御领域,而自己埋头于真正核战计划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开发。

                  美国B-52战略轰炸机

                  美国B-1B战略轰炸机
                  一旦我们将目光看向核威慑和核突击的图卷,立即就会发现原本被生存力薄弱所掩盖的轰炸机的诸多亮点开始闪现。首先,轰炸机是可以展露行踪的核武器,而不是像战略核潜艇那样始终要潜藏在海洋中,也不像发射井内的导弹终年难见天日,从而常常让人忘记它的存在。比如,在朝鲜进行了核试验后,美国立即将B-1B战略轰炸机派到韩国,以强调其对盟国的军事承诺,同时对朝鲜实施威慑。我们知道,冷战结束后随着STAR条约的签署,美国已经把B-1B战略轰炸机的核武器使用能力拆除,作为常规轰炸机使用。而现代技术早已让常规精确制导弹药的杀伤威力越来越靠近核武器。其次,这毕竟是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飞机,它和B-2及B-52是一体的,只要有对方大型轰炸机飞到该国周边地区,这个国家就不得不注意到这一力量的存在。所谓威慑效果,就是基于这些人类基本的反应。
                  于是,当我们把战略轰炸机的使用方式锁定在第一次核打击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此时,肩负核战第一枪使命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在本国其他力量准备就绪后,率先起飞踏上征程。敌人的核打击对它不再有任何危险,它会在沉默中悄悄接近敌方领空,然后要么以防区外导弹实施打击,要么依靠自身突防能力冲入敌方领空去搜索目标并投下核弹,


                  10楼2017-08-12 12:26
                  回复
                    在二战时期,这种突防能力主要依赖几点:一个是速度和升限。虽然轰炸机不可能比当时的战斗机飞得更高更快,但高度更高就可以躲开尽可能多的高射炮,并导致那些没有装备废气涡轮增压的战斗机在高空动作变得迟钝、攻击能力下降。而速度越快则进出战区的时间越短,受到攻击的时间窗口也会越小,从而提高生存的机率。当然,更重要的突防能力来自于其密布周身的机枪。由于美国人主张对德国进行昼间轰炸,从而更有效地打击军事目标并减少平民的伤亡,因此就必须以几百乃至上千架轰炸机组成密集的编队,而每一架B-17轰炸机装备有十几挺机枪,一百架轰炸机就是一千几百挺机枪在天上飞,编织起一个庞大而又密集的火网。当德国防空战斗机部队前来攻击时,就不得不闯入这片火网一边战斗、一边听天由命——二战德国战死的王牌飞行员里,有不少是在攻击轰炸机部队时殒命的。此时已经无关乎其技术和反应,完全就是看运气,而这对德军的士气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但即使如此,美英轰炸机部队也仍然很难承受单纯靠轰炸机部队突防时的战损比。如1943年8月17日对施威因福特的空袭,虽然重创了德国的轴承生产,但200架参战轰炸机有36架损失。而在10月的另一次空袭中,德军战斗机等到美军轰炸机飞出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后进行了猛烈攻击,参战的美军228架轰炸机有62架损失,另有一百多架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迫使这种空袭不得不暂时停止。
                    这其实就充分说明,在二战时期两个实力接近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中,轰炸机的生存力必须搭配护航战斗机才能达到让人接受的程度。因此,真正实现对德国战略目标以压倒优势打击,是在P-51“野马”等护航战斗机挂载副油箱从而可以实现全程护航后。而一旦实现了这种优势,就可以对敌方心理具有巨大的打击作用。战后戈林受审时说,当他看到美国护航战斗机出现在柏林上空时,就知道大势已去了。显然,让他感到畏惧的不是这些战斗机,而是那些在保护下可以自由攻击的轰炸机群。


