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rn as a sociopath
***
「只因我为爱而生,只因为我为爱而生
我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人生,为你而生存」
***
不然,又要怎么解释――我这样讨厌的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呢?
***
许鹿鸣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蛮不错的人,做事按照自己的准则,平日里不会把自己惹得不开心,不会太多杞人忧天更不会困于过去愁眉不展。他反倒是常常不理解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看上去会活着那么累的一个人生呢?
作为一个不自知的sociopath,这样的想法倒是无可厚非。独立于普世的价值观世界观之外,恪守着常人看来近乎“没有下限”的道德原则,但谁又能说不是恪守自己的原则呢?
奇怪的表现让父母自幼稚园起就有了隐忧。而真的下定决心带儿子在来检查是在许鹿鸣六年级的时候,最疼爱他的舅爷去世了,给班主任打了电话后,沉默的爸爸带着眼睛红肿的妈妈来学校接他去医院,却看到许鹿鸣扬起脸笑的天真烂漫――“真好啊,可以翘掉下午的课了诶”。
所以当心理医生婉转的解释着诊断结果时,许鹿鸣一点也没有气恼惊惶之类的情绪,只是等到父母跟医生再三确认了病症后,真诚的说道:“可是如果生病的我没有身体上的痛苦或者不适,精神层面反倒比一般人快乐轻松很多,那我们为什么还称之为’病’呢?”
爸爸妈妈无法回答,只能看着出席葬礼时面无表情的儿子握紧了对方的手。
有点传统的爸爸还是坚信“家丑不能外扬”,也同样传统地对心理疾病讳莫如深,总害怕亲朋好友此后把他们一家都和“神经病”挂着若有若无的约等号。妈妈则是对许鹿鸣爱的太深,都听到儿子这样反问了,也不愿强迫他去独自面对心理医生方式未知的治疗,以及那些副作用未知的药片。
可是爸爸依旧明事理,总不能放任许鹿鸣就以这样格格不入的姿态走入未来的社会。于是,作为不必去诊所的交换条件,许鹿鸣向爸爸保证,“学着做一个普通人”。
许鹿鸣还是有些幼稚的喜欢拉拉勾。而爸爸向他伸出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黯然的叹息:妻子怀胎伊始便在寺庙里诚心的祈求着“有一个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孩子”,而今却要他“学着普通”……
今夕不堪比较,爸爸只能更用力的晃了晃鹿鸣的手。自己也不知想传达的究竟是什么。
才进入初中时,新的环境里,许鹿鸣还是和所有的小孩一样乖巧,在一年级谨从父母师长的教诲――当然,尤其没有忘记“学着做一个普通人”。
认真的观察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还曾经在无聊的政治课上用纸笔将“喜怒哀乐”的情绪、表情与具体的情景细细归类,力求做到表情得当,万无一失。
在体育课上要选择激烈的运动,比如篮球,然后要不时的喊叫,甚至爆粗也是必要的。
在老师发怒时要低头做出战战兢兢的表情,最好要屏住呼吸,保持紧张。
作业被表扬或者作文入选复赛时,要吃惊并维持惊喜后的笑容。
同学摔倒或者流鼻血时应该担忧,绝对绝对不可以笑。
班里有人戴黑纱时,一定要有点悲伤,讲话一定要严肃。
……
有些繁琐的工作,但是比政治历史背诵起来要简单多了,何况每一日的校园生活都是活学活用的绝佳场所。这样,许鹿鸣也可以顺畅地和身边的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还有带过班里的五六个男生来家里写作业。
那时,爸妈路过许鹿鸣的房间,相视一笑。
直到初二,所谓“中二病”也自有命名的道理,所有人仿佛在一个暑假之后都被点燃了什么样的火焰在身体里面。每个人躁动不安的开始成长。
大家以不写作业不学习为荣,一定要在每节课后批判老师的不足,胆大的男生女生开始偷偷学会喝酒,班上的作文也开始变成绮丽的无病呻吟或者极端的对世界的嘲讽。
身边人的情感反应和自己整理出的笔记开始有了越来越大的出入,许鹿鸣在某一节课上盯着自己的草稿本皱起了眉头。
可是重新记录新的情景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真的好累哦。许鹿鸣把本子翻过来,扣在桌上,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迟缓的敲下一段话:
其实我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声光色,我好像被一层厚重的水包裹着,所有的情绪在抵达我之前就已经被无限倍地稀释掉了,所以我不懂为什么要为另一个人的死掉伤心又为什么要为别人的夸奖开心。都是没道理的,没必要的。
仿佛赌气似的狠狠地戳下“send”键。许鹿鸣忽然很想知道,如果世界知道了自己真是的嘴脸,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说不定是可以让自己大喜大悲的事情――想到这样的痛快,许鹿鸣难得有了隐隐的期待。
晚上再打开空间时,看到数字爆表的“转发”与“赞”,许鹿鸣愣住了。细细翻阅过去,忽然有种好笑的感觉――疯狂的转发量就像对待“痛痛痛”或者“这个世界好脏”的所有非主流文字一样,少年统统都在强说愁。
难得吐露的念头现在被放置在这样的地位上,看着那些把文意拓展放大扭曲了一万八千度的评论,越看越好笑,不知翻过多少条评论,随手揉揉干涩的眼睛――
“诶,我居然都笑哭了?”
