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转载自王和平先生的新浪博客)
天津的书院出现比较晚,主要是在清代。这是由于明清以来,天津的经济、文化地位日益突出,城市规模迅速发展,外地人口大量涌入的结果。书院作为官办儒学的补充,对推进天津传统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建立会文书院碑记》所记:天津“数十年来,科第之胜,甲于他邦,大抵得力于书院居多”。在这些书院中,坐落在天津城里的就有两家——问津书院和会文书院。
问津书院在城内现在的鼓楼南约50米,大门坐西朝东,是清代天津比较有影响的书院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长芦盐商、前太平府通判查为义为支持家乡教育,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由长芦盐运使卢见曾(号雅雨)报请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批准,并亲自捐资督建。卢见曾热心天津的教育,他曾为天津没有书院而感叹:“通都大邑往往设有书院,士习蒸蒸进而上。天津以百川朝宗之地而为京师左辅,顾阙焉未兴,余窃病之。”为此,他与众商前后使用白银2400余两建成天津城里最早的这座书院。书院正中为讲堂三间,前为大门,后为山长书室,四周环以学舍,共64间,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有900多平方米。每岁膏火、束修、馔食等经费由运库“闲款生息项内支给”。
问津书院的匾额是李鸿章的老师、同治年间曾主讲书院的李铁梅书写。直隶学政、尚书钱陈群提倡“于制艺、试帖外,增设经古课”并亲自额其堂名曰“学海”。为与阮元在广州创建的学海堂相区别,后又称“北学海堂”。该书院的办院宗旨是“延师选士”,“肄业讲学”,“日集诸生课之”,为科举提供学习场所。“院中生员分内课、外课、附课、列附课”。内课相当于寄宿生,外课为走读生,附课为试读,列附课为旁听。
书院中担任主讲的均为天津学界名人。其中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杭州人金文谆,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任天津知府期间,“崇尚文士,惠政甚多”。后调顺德,因事落职,复来津主讲问津书院。“教诲生童如同子弟,凡所赏识提拔者,无不腾达”;浙江人叶绍本,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初任长芦盐运使。他重文爱士,尤其擅长古文。光绪四年(1878年)在书院“北学海堂”讲授经古课。曾在“北学海堂”任主讲的,还有当时著名的学问家李慈铭。李慈铭,浙江人,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得赐进士出身,实授户部郎中,曾经主讲过浙江蕺山书院。光绪十年(1884年)接受李鸿章的邀请来天津主讲问津书院北学海堂,岁修白银1000余两。在《越缦堂日记》中,零星记载了他的一些教学情况。如这一年的三月二十日(公历4月15日)写道:“是日课士。出北门,至三取书院,行释菜礼。晤运使及府学训导武汝绳,县学训导王清林。生童皆各命题。入城回问津,行释菜礼,复命生童题。”二十四日(公历4月19日)又写道:“明日北学海堂小课,命题为《九族考》、《张居正论》《竹外桃花三两枝》。”可以看出,李慈铭的教学方法是出题试士,然后批阅经古课卷,以分优劣。课试前十名的有膏火银五钱的奖励。两年后,李慈铭到了北京,仍在北京寓所为问津学院和三取书院出课题,评改诸生答卷。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热心推动天津的书院教育。乾隆十六年(1751年)董承勋任天津道。《续天津县志》说他聘名士吴联株主讲天津问津书院。每次考课,必亲自参加,使天津“文风蒸蒸日上”。
会文书院在老城东门里仓廒前(文庙儒学之后),这里最初为雍正年间建的县署监狱,房间(班房)最多时有19间。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李金海等人提议,盐运使祝垲、知府马绳武、县人娄举信、道员丁寿昌等呈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允准,筹建为书院。并将儒学(文庙)后院房舍改为讲堂,同时修建学舍三间。两年后,即光绪二年建成。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因应课的举人人数增多,知府马绳武责成商人严克宽、黄世熙负责,在儒学后院向外开拓,买民房数处,添建房舍、藏书室,并在书院内设立启蒙塾馆——会文总塾和崇正总塾。