                    12楼2017-08-12 12:27
                    回复
                      因此,套用一个现在比较流行得说法就是:载弹量、炸弹的威力、航程等等因素都是0,在它们之前必须有一个1,才能让这一切不再是白费功夫,而这个1就是突防能力。战后,防空火力逐渐以导弹为主力,不管是空空导弹还是地空导弹,其早期发展型号最适合打的就是轰炸机这种大型慢速且低机动能力的目标。比如,美国“波马克”、苏联“萨姆”-2地空导弹等。面对这样的威胁,轰炸机上遍布机身的机枪、机炮也只能成为无用的鸡肋。最终,大部分轰炸机都只保留了机尾部的机炮以防备对方战斗机从6点钟方向以机炮进行偷袭。于是,过去抱团冲锋的景象不会再有,轰炸机的单机如何突防成了决定性问题。
                      高空高速显然是最容易想到的选择之一,而这方面发展的巅峰就是XB-70“瓦尔基里”。该机可以在2.5万米高空进行3倍音速的巡航,技术不可谓不高,造型不可谓不酷,但为此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太大了,即使美国也有些承受不起。而且,在实现了这么高的速度后,其投弹精度有所降低,实战效能反而是下降的。因此,它最终被弹道导弹所代替。从此,不再有国家试图以速度和高度来保障突防能力的达成。
                      其实,从U-2高空侦察机的遭遇也可以看出来,这条路的难度太高。U-2可以在2.4万米高空飞行,确实足以让苏联当时的任何防空战斗机都无法达到。但飞机够不着的高度导弹可以,毕竟导弹可以用火箭发动机,不用担心发动机停车。所以,早在1959年就有第一架U-2被“萨姆”-2导弹击落。后来的“黑鸟”侦察机除了高度,还有速度作为护身法宝,但毕竟导弹始终是个无法完全克制的巨大威胁。
                      其次就是低空乃至超低空突防,这个方式早在二战时就被偶尔采用,而至今也不能说完全失效。毕竟雷达的物理限制是始终存在的,任何国家的地基雷达部署都会有盲区。美国在二战末期就开始研制预警机,但因为在70年代以前无法解决雷达下视时的地面崎岖地形和植被的雷达杂波问题,只能主要在海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国土防空起的作用不大。即使后来技术性能越来越好,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划时代的E-3A预警机,也因为技术复杂、成本巨大而总是数量稀少的宝贵装备。因此,哪怕如冷战时草木皆兵的苏联,其领土在


                      13楼2017-08-12 12:28
                      回复
                        面对超低空突防模式时也会显得千疮百孔。


