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环吧 关注:36贴子:102
  • 1回复贴,共1

环类游戏的 命名、术语、分类、概念 倡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谈及环扣解谜游戏的时候
很多老玩家对术语表达方式、作品及局部结构命名、分类阐述、结构与概念的解读
要么含糊不清 要么各方自成一套
在认知方面 对新玩家干预性较强的有:
----------------------------------------------------------------------------------------------------------------------
①:【生产厂家】 决定了市面上会出现哪些具体的相关产品(名称介绍等注释具有源头性、高传播性)
②:【网店卖家】 网店店主对产品统称的叫法不一、同款产品名称多样以致玩家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充满不便。
如:搜索关键词“解环”、“解扣”、“智力扣”、“九连环”、“巧环”、“孔明锁”等
网店卖家包括:批发零售商、工艺水平较高的几位环类手工制作者。
③:【丛书作者】 首先相关书籍对提振玩家的深入思考有较高引导性作用,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但多款书籍内容表现不佳(多以作品图鉴、解法图示、解法流程字符<公式>表达、手工制作简介为主)。
少有出现对术语表达方式、分类阐述、结构与概念的解读。
在周伟中先生的《九连环图谱》、《巧解九连环》两本书中,尝试性的填补了分类阐述与相关概念等。
其中一项明显的问题在于 类别个性化过于突出(甚至将一些Cast Puzzle作品同环类一并归类)
④:【资深玩家】 活跃于百度贴吧、相关论坛、腾讯QQ群等社交平台的众多老玩家
对于实体解谜类游戏 多有各自独特的见解。
每每向新进玩家传播及教学时 会有意无意将个人理解进行惯性引导
造成如今环类游戏 在方方面面的阐述上 都显得五花八门。
------------------------------------------------------------------------------------------------------------------------
笔者倡议:
一:『作品及局部结构命名形式』 这一最基础的 口口相传的说辞系统
应当促进交流、集思广益 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
逐步确认一套统一的命名用法。
首先“巧环”二字 最早可能仅见于1958年出版的《巧环》一书
有必要知道当年阮刘琪在学校门口本来是售卖糖果的
在留意到一位前来买糖果的学生 拿着家里人从香港带回来的九连环之后
才萌生了想亲手制作并且售卖九连环的想法。
再后来才有身为数学教师的于崇恩发现阮家制作的环类游戏
经过大量的把玩研究推出了新中国诞生以来第一本关于环类游戏的书籍。
值得注意的是 九连环古代就已出现 而当时的阮家并非就是建国后最早传播环类游戏的先驱
更多的是机缘巧合 遇上这位热衷于解环并且以书籍形式将阮家的作品以及解法表达进一步推广。
环类游戏的统称形式 笔者这里建议称之为 迷环(迷宫环)
环类设计大神 DDK 早前亦有表示 称其为 〖迷环〗 更适宜
二:『分类阐述』 首先简要阐述个人对环类的分类倡议

这里同样需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 不断的提出分类倡议
逐步修改 通过漫长的过程 建立对环类游戏的分类共识。
未完待续...


IP属地:安徽1楼2017-08-20 06:33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8-29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