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HiFi耳机市场在大数码行业的推波助澜之下,涌现了一大批的新厂商品牌,显得尤为热闹。不过,与这种遍地开花的场景极不吻合的是,或缘于产品,或缘于营销,或源于战略……这个大场子涌进来了很多人,又像潮水一般退走,来来去去,有的厂商布局越来越广,更多的厂商却很难留下些什么。
但就算是这样,依然还是有一些新的品牌义无反顾地进入这一行,在激流中打磨自家产品。要说用“小众”来形容这些牌子其实并不合适,毕竟是新品,没多少人认识、没什么地方可以试听,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偶尔有机会接触到一两款,总能让我觉得在主流的浩大声音之下,还有一些自我的声音在流传着。
比如近期偶然接触的追求科技。这个品牌的名字,就是有点儿中二——追求?追求啥科技呀?
我拿到这个品牌旗下的入耳塞ZQ16时,还在深圳烧友聚会上听到主持人口播感谢了这个品牌——嗯,或许正在发力做宣传吧。既然耳机已在手上,那便试试看这个新的品牌所追求的究竟为何。
我搜索追求科技的信息时,才知道ZQ16是他们旗下在市的仅有一款。可能是一种投石问路的心态,ZQ16包装显得并不高档。十来公分见方的一个纸盒子,正面镂空透明直见塞子模样。背面很空白,连产品信息都是一张贴纸了事,还贴在了必须要撕开的热缩膜上——可以说,非常不上心了,也不清楚侧边“一见钟情”的标语哪来的自信;倒是后面“没有完美,只有追求”的标语,有些让人先生敬畏。


原以为整个盒子就这么点大小,里面应该没装太多配件,也没什么值得惊喜的了。打开一看,配件果然不多,却让我惊叹了一声——除了耳机本体之外,还有一条非常亮眼的线材,一个精致高档的收纳盒,外加耳塞套和说明书等物。

但就算是这样,依然还是有一些新的品牌义无反顾地进入这一行,在激流中打磨自家产品。要说用“小众”来形容这些牌子其实并不合适,毕竟是新品,没多少人认识、没什么地方可以试听,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偶尔有机会接触到一两款,总能让我觉得在主流的浩大声音之下,还有一些自我的声音在流传着。
比如近期偶然接触的追求科技。这个品牌的名字,就是有点儿中二——追求?追求啥科技呀?
我拿到这个品牌旗下的入耳塞ZQ16时,还在深圳烧友聚会上听到主持人口播感谢了这个品牌——嗯,或许正在发力做宣传吧。既然耳机已在手上,那便试试看这个新的品牌所追求的究竟为何。
我搜索追求科技的信息时,才知道ZQ16是他们旗下在市的仅有一款。可能是一种投石问路的心态,ZQ16包装显得并不高档。十来公分见方的一个纸盒子,正面镂空透明直见塞子模样。背面很空白,连产品信息都是一张贴纸了事,还贴在了必须要撕开的热缩膜上——可以说,非常不上心了,也不清楚侧边“一见钟情”的标语哪来的自信;倒是后面“没有完美,只有追求”的标语,有些让人先生敬畏。


原以为整个盒子就这么点大小,里面应该没装太多配件,也没什么值得惊喜的了。打开一看,配件果然不多,却让我惊叹了一声——除了耳机本体之外,还有一条非常亮眼的线材,一个精致高档的收纳盒,外加耳塞套和说明书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