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用自拟双百芍药知母汤治疗肺结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用自拟双百芍药知母汤治疗肺结核之我见
蒋治万
关键词: 辨证治疗肺结核 中医药疗法
肺结核是现代医学之病称,中医学认为属肺痨范畴,是内科呼吸系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视其为最棘手难治的典型病之一。该病的病机,不外肝肾阴亏本,肺燥津伤为标,现就其病机与证治简要的分别论述如下:
(1) 肝阴亏虚与肺的关系:肝属木,喜条达,主梳泄,体阴而用阳,在脾肾的滋养和肺金的制约下,疏通气血,荣养筋脉,在女子则行经孕育,养哺乳。若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或肾水不足,不能养木,致肝阳上亢,母病及子,心火炽盛,灼烁肺津,致肺燥津伤,则会发生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粉红色痰]丝,胸痛,舌边尖红,苔白微黄,脉弦数等证。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读废也。在五行乘侮关系上为:木火刑金,故认属肝咳也,肝为刚脏,宜敛宜柔,用柔肝敛肝的药物如:百合,沙参,白芍,牡蛎之类,才能逐渐恢复肝的疏泄之职,梳反而更劫肝阴,加重病情。
(2) 肾阴亏损与肺的关系:肺属金,金能生水,即金水相生,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主气,水由气化,才得以通调水道,敷布周身,而主治节,滋生肾阴。肺为天,肾为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这就充分表明肺的气化功能是要靠肾中阴阳来气化蒸腾完成的。肾藏精,精化气,气化水,气为阳,水为阴,故肾中又藏有阴阳,水火气化脏腑于一身。正如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以强壮,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长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肾芷之技巧,而实皆真阴真阳之所用。当肾阴亏损,不能制阳,就会出现阴亏于下,阳浮于上。阴阳气化失调,金水不能相生,则肺燥津伤,便会产生干咳,少痰,胸痛短气,午后两颊发赤,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无苔,小便黄,大便秘,低热不退,躯体逐渐消瘦,脉细数无力。在中医学属:水不涵木。治则上亦采用壮水之主以阳光,在自拟双百芍药知母汤中加入生地,地骨皮,山萸肉,五味子,蛤蚧之类。
在滋阴补肾,滋阴柔肝的大派滋阴药中,必须伍入少量的温补药,因为欲补阴,必于阳中求阴,欲补阳,必于阴中求阳,这样才能达到滋阴与扶阳的目的。
在滋阴柔肝,滋阴补肾的过程中。勿忘健脾宣肺,因为过用甘寒滋阴,久之会滞腻中宫,损伤脾胃,脾胃失健,生化泛源,不能滋养脏腑、荣养机体,顾此失彼是徒劳无益的。肺为脾之子,母壮儿才能肥,所以扶正补中,培土生金,才能佐金平木,金水才得以相生。治疗上,在双百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调整进益气健脾胃的药物,这样滋阴的作用就更进一步增强。
病案例举:
程某,男 , 26岁, 农民 97年4月11日来诊。患者干咳阵发,咳时痰少,微黄,稍有血丝,胸痛,午后至夜低热,尤其手足心干热,便秘,小便黄,舌咽干,舌质红,苔微薄淡黄,食欲不振,思水,脉弦数,夜寐不安。证属肾阴虚,心肝火旺。治拟:双百芍药知母汤加味,药用: 百合,百部,白芍,沙参,桔梗,杏仁[炒研],丹皮,生甘草,地骨皮,生地,紫菀,天麦冬,阿胶[烊化],知母,每日一剂,煎服,七剂后,诸症大减,唯独食欲欠佳,原方加入炒神曲,效不更方,击鼓再进,又服十四剂后基本痊愈,亦如往常,为巩固疗效,继服七剂。 本方百合、百部、沙参、紫菀、天冬、麦冬,润肺、清金、止咳。桔梗、杏仁,引诸药入肺,宣发润降以滋肾敛肝,肺气肃降,金水就能气化互生,肺气肃降,就能平肝降火。丹皮、生地、知母、地骨皮入血中凉营清热,以降低温,阿胶养阴补血以止血,全方共奏,养阴润肺,滋肾敛火。就咳痰带血一症而论,咳血的种类有别。如肾咳,势必是肾出血,但本症属于火盛刑金灼伤肺中血络,在治疗上必须采纳滋阴补血和血络,不能见血止血,必须视其脉证而施治。假如遇上肺部生脓,咳吐脓血者,在自拟:双白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加入藕节、白芨、生地、鱼腥草之类化腐排脓生肌。
在本症中,如见长期的尿黄,便秘,只有润肺一法可施,因肺与大肠为表里,润肺足可滋大肠,小便的变化与肺亦有直接关系,肺得润,就可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医者不董经络脏腑,开口动手便错。
2008年3月24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07 13: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