                        14楼2017-08-12 12:28
                        回复
                          在陆地上空如果能够低空持续飞行,尤其是以跟随地形模式的超低空飞行,就可以摆脱雷达的探测跟踪,让对方防空体系无效。虽然画面很美,但一个拦路虎阻止了这一有效战法的广泛使用:空气密度。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飞机最大速度、最大航程等指标数字都是在高空时才能达到的,因为空气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急剧下降,那么空气阻力自然也随之减小。于是,标称最大速度2~3马赫的超音速战斗机都是必须在万米以上的高空才能实现,到了低空也只有1.2~1.4马赫的速度。航程上也是如此,高空最佳状态下的航程大约是全程低空的三倍甚至更多。同时,低空较大的空气密度造成了很高的动压,近地面的大气运动也会造成飞机震荡,对机体结构是严峻考验,对飞行员的身体承受力也是一种煎熬。
                          这一切使得对于一款作战飞机来说, 低-低-低任务剖面的作战半径都是数字上最寒酸的。如美军B-1B战略轰炸机在1987年刚开始交付时,因为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气动控制问题,低空飞行阻力太大从而导致油耗率过高。当该机挂载8枚B61核炸弹和8枚SRAM空地核导弹,全程保持低空飞行的航程仅有2091千米。后来,美国全面优化了其飞控软件后,也只提高到5556千米,以低空来说这确实是比较突出的能力了,和战术飞机拉开了质的差距,但显然比其自身高空飞行上万千米的航程还是要低得多。而俄罗斯图-160轰炸机时不时就要绕着欧洲或者日本“画地图”,显然就只能以中高空飞行才能做到。
                          而且,如果没有先进高效的地形跟随系统和夜视系统,更是根本不可能在夜间进行这种飞行,而这套系统的技术难度并不低。所以,我们会注意到实战中大部分战术飞机往往仍然无法采取低空或超低空突防。战略轰炸机因为有着巨大的载油量和航程,反而可以选择在接近敌方防空火力圈的时候进入到低空持续飞行状态。事实上,早在60年代初美国B-52轰炸机就开始研究低空突防战术。不过在操演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式对机体结构寿命消耗很大,带来很大的后勤维护压力,甚至使得部分飞机不得不提前退役。因此,低空突防仍然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但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于是,不管是美国B-47、B-52乃至B-1A,还是苏联图-16、图-95以及图-160,在设计之初都仍然是走中高空路線。
                          第一款完全针对低空突防而设计的战略轰炸机是B-1B“枪骑兵”,它装备了全套的地形跟随飞行系统。当其飞入敌方领空,察觉到危险后,就会立即俯冲入低空加速狂飙。我们知道,即使是战斗机在进入低空后,也最多只能飞一点几马赫,而且这种状态还相当耗油和危险。
                          当然,低空突防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敌方的攻击窗口狭窄上,还需要手段将这种窗口收窄到几乎闭合,这个手段就是电子战。早在B-52不同批次的不断改进上,关于突防能力的提高就主要落在了电子对抗上。表面上看,这个方法似乎有些“虚”,因为既然本身不是隐身飞机,那么终究会被敌方发现。而一旦敌方战斗机出现在视线范围之内,轰炸机就是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了。但实际上,电子对抗会产生十分显著的作用。一般军迷对于战场空间没有概念,人的视力范围是很有限的,即使天气晴好也不过20千米极限,如果天候恶劣或者夜晚更不用说,几千米外的东西都很难看到。战场空间又是如此巨大,是几百上千千米尺度,拦截战机飞向截击区域时就如同大海捞针,必须依赖雷达为主的传感器来定位。而电子战主要就是针对敌方的地基和机载雷达实施对抗,阻止自身被锁定和攻击。
                          美军最后一款非隐身战略轰炸机B-1B的电子战设备更加庞大复杂,就是为了以低空突防加电子对抗来获得满意的突防概率,从而保持空基核威慑的有效性。这一整套基于技术的战法应该说是有一定威力的。但美国人仍不太满意,因为进入80年代后苏联开始装备那些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截击机,其A-50预警机也在逐步装备,使得B-1B突防时很可能遭到截击。
                          因此,还有第三种方法可供选择,那就是巡航导弹。这种方式对于老一些的轰炸机如B-52更加重要,是维持该机核威慑可信度的重要保证。如美军AGM-86空射巡航导弹的射程接近2500千米,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是特别深处苏联腹地的目标,B-52甚至不用飞到苏联领空边缘就可以发射导弹实施攻击。该型导弹目标小,在低空飞行,事先规划的航路就已经是选取敌方防空薄弱地区,从而大大减少被拦截的可能。