主持书院修建的知府马绳武认为,天津虽然已经有了“辅仁”、“问津”、“三取”三座书院,但这些书院“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因此会文书院办学之初,就提出要“专课举人”。由于史料缺乏,我们不知道这座“专课举人”的书院具体教学内容。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此种书院在清末众多书院中,教学特点鲜明,不论研究天津教育史还是研究中国书院史,均值得关注。
据《建立会文书院碑记》记载,会文书院建成之初,经盐运使祝垲批准,“由运库杂款内,岁拨津蚨千缗,著为常例,作每年膏火、杂费之用”。此外,还有津门官绅捐赠,除了建造院舍和教学费用,“其余资发质库生息”,以备不急之需,“如再有不敷,仍由本府(天津府)筹款补足”。书院考课办法是,每岁课试日期,按运司、津海关道、天津道、天津知府、天津县令轮转,“每课奖赏,各官自备”。也就是说,由这些官府衙门轮流督考,并负责考课费用和奖金的筹措。
会文书院不设山长(院长),聘请“公正廉明,堪以经理”的娄举信负责查核“院内一切应办事宜”。同时约请“举人、教习知县陈垲、宗学教习陈法录、举人杨光仪、候选训导王锡恩、廪贡李金海、附贡缪嗣龙轮流值年,协同帮办”。其中李金海是天津颇有名气的私人教育家。他祖籍江西南昌,明代北迁天津,直到清光绪朝,一直住在城内南门里。其父李青田是当时著名的塾师,金海自幼秉承家教,好学能文。同治元年(1862年)就馆于城西沈氏家塾。但是屡次参加乡试,均未考中,直到四十岁仍无成就。于是专任会文、崇正总塾塾师,教授贫寒子弟,成就多人。他学生中的佼佼者,就是天津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家林墨青。
进入近代以后,书院逐渐为新式教育所替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0月,严范孙、林墨青、王竹林等将分散的私塾集中于书院内,创立天津最早的小学——民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为私立第一小学校,这就是延续下来的仓廒街小学。
天津的书院出现比较晚,主要是在清代。这是由于明清以来,天津的经济、文化地位日益突出,城市规模迅速发展,外地人口大量涌入的结果。书院作为官办儒学的补充,对推进天津传统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建立会文书院碑记》所记:天津“数十年来,科第之胜,甲于他邦,大抵得力于书院居多”。在这些书院中,坐落在天津城里的就有两家——问津书院和会文书院。
问津书院在城内现在的鼓楼南约50米,大门坐西朝东,是清代天津比较有影响的书院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长芦盐商、前太平府通判查为义为支持家乡教育,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由长芦盐运使卢见曾(号雅雨)报请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批准,并亲自捐资督建。卢见曾热心天津的教育,他曾为天津没有书院而感叹:“通都大邑往往设有书院,士习蒸蒸进而上。天津以百川朝宗之地而为京师左辅,顾阙焉未兴,余窃病之。”为此,他与众商前后使用白银2400余两建成天津城里最早的这座书院。书院正中为讲堂三间,前为大门,后为山长书室,四周环以学舍,共64间,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有900多平方米。每岁膏火、束修、馔食等经费由运库“闲款生息项内支给”。
问津书院的匾额是李鸿章的老师、同治年间曾主讲书院的李铁梅书写。直隶学政、尚书钱陈群提倡“于制艺、试帖外,增设经古课”并亲自额其堂名曰“学海”。为与阮元在广州创建的学海堂相区别,后又称“北学海堂”。该书院的办院宗旨是“延师选士”,“肄业讲学”,“日集诸生课之”,为科举提供学习场所。“院中生员分内课、外课、附课、列附课”。内课相当于寄宿生,外课为走读生,附课为试读,列附课为旁听。
