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涅槃
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小小的四合院,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门口,是全幅龙仪伞盖,等待着他们的主人起驾还京。于世龙带着精兵守在院内,不停地来回踱着步,面露忧戚之色。
内室,于世龙带来的太医,和晋城最好的郎中,将床帐围得严严实实。小桃红、三德子、法印在他们的指示下,一路小跑着来回奔忙。
康熙,这个平日里睥睨天下的千古一帝,此时满脸血污,仿佛来自地府的鬼魅。他神情呆滞地站在一边,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床上。刚才拔箭时,他紧紧地抱着宜妃,生怕她就这样离自己而去,鲜血溅了他满脸,顾不得擦去。而后,宜妃就被层层包围,他帮不上忙,只能远远地退出来。此时,他的视线已完全被遮挡,看不到床上躺着的人了。他害怕,怕拔箭时她痛苦虚弱的样子会成为自己见她的最后一面,所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方向。间或从人群的缝隙中,看到那张苍白的面容,他的心就如同针扎般地痛一下。痛得他不知疲倦、不知身在何方,就这样失魂落魄地呆站在那里。
凌晨时分,奔忙终于停歇了下来,老太医颤颤巍巍地走到他跟前跪下,向他道喜:“启禀万岁,娘娘吉人天相,已经渡过危难。”
人群终于散开,他顾不得老太医还跪在面前,一门心思地向床边扑去。
几乎是跪在床前了。他扑过去,颤抖着,握住宜妃的手。那手还是冰凉的,但脸上已稍稍见了些血色。她不会离开他,这是他此时心里唯一的念头,而后痴笑起来,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混在满脸的血污中。
康熙不肯离开宜妃半步,三德子只好拧好毛巾,替康熙洗了脸。太医说宜妃今天应当可以醒来,康熙要寸步不离地,等待着那一刻。
然而,四更过了,五更过了,日上三竿,眼见着宜妃的面色渐渐红润起来,但她就是没有醒。
太医号了脉,确定脉象一切正常,按理,早该醒了。可是直到傍晚时分,宜妃还是没有醒来。
几位老先生低低地交谈几句,面上露出不详的神色。犹豫了一下,为首的缓缓来到床边,在康熙身侧跪下,说出他们的结论:“启禀万岁,宜妃娘娘的脉象已经平顺,只需卧床静养,定可痊愈。”
康熙没有将目光从宜妃身上离开片刻,只生硬地回道:“这些朕都知道了,朕问的是,为什么她还没醒。”
老太医微微一颤,用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水,继续禀道:“宜妃娘娘的箭伤已无大碍,之所以迟迟没有转醒,恐怕是因为……是因为……”
康熙不耐烦地低喝:“因为什么?”
老太医又是一颤,壮着胆子说道:“恐怕是因为,娘娘自己不愿醒来。”
康熙不可置信地回过头,盯着跪在地上的太医,问道:“你说什么?”
老太医昔日也曾受过宜妃的恩惠,此时面对这样的情形,也难免心疼起宜妃来,倒也就没那么惧怕康熙的天威了,遂直了直身子,说道:“宜妃娘娘失血过多,是以心脑损伤严重,若是在这世上无所牵挂,求生意志不强,便是神仙也难救了。”
康熙闻言一怔,缓缓转向宜妃,无所牵挂?
老太医继续说道:“如果今夜娘娘仍然不能转醒,恐怕……就……就醒不过来了。”
康熙猛地回头:“什么?”
老太医一脸忧戚,垂首道:“为今之计,只能多与娘娘说说话,希望人世之中的牵绊,能留住娘娘。”
康熙愣了愣,缓缓地道:“朕明白了,你们都下去吧。”
太医们纷纷退下,康熙摆摆手,示意三德子等人也退下。室内,只剩下床上或卧或坐的两人。
康熙仔仔细细地看着宜妃的面容,嗓音沙哑地开了口。声音有些轻颤,带着些许的紧张和不安。
“难道,在这世上,你真的了无牵挂了吗?”