                          15楼2017-08-12 12:29
                          回复
                            当然,更致命的导弹是AGM-129型隐身巡航导弹,其射程更远,达到了3000千米,且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能力都很强,突防能力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凭借这些导弹,老旧的B-52摇身一变成为相当锐利的突防能手,其可以同时内置8枚AGM-86巡航导弹并外挂12枚,从而一次性投掷20枚2500千米射程的精确制导的导弹。这些导弹的战斗部可以是常规弹头,也可以是核弹头,因此只需要几架轰炸机就足以对敌方关键目标发动一场猛烈的突击。
                            不过,单纯依靠巡航导弹有几个明显的弱点。首先,其只能打击事先测定好的固定目标,对于那些机动目标是无能为力的。而在冷战后期,苏联陆基机动式核武器逐渐增多,如SS-23“白杨”机动战略导弹、SS-24“匕首”铁路机动洲际导弹等等。如果缺乏对这些核武器的打击能力,美军的核威慑就是不完整的。
                            其次,毕竟载机的突防能力太差会导致其在使用中受到诸多限制,敌人会比较容易察觉其动向,从而采取拦截或者防御措施。最后,这使得其在常规战争中的价值要打很大的折扣。假如对手是具有较强防空能力的对手,B-52就很难在开战阶段就进行临空轰炸,而只使用巡航导弹进行防区外打击,则火力密度太低、成本太高,就战争效费比而言不是很好。因此,美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深入研究另一条路子,也就是现在人们已经熟知的隐身技术,而其成果就是B-2。当然,B-2轰炸机并非只靠隐身,它其实是把之前的低空突防和电子对抗等方法都集于一身,从而实现当代最高水准的轰炸机突防能力。于是,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付出巨大代价获得了优秀突防能力的B-2,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几何呢?
                            核战争中轰炸机的威力
                            B-2轰炸机迄今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但其技术细节始终处在暗影之中,美军很策略的隐藏着其中真正的秘密。不过,已经透露出的部分信息已经足以让我们一窥其战术、战略能力及价值。
                            我们先把视线锁定在B-2的雷达上。也许有很多人完全沒有意识到过轰炸机的雷达问题。军迷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战斗机雷达的探测距离、同时跟踪和攻击的目标个数等问题,而轰炸机的机载雷达能拿来做什么?答案是轰炸机的雷达作用非常巨大。
                            B-2的雷达型号为AN/APQ-181,由当年的休斯公司研制,密级很高,是其高技术的集中体现之一。该型雷达属于PESA,也就是被动相控阵雷达,研制开始于1982年,在90年代初开始装备在B-2轰炸机上。因此,不要纠结于AN/APQ-181不是AESA,也就是主动电扫模式。它可是30多年前研制的机载雷达,其性能以现在的标准看也是十分先进的,从当时的单价1300万美元就可以想见其精密复杂程度。B-2装备了呈一定角度安装的2部AN/APQ-181雷达,而仅仅是这2套雷达系统的售价就相当于一架F-16战斗机。该型雷达采用了复杂的软件管理以及LPI(低截获概率技术),并且在后来成为F-22等隐身战机航电系统必备的能力。
                            整部雷达的器件都可以承受电磁脉冲和瞬态辐射,以及在低空飞行的持续振动中工作。当然,最能体现其技术和价值的是强大的功能。AN/APQ-181具有地形跟随和地形回避功能、支持自主式导航的精密定位和速度修正测量、对危险的探测和回避、可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目标定位与识别、地形测绘、武器投放控制等21种工作模式。其天线可以进行二维电扫,采用单脉冲馈电方式,波束窄、分辨率高。这部雷达当以合成孔径模式工作时可以精确测绘约160千米范围内的地形,而以逆合成孔径模式工作时,其运动敏感系统可以自动补偿飞机运动的影响,还可以捕捉慢速移动的目标。

                            美国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
                            需要强调的是,B-2的两部雷达是不同时工作的,同一时间只有一部雷达天线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同时装备两部雷达的核心目的其实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冗余度。这说明了两点,第一,显然B-2预期的作战环境是很恶劣的,在核战背景下各种电磁辐射肯定充斥空间,即使经过加固也仍然无法保证到时候雷达始终一点问题不出。其次,说明B-2在战时所肩负的任务太重要,即使付出这么高昂的代价,也要确保实战中的任何时刻都处于可以完成其使命的状态。
                            B-2没有自卫武器,但有一套自卫管理系统(DMS)。该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声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研制,具体细节是绝密。根据推测,这套系统可以探测、分类、识别和定位任何发出射频辐射的敌系统,将获得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
                            事实上,隐身战机的生存力绝非披上一件隐身斗篷后就可肆意妄为。隐身外形和隐身涂料也只是隐身能力的基础,在这之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就是对敌方电磁信号的捕捉和处理,识别和定位敌方的传感器之后,才可以即时规划出最佳的飞行线路,调整好最佳的飞行姿态(如以最小的RCS面向最大的威胁方向),并管理好自身的电磁辐射避免被对方发现。此外,还能进行电磁对抗,从而遏制对方的探测。只有在上述方方面面都做到最优,才有可能真正突破对方的防空网,安全从容地完成突击任务。
                            那么,B-2所要完成的是什么任务呢? 在冷战时期,它被赋予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剥夺敌方战略核力量的第一次核打击能力。我们知道,苏联为了和美国争霸,建立了十分庞大的战略核武库。但限于国力、地理态势和技术能力, 总体上苏联相对美国是处于劣势的,这其中最弱的无疑是空基核力量。苏联长期依靠图-95作为其最主要的轰炸机力量,图-160直到解体前才有少量装备,可见其不受重视。而海基核力量如前所述,苏联长期受到美英攻击核潜艇力量的威胁和压制,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牢靠。于是,陆基机动核力量就成为了苏联核武库里极为醒目的骨干性力量。因为导弹发射井内的如SS-18“撒旦”等型号的导弹固然威力巨大、发射井坚固,但只要是位置固定的目标就总归是好办的。

