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lly
Molly的桥段致敬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她变换成各种动物、怪物,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我们可以看到Molly房间窗户边的桌子上有切掉一角的海星、显微镜下的蝴蝶标本、玻璃瓶中的昆虫标本,墙壁上挂着的海洋生物分布图例,以及黑板上画着的各种奇异生物,厕所门板上挂着的动物面具,最最关键的,是她的沙鼠笼子——她把沙鼠从笼子里取出来,放进抽屉,并在抽屉里给它做了一间卧室,在它的卧室里放了一个更小的沙鼠笼子,作为它自己的宠物笼子。
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探知到Molly的精神世界,她喜欢制作动物标本,甚至观察、解剖,她对大自然的万千生灵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她虽然只有10岁,但却对生物生理构造、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所以她更能理解“死亡”的涵义。和她的祖先们为了逃避所谓“死亡诅咒”不同,死亡对于她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她对待自己的沙鼠就像对待自己的一个朋友一样,把它当成人来对待,还给它做了宠物笼。又或者说,她的宠物沙鼠就像是她自己的化身一样,被锁在一个抽屉(房间)里。她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她的故事才这么充满灵性。
其二,Molly墙壁上的画是她所向往的奇幻世界的一个缩影,而那个奇幻世界表现在他的梦里,实际上就是大自然本身。她从猫变成猫头鹰再变成鲨鱼、变成海怪、变成蛇,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逆向表达,她的四肢越来短,从“人类”这种高级生物一步步退化,而她吃的东西在一点点变大,食欲作为生物最原始的欲望也在一步步增长。最终她吃掉自己,就像“衔尾蛇”的隐喻一样,所代表的就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宇宙法则。
这种奇幻梦境的表达吻合了10岁小女孩该有的幻想,也巧合般地为“食物中毒论”和“梦境论”提供了一些合理性依据。正是这种叙述上的“巧合”,才让这个魔幻故事和现实搅合在一起,达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效果和目的。
无论Molly最终究竟是怎么死的,她的日记本里记载的奇幻故事只代表了Molly对死亡的态度。我们要记得这个游戏所要探讨的主题就是“死亡”,所以为什么主角说“Edie”会相信这个故事,因为Molly对死亡的态度让Edie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