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0.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烟袋斜街👣后海 今天也是格外充实的一天了。早上出门不早,然后又经历了堵车,还好没迟到。到了凤凰国际传媒中心,我们一行人是以观众的身份来参与节目录制。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切都很新奇,大家都在自己的位子上正襟危坐,俨然成了一群乖宝宝。我们参与的是《一虎一席谈》的录制,此前,我根本不知道这档节目,可能是没看过凤凰卫视,但在录制的过程中我被感染到了。首先是节目总导演的重要性,起着统筹全局的作用,从安排座位,到切换机位,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顾及到,可以说是灵魂人物了。主持人也很优秀,因为这期主题与人工智能有关,主持人也在不断的与机器人对话。但机器人有时候跟不上节奏,主持人也能救回场来,让场面不尴尬,这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经验。嘉宾们也都是畅所欲言,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言论。通过这次参与节目录制,我对一档节目的制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了一次奇妙的体验。结束节目录制后,老师让我们自由安排剩下的时间。本着能多逛就多逛的理念,我和舍友又去转了几个地方。首先去的是上次没有好好逛逛的烟袋斜街。这里和南锣鼓巷给人的感觉不同,这里道路更窄,店铺更密集。我们逛了很多小店,顺便还吃了顿饭。坐在小餐馆的二楼,还能看到不远处的鼓楼,在这里,感觉节奏就像慢了下来一样。接下来我们骑着小黄围着后海转了一圈,也是从小胡同中各种穿梭。我总感觉,在这里,更能感觉到我是在北京。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名字,在里面拐来拐去,特别有味道。后海看上去也能让人心情放松。一条条小船过来过去,有风,有人,有音乐,光是在这儿站会儿就特别放松,特别惬意。
Day 11. 天坛👉自然博物馆👉王府井👉大栅栏 朋友,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吗?我见过,还不止一次。没错,因为要进二环,今天又起的特别早。到目的地之后因为时间太早,自然博物馆还没开馆,于是我们先去了对面的肯德基...吃了早餐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去了对面的天坛公园。这也是意料之外的行程,不过,我很满意这一站。因为时间太早还买不了联票,我们一行人在外面看了好一会儿的树才能到里面看祈年殿。一大早的,就有很多老北京在公园里晨练,还有很多老爷爷在地上练书法。真的特别大气啊,我没练过书法,但也能感觉到老爷子们一笔一划中的力度。看够了树,我们去了里面的祈年殿,圜丘和回音壁。今天天气特别好,天很蓝,还有云,蓝天白云下的祈年殿有一种特别壮观的美。回音壁也特有意思,我在一边喊,另一边的人和我对话。虽然看起来好像挺傻的,但真的很有意思啊哈哈。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这里的台阶也都是有讲究的,是九和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同时,九又被视为极阳数,是最吉祥的数字。古代每一处建筑都有其意义和特点。出去的路上,路过一大群人,他们自发的合唱歌曲,唱的特别齐,特别响亮。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加入,但是实在没有听过这首歌,我就只能默默的听完了他们的演唱。就像一个小伙伴说的,这种感觉让人想哭,是发自内心的被震撼到的那种想哭。结束了天坛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这里的美景,更感受到了老北京们的生活。接下来就是旁边的自然博物馆。讲真,这里是我来到北京后看到的最朴实的一个博物馆了。不是很大,也没有太多珍贵的藏品,但里面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偌大的恐龙化石,还有会动会叫的恐龙模型,刚看到的时候,吓我一大跳。海洋馆里有好多鱼,还是我没有见过的那种,真的好漂亮。还有各种非洲动物的模型,好吧,虽然不如动物园里的真品,但做的还是很逼真的。这里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和植物,真·接地气。我还看了地下一层的关于人体的展馆,其中有一个地方的每个罐子里都放着一个不同时期的婴儿,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模型,但看上去,也蛮触目惊心的。中午去王府井吃饭,顺便再买点特产什么的。由于之前去过,这次我们主要去小吃街逛逛。但是,这里的人也太多了点,简直到了人挤人的地步。各色各样的小吃,也特别调动人的味蕾。王府井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步行街,服装百货,金银首饰,吃喝玩乐的地儿太多太多,还有天主教堂,可以说古典与现代的交汇了。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我们还特地挑出时间去了一趟大栅栏。也是步行街,但也有自己的风味。在那里搜刮了一大堆特产,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回去的路。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我们去过很多步行街,卖的东西可能都差不多,但又使人感觉到其中的区别。或许因为天气,或许因为建筑,但之所以每一条街都能成为一处景点,其与众不同之处,还需游览者自己体会。
Day 12. 798艺术区 作为一个追星girl,听到这一站的时候还是挺兴奋的。毕竟,又可以跟随爱豆的脚步。打住,来这里,主要还是来感受艺术的。对比起来,还是这里的艺术更能让人接受。虽说艺术欣赏零门槛吧,但确实有很多东西我欣赏不来。在这里,几乎每面墙上都被画满了,很幸运,我也能看懂画的什么。或张扬或内敛的,都代表着创作人的人生态度吧。去了很多画廊,也观摩了很多大师的作品。所以我又迷茫了。有些作品也就寥寥几笔,我实在是想象不出背后可能会有什么深刻意义。而且很多作品后边都标着价格,好吧,画廊也就以此为生,但是当我想看作品介绍时先看到的确是它的价格,这点确实让人有点不舒服。这里除了有各种画廊和展馆外,还有几个有特色的广场,浓浓的一股重工业风,但又都是被废弃了的,看到的时候,我就在想,这里以前是做什么用的。也是挺有感觉,在里面拍出来的照片也有一种厚重感。在这里一天,看到了很多艺术青年们,以各种不同于我们的装扮,展现着他们的艺术态度。我一直想不通为何艺术家们总是明显的与我们不同,但每次也都是自我安慰般的对自己讲,嗯,这就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