                            俄罗斯“白杨”-M公路机动战略弹道导弹
                            美军在80年代研发的如MX或者“三叉戟”D5导弹都可以实现百米级以内的精度,可以摧毁任何加固发射井。对于美军来说,真正恰好落在三不管盲区的,就是那些可以离开保障基地进行随机机动的洲际导弹发射车。“民兵”等陆基核导弹可以打击发射井,攻击核潜艇可以遏制海基核力量,“三叉戟”潜射导弹既可以打击发射井也可以打击军事基地、机场等,从而顺带把苏联轰炸机一扫而光。而这些发射车一时间还真没有特别合适的方法来对付。美军当然也可以采用先以侦察卫星进行持续跟踪识别,然后在进行核打击时对测算的苏联公路或铁路机动核导弹最后时刻的可能活动区域进行核导弹的覆盖式打击。毕竟这些发射车重心高,只要一定压强的冲击波就可以掀翻摧毁,比如一枚30万吨当量核弹头可以在10千米范围内产生的冲击波威力。但这种方法显然缺陷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战略卫星的跟踪能力有限,并不能确保同时对全部苏联核导弹保持追踪。而核弹头的杀伤半径有限,如果想获得足够高的杀伤概率,所需要的核弹头数量太大,很可能超过军队所可能分配给这个任务的上限。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却不是个好办法。
                            这时候,战略轰炸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B-2轰炸机具有洲际航程和隐身能力,从而可以选择薄弱环节渗入苏联领空,然后打开具有LPI能力的相控阵雷达,对苏军机动导弹部署区域进行地形测绘和目标探测。我们知道,像“白杨”-M这种公路机动导弹是无法远离保障基地到处游荡的,其活动区域都是一个范围。而且,这种发射车及其保障车辆必然是旷野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目标,并非那么容易隐藏。对于普通飞机来说,想在丘陵雪原和泰加林地发现这样的目标会是极其困难的,但B-2的雷达系统就是为了这种任务而设计的。飞抵目标区后,B-2可以迅速扫描周边地形并从中识别出导弹发射车,然后以B61核航弹对这些目标进行打击。B-2的雷达可以同时测算几十个目标的参数并引导攻击。美军在冷战时期制定的装备计划是要采购132架B-2,就是要确保以战略轰炸机的力量足以有效压制和摧毁苏联的陆基机动核力量。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出以下这种场面:在预期的第一轮核导弹打击之前若干小时,B-2轰炸机已经从各个基地隐秘起飞奔赴目的地,美军攻击核潜艇则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全体出动,到达各关键阵位开始监视和追踪苏联战略核潜艇。根据最后获得的关于苏联战略核导弹部队的情报,各架B-2轰炸机抵达各自负责的区域后打开雷达,搜索导弹发射车或发射井,然后投下一枚核弹。同时,美军陆基和海基核导弹也开始发射。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美军在美蘇核裁军谈判中选择了将B-1B取消核打击能力是其实战要求决定的。在美军现役3款轰炸机里,B-2司职穿透式精确核打击,地位不可动摇,而B-1B突防能力次之,同时有速度快的战术优势,比较适合战场上的常规临空轰炸任务。那么,由突防能力最弱的B-52搭配远射程空射巡航导弹,保持较强的对固定目标的核打击能力以配合B-2,而由B-1B转行为空军常规打击的中坚,无疑是最合适的配置。


