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 重庆。560公里。重庆北→ 枣庄西。1807公里。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隔着东八东九一个时区,隔着山南水北一个温度带。
2009年8月末。我由安顺坐火车去枣庄西,开始人生的第一场远行,奔向我的大学——枣庄学院。听说那里的五月,有石榴花开;那里的秋天,会有许许多多的落叶;那里的冬天,会下很大很大的雪……一路听着哥哥的《这么远那么近》,望着车窗外,由昼到夜,由雨到晴,穿越几百座城池,几千里土地,几千万个人。我相信,等待我的,会是另外一种人生。大学我来了,枣院我来了。北安路旁的法国梧桐,第一次遇见;北国的天高云淡,第一次望见;那一年我背着画板,走过枣院的晴雨晨昏,看枣院的秋天落叶起舞,冬天大雪纷飞……素描,油彩,一笔一笔,定格在我的宣纸上。
2010年9月,《山楂树之恋》上映。你我之间经历了365天,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我只是记得,你在心里。已经养成了习惯,习惯了这座城的温度,习惯了枣院的春夏秋冬。西街的华灯初上,一如我的西部小城,顾府路的灯影通明。谈了一场恋爱,画了几幅黄昏,演了几部话剧,参加了一场运动会,看了几场电影。
2011年2月。《将爱》电影版上映。距离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已经许多年。这个春天,买了单反,拍了些许照片。烂漫的樱花,爬满横栏的紫藤萝,长满南墙的蔷薇,飘飘若雪的杨花。8月。九把刀的《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感慨一场青春。9月,开学就是大三,时间仿佛过得有些快,快到来不及做许多事情,我还没有好好画一幅令自己满意的画,还没有看一看枣院凌晨4点的样子,还没去图书馆借一本专业课程的书,还没有……
2012年9月。大四。《毕业那年》上映,哭的稀里哗啦,开始关于未来,关于毕业的思考,还没有去看海呢,想去青岛看海。
2013年4月。《致青春》上映,笑了也哭了,感觉就像是自己在经历着这一切,燃烧了我的青春。买了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纪念版,算是一场纪念。四月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尾,最后一堂课,最后一次上交作业,最后一次呆过的教室,最后一次从美术楼走出,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一起风华正茂了四年的同学。6月央。夏至未至,大学散场,青春无恙。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紫藤萝花再次开满花廊,南墙的蔷薇惊艳了时光。
选择一个人静静走在校园的初夏,一步一驻,重新走过每一个角落,希望时间定格,留住出现在我美好年华里的每一张笑脸。四年的记忆一幕幕涌现,那一刻竟然发觉有万分不舍。初见你时一身青涩,后来就只记得,久别后全是不舍。借的第一本书是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还的最后一本书是《素年锦时》,只不过时间从一走到了四。我留在那家咖啡屋的明信片,是不是还在;看过的那一本书,是不是又续了不同的故事。
四年,枣院的四个秋天,黄叶都掉落完。离开的那一天,7号楼的灯光都闭上眼。四年光阴这么近又那么远,浮云暖蔷薇浅,我的流年,在盛夏斑驳的光影间。四年之后,我离开了,就像季节变换得那么自然。这些年养成的习惯,现在还顽强的活在我身上,谁陪我去看一场三年后2016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那一年的,1元的电影,还停留在那个夜晚。相隔那么远,所爱隔山海。
原文 :网易博客 冰轩浪子 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