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一本正经的随笔
暑假近三个月,今晚突然兴致勃勃,有想拿起笔的欲望,但是却不知究竟要写什么。猛然想起一个喜欢的作家:亦舒 其实我喜欢的,我就是她的三观而已。 客厅里,包间里的人们用着近当代她们独特的消遣方式“取乐”。 我摘抄起了亦舒在不同文章中的语句。
从一到五,茶楼老板期间观望了两眼,便离去。或许我也是在消遣时间吧!又或许我真的又想试试自己所向往的珍惜时间,升华自己,做到洽如虚度光阴的反义词。一笔一画,按照着自己的书写风格细细体会句子中的涵义。
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凑了过来。不,应该是顾客,一个有专用杯的顾客。是我不好意思害羞,或亦是底气不足?我急忙把笔放下,终止了摘抄。不出乎意料,他和常人一般叫我继续写,但我怎么也继续不下去。问我写的什么,我好像答不出来?是诗,或是名言?“我写的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的话,很喜欢她的三观,因为我觉得她的三观很正。”
拿起笔记本,他一眼便看出来我是练过字的,可他并不知道我可能练的是歪门邪道的字,不是哪位书法家的,谁也不是。那就是我自己的。可事实却是,在老师们的迫使下我练过庞中华的正楷,还有谁谁谁的行楷。但我却没有学到任何一位的精华。像极了一直含着毛笔的疯牛,不停地乱画。可幸运的是,这些乱画的字能入很多人的眼。当然,也入不了很多人的眼。因为在我看来,它仅仅是舒服的。
紧接着便问到我的基本情况来。“你多大?”“十八岁。”“还在上大学?”“嗯,九月,在xxx学校。”我猜到他要继续问下去。他便谈说起她的侄女也是那所学校,且学的和我一样,编导。且他惊奇于我在这段时间来工作,赚钱,且能静下心来写字。只听到他喃喃自语:实在佩服。
他提到他也练习,便帮我指出了几个字,统一了几个大问题。“字很好看,但是笔风有些许问题,看起来东倒西歪的”“没有劲,不够干脆。”我知道,有好友已经跟我提到这个问题了。坦然接受,根据他讲的,我应该是悟到解决方法了。
他谈起他年少时,关于写字的丰功伟绩。在全校以及各大书法大赛中,他都是冠军得主。可他的这些,我却一件也没有。在他的描述中他起初的字很漂亮。我相信真的很漂亮,一定。后来他练了庞中华的字后,把他原来的字都练坏了,杂了,也就坏了。用他的话说:自己看着都想笑,真的丑。 后来,他喜欢王羲之的字。毋庸置疑,却是是一级棒,大气,且很漂亮。他还在街上卖过对联,自己书写的。
紧接着,他给我建议,以后没事摘抄《诗经》之类的,因此谈起了文学作品。其实,我只是心中有文学,想看,但没看。我看过的书少之又少,实则是个文学小白。就叫最经典的四大名著我都没认真看过。更何况他所谈到的种种世界经典呢?!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他谈到了他所看过的书籍,听他讲,我只是一昧的点头,或者回答是、嗯。当我能回答时,再回答两句,极其简短。其实,我已经暴露了,我的浅显,以及孤陋寡闻。但是,这又有什么呢?至少,我敢于承认。我还可以学习,去填补我的空洞。
先是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和他弟子间的故事,也就是他让他弟子学习的事件,若是在学习众多书籍之后,能将《诗经》理解得透透彻彻,那么这位弟子将可出师。他想与我表的是《诗经》的好与其地位的重要性。
后来又谈到许多近现代的文学家,余秋雨、司马迁、莫言等。又提到伊丽莎白女士、塞万提斯、大仲小仲、卢梭,甚至乔布斯。还有《平凡的世界》、《心灵史》、《世界通史》、《生死疲劳》等。他的描述,让我对这些作家,这些作品有了兴趣。很想去寻找他所传达给我的诱惑力。
“书,多读无害,自有益处。且不可乱读,要有方向和归属感。文学界也是鱼龙混珠,好与不好,适合自己与否,都需要自己去辨别和摸索。”“人还是得不断的学习,多读书总是好的。其实读一本书,不一定就是得去读出什么名堂,你只需要懂得其中的内涵,和作者想传达的意义罢了。体会千差万别,且同一本书每一次的体会都不同。”
——17年8月18