                            16楼2017-08-12 12:31
                            回复
                              新时代战略轰炸机的战略性
                              冷战结束后,有一种观点是认为战略轰炸机的价值降低了,甚至于说已经不再有“战略”价值。如前所述,这主要是将轰炸机设定为二次核打击力量的误解,再一个则是因为低估了常规战争中战略轰炸机的威力和价值。
                              我们常见到一种说法: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得常规武器的威力越来越接近核武器。很多人可能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因为再精确那不也过是几十或几百千克的爆炸物,而核武器动辄是几十万吨TNT当量,怎么可能接近?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军事及战略性目标而言,而不是针对类似城市这样的大面积软目标。
                              军事目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散。对此很多军迷没概念,因为他们看了太多电影。对于导演而言,飞机、坦克或士兵都要尽可能的收拢在一个镜头里以刺激观众。可是,在实战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现代化师的作战部署地域是纵横大约近百千米,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部署和控制地域也有方圆十几千米,一个人在视线所及范围内也许只能看到几辆战车,少数一些人,这要是拍了播出去,估计大部分观众都会以为这是开玩笑,根本不知所云。其次是硬,军队的装备和人员要么是在装甲的保护下,如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要么处在工事的保护下。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每到一处都会立即开始挖掘修建各种散兵坑、堑壕、围墙等等临时或常备工事。因此,幻想着像杀伤平民一样一弹炸死一片是不可能的,一个躲在散兵坑里的机枪火力点都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
                              所以,冷战时期东西方都研发了很多战术核武器,但却绝不能轻易认为随便丢几个核弹就把对方阵地抹平了、战线撕开了。军队是很抗打的,一枚万吨级当量的核武器对主战坦克的杀伤半径不过几百米范围,而一枚激光制导炸弹或者空射导弹就可以摧毁一辆坦克,两架武装直升机在理想的条件下就可以摧毁二十多辆坦克,两者之间效率差距绝非遥不可及。
                              而早在2004年,B-2轰炸机就在一次测试中同时投掷了80枚JDAM,分别攻击80个不同的目标,基本全都准确命中。如果携带SDB这样更小、更精准的制导弹药,其一次可以同时精确打击几百个目标。而一个中等国家的战略目标是有限的,从国家行政或军事指挥枢纽到发电厂、信息中心,列上一两千个目标名单基本已经足以涵盖整个国家的关键功能性节点。B-2轰炸机群也许仅用10~20个架次,就足以将这些目标挨个点名,这就是现代轰炸机的威力。航程、载弹量和突防能力三者结合,就是和普通战术攻击飞机完全不同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实战已经向我们做了充分的展示:在阿富汗战争中,B-1B轰炸机执行的任务架次只占美军总架次的5%,但却投掷了40%的弹药。正是这样可以长时期徘徊在天空、随时根据地面引导投下精确制导弹药的空中武库存在,才让美军只往前沿派出少量特种部队,就最终击败塔利班夺取了阿富汗全国大部分领土的控制权。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常规精确制导武器将更紧凑、精度更高、威力更大,从而获得更加接近于核武器的毁灭能力,同时又不会突破核门槛而引发国际法和道义等诸多问题。那么,一款具有足够的突防能力、同时具有核打击和常规打击能力的战略轰炸机还不够诱人么?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至今美军从不曾在战争体系中放弃轰炸机这个重要角色。在其已经确定开发的未来轰炸机LRS-B计划中,核打击能力依旧是必备的选择。而即使经济落魄如俄罗斯,也同样不时的发表“计划”憧憬着自己的新轰炸机——PAK DA。
                              (编辑/一翔)

                              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21“袭击者”


                              17楼2017-08-12 1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