康熙十四年,你入宫参选,朕看你一眼,就将你封为贵人,赐庄宜院。接驾时,别人都感恩戴德,只有你说,朕给你这些,绝不会后悔;
康熙十八年,木兰秋苋,你夜半偷跑出去骑马,被朕撞见,你却说,你是郭络罗氏,凭什么不让你骑马?那夜之后,我们有了皇五子胤祺;
康熙二十二年,台湾战事吃紧,朕忧思成疾,你怀着胤禟,不眠不休地照顾朕一夜……
康熙二十四年,怀胤禌时你身子不好,赶上沙俄进犯,急需军饷,你在后宫带头削减吃穿用度,终致早产……
……
康熙滔滔不绝地讲着他们的故事,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她的等待、她的陪伴,从来没有注意过,原来,他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共同的记忆。他不光是在唤醒宜妃,也在唤醒被自己忽略的过往。
那年在五莲县,朕扮作叫花子,你怕朕饿着,就满街追着朕舍粥。可那次朕认识了红妃,还当着你的面……
那年在苏州,一个叫云巧的小姐爱慕朕,朕就在店里,与他谈情说爱,完全不顾及你的感受……
那年在宜兴,朕差点就不想带你,可你换了男装夜闯南书房,你撒起娇来,朕哪还有招架之力。那次,你摔了一千多个壶,终于把张师傅引了出来,帮朕查清了案子。说起来,朕还欠你个头功。
……
康熙回忆着这些年微服私访的种种,曾经,他不曾珍惜过她,还一味地忽视她、伤害她,可直到今天他才明白,若是失了她,万里锦绣江山、三千后宫佳丽,于他而言,又有何意义?
那年在渤海,朕被抓到矿山,你不顾自己的安危,进山寻朕,还差点……
那年在安平,朕没有帮你见家人在先,查了郭通在后,可你大气明理,朕,原该好好谢谢你……
那年在秋水,朕为了查案子学混混,你生气,说那不是朕该有的样子……
不知不觉,夜早已过半,三更的梆子响过,惊醒了兀自陷入回忆中的康熙。康熙低头看宜妃,却见不知何时,她的眼角,已经有了泪痕。康熙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继续回忆着他们的故事。
那年在河间,你不告而别,可终究还是心疼朕,回来的时候,朕却正在生火做饭。别说朕哪里给人做过饭,这些年,就是吃你做的饭,也是寥寥可数……
那年在杭州,你冒险进入噶礼府,被噶礼所擒,朕却在客栈中与那噶礼派来的女子花前月下……那次回宫,只因朕没有带那女子回宫,你便高兴地将牢狱之苦闭口不提。说起来,那碗玉带羹,朕到现在还没吃到呢……
今年,在这晋城。朕一意孤行,将家国天下抛在脑后,要做一次百姓。你一介女流,却将这皇上丢了的大事一力承当,千里迢迢、大海捞针,来寻朕。可朕不知你的苦,不愿跟你回去。如今还害得你……
说到这里,康熙再也忍不住,哽咽着说不下去。
五更鼓响,天就快亮了。康熙感到,他似乎就要永远失去宜妃了。他慌了神,再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一遍遍机械地喊着:宜妃,宜妃,宜妃……不要离开朕……
宜妃一直听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说了许多话,许多开心的、伤心的往事。她听不真切,脑海里只零散地浮现出许多片段。她觉得好累,身心俱疲。她不想再听了,不想再想起,她好想安安静静地睡,让那些或喜或悲的往事,都随风飘散。可那个声音不断地将她从沉睡中拉出来,一遍一遍、不懈地叫着她,她想让那声音不要再叫了,可是却说不出来。喉头如同被什么东西堵着,发不出声音,她一急,竟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睁开眼睛,见康熙正看着自己,满脸泪痕,须发凌乱,憔悴不堪。
她笑了。
笑得十分欣慰,淡淡地道:“我死了,你就这么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