@李海霞[/cp]
暑假近三个月,今晚突然兴致勃勃,有想拿起笔的欲望,但是却不知究竟要写什么。猛然想起一个喜欢的作家:亦舒 其实我喜欢的,我就是她的三观而已。 客厅里,包间里的人们用着近当代她们独特的消遣方式“取乐”。 我摘抄起了亦舒在不同文章中的语句。
从一到五,茶楼老板期间观望了两眼,便离去。或许我也是在消遣时间吧!又或许我真的又想试试自己所向往的珍惜时间,升华自己,做到洽如虚度光阴的反义词。一笔一画,按照着自己的书写风格细细体会句子中的涵义。
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凑了过来。不,应该是顾客,一个有专用杯的顾客。是我不好意思害羞,或亦是底气不足?我急忙把笔放下,终止了摘抄。不出乎意料,他和常人一般叫我继续写,但我怎么也继续不下去。问我写的什么,我好像答不出来?是诗,或是名言?“我写的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的话,很喜欢她的三观,因为我觉得她的三观很正。”
拿起笔记本,他一眼便看出来我是练过字的,可他并不知道我可能练的是歪门邪道的字,不是哪位书法家的,谁也不是。那就是我自己的。可事实却是,在老师们的迫使下我练过庞中华的正楷,还有谁谁谁的行楷。但我却没有学到任何一位的精华。像极了一直含着毛笔的疯牛,不停地乱画。可幸运的是,这些乱画的字能入很多人的眼。当然,也入不了很多人的眼。因为在我看来,它仅仅是舒服的。
紧接着便问到我的基本情况来。“你多大?”“十八岁。”“还在上大学?”“嗯,九月,在xxx学校。”我猜到他要继续问下去。他便谈说起她的侄女也是那所学校,且学的和我一样,编导。且他惊奇于我在这段时间来工作,赚钱,且能静下心来写字。只听到他喃喃自语:实在佩服。
他提到他也练习,便帮我指出了几个字,统一了几个大问题。“字很好看,但是笔风有些许问题,看起来东倒西歪的”“没有劲,不够干脆。”我知道,有好友已经跟我提到这个问题了。坦然接受,根据他讲的,我应该是悟到解决方法了。
他谈起他年少时,关于写字的丰功伟绩。在全校以及各大书法大赛中,他都是冠军得主。可他的这些,我却一件也没有。在他的描述中他起初的字很漂亮。我相信真的很漂亮,一定。后来他练了庞中华的字后,把他原来的字都练坏了,杂了,也就坏了。用他的话说:自己看着都想笑,真的丑。 后来,他喜欢王羲之的字。毋庸置疑,却是是一级棒,大气,且很漂亮。他还在街上卖过对联,自己书写的。
紧接着,他给我建议,以后没事摘抄《诗经》之类的,因此谈起了文学作品。其实,我只是心中有文学,想看,但没看。我看过的书少之又少,实则是个文学小白。就叫最经典的四大名著我都没认真看过。更何况他所谈到的种种世界经典呢?!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他谈到了他所看过的书籍,听他讲,我只是一昧的点头,或者回答是、嗯。当我能回答时,再回答两句,极其简短。其实,我已经暴露了,我的浅显,以及孤陋寡闻。但是,这又有什么呢?至少,我敢于承认。我还可以学习,去填补我的空洞。
先是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和他弟子间的故事,也就是他让他弟子学习的事件,若是在学习众多书籍之后,能将《诗经》理解得透透彻彻,那么这位弟子将可出师。他想与我表的是《诗经》的好与其地位的重要性。
后来又谈到许多近现代的文学家,余秋雨、司马迁、莫言等。又提到伊丽莎白女士、塞万提斯、大仲小仲、卢梭,甚至乔布斯。还有《平凡的世界》、《心灵史》、《世界通史》、《生死疲劳》等。他的描述,让我对这些作家,这些作品有了兴趣。很想去寻找他所传达给我的诱惑力。
“书,多读无害,自有益处。且不可乱读,要有方向和归属感。文学界也是鱼龙混珠,好与不好,适合自己与否,都需要自己去辨别和摸索。”“人还是得不断的学习,多读书总是好的。其实读一本书,不一定就是得去读出什么名堂,你只需要懂得其中的内涵,和作者想传达的意义罢了。体会千差万别,且同一本书每一次的体会都不同。”
——17年8月18
@李海霞[/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