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是否薄命:
我发此贴,并不是为别人造势,我所致力的,是促使凉粉高层明确路线,趁着凉粉不凉,把凉粉力量用到点子上。
超女的开发价值,不像我们粉丝想的那么巨大,必须要有个合理、聪明的推介方式,一句话,我对ly是有点担忧。
laughman :
呵呵,这里还是要分清狂热粉丝和一般歌迷的分别。凉粉相较于其他粉丝团,的确是对音乐的要求最苛刻的。但是一般歌迷就不同了,因为他们的比较标准不一样。而唱片我觉得最大的消费者还是一般歌迷。当然我说得更容易只是相较于LYC而言(没办法音域和唱功摆在那),做出好音乐都不是容易的事。
218.28.114.*:
每个人都有长处,学会尊重很重要,我的意思不是批评李宇春或者表扬张靓颖,只是做了个比喻,毕竟音乐的道路要回归音乐本身,李宇春本身的唱功和FANS的狂热都与曾经的F4很象,玉米狂热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音乐本身,所以比较难以长久,红极一时的偶像派比比皆是,红过五年的又有几个呢,张靓颖不一定会很红,不过有个好点的班底这样唱下去,可能会唱很久,或者也许不会唱很久,但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人们还会偶尔想起听她的歌,就象我们有时也会在MP3里放放风雨无阻一样。
peakjet :
我喜欢MC,也喜欢WH,我也有买古曲唱片,为什么,因为我是喜欢音乐的人。但我本人就不算得上是MC,WH的FANS。
毕竟买唱片人的是爱音乐的人多于FANS的。但FANS绝对是中实的购买群体。
LY的目标就是要争取那些爱音乐的人认同。这是以后决胜的关健。
我心依靓 :
用一句赵传的歌词送给靓颖: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市场的压力和音乐的追求,哪一个重要??
----本人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解答!!!
八大罪状:
唱片买的好不好要靠 音乐品质+宣传,其实有些凉粉不买唱片,靠网络下载也可以间接带动周围的受众,如果ly的歌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那就会形成广大的市场。
222.212.233.* :
(楼主:)不能赞同你的观点!
看来,你对凉粉这个群体的了解还是不够啊!凉粉这个群体可以说很复杂,也可以说很简单;可以说从来谈不上团结,也可以说从来谈不上分裂;可以说这个团体理性,也可以说这个团体现实。
凉粉这个群体与玉米是绝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也可以说基本上算不上标准意义上的FANS群体,这个群体经常理性得让人感到冷漠,但冷漠之下却是真正的热情,LY可能损失的是钞票,但收获的却是品质,这个也是LY真正追求的目标。
所以,楼主用一般意义的粉丝群体思维来考虑凉粉群体,前提已错,更不要说操作!
虽过尔立之年,但还没有一个歌者可以让我这么去关心她的各种信息,但靓颖是第一个,我想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当靓颖出现困难时,我会尽所能去帮助她,但我也公开说,有两种情况之下,我绝对不会买靓颖的唱片:
1、唱片品质一般;
2、唱片价格太高,超出其自身价值。
60.183.89.* :
一提到宇春出专辑,凉粉们也千万不要急。就我个人觉得靓颖的歌迷到目前为止虽不如宇春的歌迷来的多和疯狂,但是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凉粉的固定性绝对比玉米要来的强。这从平时的言语中可能看出,凉粉是真的喜欢听靓颖唱歌,进而喜欢靓颖的人,这点跟宇春也不同,宇春的歌迷是一开始迷恋宇春在舞台上的帅样,进而才喜欢她的各方面(包括宇春的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凉粉的确是理性的多,而玉米真的是疯狂,而理性与疯狂的区别就是在于通于分析得来自己确认的答案是不容易被否定的,而一时冲动找到的答案可能很快会被以后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偶像所困惑,所否定,所离开。因此个人觉得在靓颖出唱片的问题上大不可效仿宇春的模式,靓颖可以很精心的装备自己的唱片,把自己的处子作做到自己满意,唱片一出就要把自己定位处于有利位置,滥竽充数只是一时之计,出唱片既要满足市场条件也要把自己的精髓体现出来,我想凉粉不在乎等待,在乎的是靓颖是不是很自信。再说一点一个明星偶象的长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市声和人气,而是持续不断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是取之于自己“内存”(套用靓颖的话)是否足够。象靓颖还这样年轻或许再多学些再多充实些会更好,到时靓颖的底气也会更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