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企业计量体系的发展经历
1984年,原国家计量局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颁发了《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办法》,提出了对企业计量体系的三级要求,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检定和管理要求、计量检测率等要求。从1984年~1992年,已获得国家计量局和地方计量局颁发的各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约有64000个,对我国企业加强计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关于帮助100个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的通知》,提出每年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帮助100个企业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的滚动目标。1995年~2004年,全国有800多个大型企业获得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考核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各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对中小企业也提出了不同的计量体系要求,并颁发了不同的相应证书。对加强企业计量基础,保障我国企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底,新的国际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正式颁布,并等同转化我国国家标准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该标准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标准是对1992年颁布的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和1997年颁布的ISO10012-2的《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过程控制指南》的重大修订和发展,可称之为对企业计量一次大的升华和飞跃。
2005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按照国际的通行作法,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的评价都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特别是我国国家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促使企业计量工作从行政干预转向市场运作,企业计量测试能力的评价从国家发证的形式转向用第三方认证方式进行。
二、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工业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对保证产品质量、物料交接、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国际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不仅对测量设备提出了管理要求,而且加大了对测量过程及其测量数据的控制的要求,提出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企业建立满足ISO10012的测量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计量体系,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自覚地按照国际先进的计量测试管理模式建立体系,了解和掌握国外企业计量测试工作在保障产品质量、物料交接、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率方面的通行作法。为促进我国企业满足市场经济,适应我国加入WTO,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我国企业向国际标准靠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还将有助于其它国际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国际标准的采用。在《办法》中指出:“对凡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实施其他认证时,可免于对相关条款的审核”。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系统的测试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企业达到不同的认证要求,并减少企业在接受各种认证时对计量测试方面的重复考核。
1984年,原国家计量局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颁发了《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办法》,提出了对企业计量体系的三级要求,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检定和管理要求、计量检测率等要求。从1984年~1992年,已获得国家计量局和地方计量局颁发的各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约有64000个,对我国企业加强计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关于帮助100个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的通知》,提出每年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帮助100个企业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的滚动目标。1995年~2004年,全国有800多个大型企业获得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考核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各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对中小企业也提出了不同的计量体系要求,并颁发了不同的相应证书。对加强企业计量基础,保障我国企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底,新的国际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正式颁布,并等同转化我国国家标准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该标准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标准是对1992年颁布的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和1997年颁布的ISO10012-2的《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过程控制指南》的重大修订和发展,可称之为对企业计量一次大的升华和飞跃。
2005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按照国际的通行作法,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的评价都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特别是我国国家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促使企业计量工作从行政干预转向市场运作,企业计量测试能力的评价从国家发证的形式转向用第三方认证方式进行。
二、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工业企业的测量管理能力对保证产品质量、物料交接、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国际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不仅对测量设备提出了管理要求,而且加大了对测量过程及其测量数据的控制的要求,提出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企业建立满足ISO10012的测量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计量体系,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自覚地按照国际先进的计量测试管理模式建立体系,了解和掌握国外企业计量测试工作在保障产品质量、物料交接、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率方面的通行作法。为促进我国企业满足市场经济,适应我国加入WTO,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我国企业向国际标准靠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还将有助于其它国际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国际标准的采用。在《办法》中指出:“对凡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实施其他认证时,可免于对相关条款的审核”。因此,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系统的测试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企业达到不同的认证要求,并减少企业在接受各种认证时对计量测试方面的重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