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吧 关注:3贴子:29
  • 0回复贴,共1

美启迪智慧

收藏回复

  • 202.104.20.*


  魏书生曾经对学生语重情长地说过:“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记日记,恰是以美启迪智慧,让人富有高尚情操、昂扬斗志、乐观情调的最好方式。 
试想,在人生际遇中,还有哪种方式能有在宁静的夜晚,让心软着陆以后,面对日记以笔写心时那样安然、坦然而泰然呢?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生前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说:“写日记,是审视和欣赏人生。”在审视人生时,就必然会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制定补救措施。作为一个学生,他或她必要面对日记像对待知心好友一样自己与自己谈心,自己对自己进行诫勉谈话,鼓励自己不断上进,必然能在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门功课的成绩也必会随之提高。 

  近代教育家杨杏佛说得好:“日记虽小课,然作时多在清夜,面对一日之过,虽无意自省,也尽自省之责矣。”尽了自省之责,也便促人不断进步,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了。 

  初学写日记者,不仅不能启迪智慧,也许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因为开始尚未进入审美层次,一旦动笔了,哪怕信手涂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会如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首任教科室主任张勇卫东在本人日记美育拙著《全国中学生好日记赏析》诗代序中所写:“一年写下来,笔下渐生巧;三年写下来,作文不打稿;六年写下来,文名冠高考。”魏书生说得更贴切:“如果人们把胡思乱想的时间拿来写日记,没有话写,就把胡思乱想的内容洒在纸上,那么我想久而久之,他就会成为自己心理的保健医生,就会成为一个自新的强者,就会从那流在纸上的横七竖八的思绪中理出一个规律来。逐渐的,乱的越来越少,系统的越来越多,无效的思维也会被束缚住。”这不就是启迪智慧的美感作用吗? 

  以日记方式启迪智慧的例子再如蒋经国1948年9月27 日写的《上月反省录》:“......至于干部的管束,亦是非常重要的事,将来的失败,一定会失败在干部身上。总之,在今天处处应当小心谨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蒋经国通过记日记预见到国民党的败绩,可谓有自知和先见之明了。 

  关于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魏书生还有一段很精妙的话:“我常想,人这一辈子如果不背叛自己童年、少年时心灵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坚持自己那时勤奋上进的好习惯,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杰出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不背叛自己呢?唯有养成写日记的良好积习,因为这像自立的档案,是自己与自己签订的军令状,自己为自己写的历史记录,能时时警醒自己,鞭策、激励自己。所以说,写日记能以美启迪智慧。 

  

  



1楼2004-10-19 10: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