书院中担任主讲的均为天津学界名人。其中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杭州人金文谆,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任天津知府期间,“崇尚文士,惠政甚多”。后调顺德,因事落职,复来津主讲问津书院。“教诲生童如同子弟,凡所赏识提拔者,无不腾达”;浙江人叶绍本,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初任长芦盐运使。他重文爱士,尤其擅长古文。光绪四年(1878年)在书院“北学海堂”讲授经古课。曾在“北学海堂”任主讲的,还有当时著名的学问家李慈铭。李慈铭,浙江人,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得赐进士出身,实授户部郎中,曾经主讲过浙江蕺山书院。光绪十年(1884年)接受李鸿章的邀请来天津主讲问津书院北学海堂,岁修白银1000余两。在《越缦堂日记》中,零星记载了他的一些教学情况。如这一年的三月二十日(公历4月15日)写道:“是日课士。出北门,至三取书院,行释菜礼。晤运使及府学训导武汝绳,县学训导王清林。生童皆各命题。入城回问津,行释菜礼,复命生童题。”二十四日(公历4月19日)又写道:“明日北学海堂小课,命题为《九族考》、《张居正论》《竹外桃花三两枝》。”可以看出,李慈铭的教学方法是出题试士,然后批阅经古课卷,以分优劣。课试前十名的有膏火银五钱的奖励。两年后,李慈铭到了北京,仍在北京寓所为问津学院和三取书院出课题,评改诸生答卷。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热心推动天津的书院教育。乾隆十六年(1751年)董承勋任天津道。《续天津县志》说他聘名士吴联株主讲天津问津书院。每次考课,必亲自参加,使天津“文风蒸蒸日上”。
会文书院在老城东门里仓廒前(文庙儒学之后),这里最初为雍正年间建的县署监狱,房间(班房)最多时有19间。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李金海等人提议,盐运使祝垲、知府马绳武、县人娄举信、道员丁寿昌等呈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允准,筹建为书院。并将儒学(文庙)后院房舍改为讲堂,同时修建学舍三间。两年后,即光绪二年建成。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因应课的举人人数增多,知府马绳武责成商人严克宽、黄世熙负责,在儒学后院向外开拓,买民房数处,添建房舍、藏书室,并在书院内设立启蒙塾馆——会文总塾和崇正总塾。
主持书院修建的知府马绳武认为,天津虽然已经有了“辅仁”、“问津”、“三取”三座书院,但这些书院“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因此会文书院办学之初,就提出要“专课举人”。由于史料缺乏,我们不知道这座“专课举人”的书院具体教学内容。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此种书院在清末众多书院中,教学特点鲜明,不论研究天津教育史还是研究中国书院史,均值得关注。
据《建立会文书院碑记》记载,会文书院建成之初,经盐运使祝垲批准,“由运库杂款内,岁拨津蚨千缗,著为常例,作每年膏火、杂费之用”。此外,还有津门官绅捐赠,除了建造院舍和教学费用,“其余资发质库生息”,以备不急之需,“如再有不敷,仍由本府(天津府)筹款补足”。书院考课办法是,每岁课试日期,按运司、津海关道、天津道、天津知府、天津县令轮转,“每课奖赏,各官自备”。也就是说,由这些官府衙门轮流督考,并负责考课费用和奖金的筹措。
会文书院不设山长(院长),聘请“公正廉明,堪以经理”的娄举信负责查核“院内一切应办事宜”。同时约请“举人、教习知县陈垲、宗学教习陈法录、举人杨光仪、候选训导王锡恩、廪贡李金海、附贡缪嗣龙轮流值年,协同帮办”。其中李金海是天津颇有名气的私人教育家。他祖籍江西南昌,明代北迁天津,直到清光绪朝,一直住在城内南门里。其父李青田是当时著名的塾师,金海自幼秉承家教,好学能文。同治元年(1862年)就馆于城西沈氏家塾。但是屡次参加乡试,均未考中,直到四十岁仍无成就。于是专任会文、崇正总塾塾师,教授贫寒子弟,成就多人。他学生中的佼佼者,就是天津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家林墨青。
进入近代以后,书院逐渐为新式教育所替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0月,严范孙、林墨青、王竹林等将分散的私塾集中于书院内,创立天津最早的小学——民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后改为私立第一小学校,这就是延续下来的仓廒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