***
「只因我为爱而生,只因为我为爱而生
我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人生,为你而生存」
***
不然,又要怎么解释――我这样讨厌的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呢?
***
许鹿鸣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蛮不错的人,做事按照自己的准则,平日里不会把自己惹得不开心,不会太多杞人忧天更不会困于过去愁眉不展。他反倒是常常不理解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看上去会活着那么累的一个人生呢?
作为一个不自知的sociopath,这样的想法倒是无可厚非。独立于普世的价值观世界观之外,恪守着常人看来近乎“没有下限”的道德原则,但谁又能说不是恪守自己的原则呢?
奇怪的表现让父母自幼稚园起就有了隐忧。而真的下定决心带儿子在来检查是在许鹿鸣六年级的时候,最疼爱他的舅爷去世了,给班主任打了电话后,沉默的爸爸带着眼睛红肿的妈妈来学校接他去医院,却看到许鹿鸣扬起脸笑的天真烂漫――“真好啊,可以翘掉下午的课了诶”。
所以当心理医生婉转的解释着诊断结果时,许鹿鸣一点也没有气恼惊惶之类的情绪,只是等到父母跟医生再三确认了病症后,真诚的说道:“可是如果生病的我没有身体上的痛苦或者不适,精神层面反倒比一般人快乐轻松很多,那我们为什么还称之为’病’呢?”
爸爸妈妈无法回答,只能看着出席葬礼时面无表情的儿子握紧了对方的手。
有点传统的爸爸还是坚信“家丑不能外扬”,也同样传统地对心理疾病讳莫如深,总害怕亲朋好友此后把他们一家都和“神经病”挂着若有若无的约等号。妈妈则是对许鹿鸣爱的太深,都听到儿子这样反问了,也不愿强迫他去独自面对心理医生方式未知的治疗,以及那些副作用未知的药片。
可是爸爸依旧明事理,总不能放任许鹿鸣就以这样格格不入的姿态走入未来的社会。于是,作为不必去诊所的交换条件,许鹿鸣向爸爸保证,“学着做一个普通人”。
许鹿鸣还是有些幼稚的喜欢拉拉勾。而爸爸向他伸出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黯然的叹息:妻子怀胎伊始便在寺庙里诚心的祈求着“有一个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孩子”,而今却要他“学着普通”……
今夕不堪比较,爸爸只能更用力的晃了晃鹿鸣的手。自己也不知想传达的究竟是什么。
才进入初中时,新的环境里,许鹿鸣还是和所有的小孩一样乖巧,在一年级谨从父母师长的教诲――当然,尤其没有忘记“学着做一个普通人”。
认真的观察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还曾经在无聊的政治课上用纸笔将“喜怒哀乐”的情绪、表情与具体的情景细细归类,力求做到表情得当,万无一失。
在体育课上要选择激烈的运动,比如篮球,然后要不时的喊叫,甚至爆粗也是必要的。
在老师发怒时要低头做出战战兢兢的表情,最好要屏住呼吸,保持紧张。
作业被表扬或者作文入选复赛时,要吃惊并维持惊喜后的笑容。
同学摔倒或者流鼻血时应该担忧,绝对绝对不可以笑。
班里有人戴黑纱时,一定要有点悲伤,讲话一定要严肃。
……
有些繁琐的工作,但是比政治历史背诵起来要简单多了,何况每一日的校园生活都是活学活用的绝佳场所。这样,许鹿鸣也可以顺畅地和身边的同学打成一片,甚至还有带过班里的五六个男生来家里写作业。
那时,爸妈路过许鹿鸣的房间,相视一笑。
直到初二,所谓“中二病”也自有命名的道理,所有人仿佛在一个暑假之后都被点燃了什么样的火焰在身体里面。每个人躁动不安的开始成长。
大家以不写作业不学习为荣,一定要在每节课后批判老师的不足,胆大的男生女生开始偷偷学会喝酒,班上的作文也开始变成绮丽的无病呻吟或者极端的对世界的嘲讽。
身边人的情感反应和自己整理出的笔记开始有了越来越大的出入,许鹿鸣在某一节课上盯着自己的草稿本皱起了眉头。
可是重新记录新的情景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真的好累哦。许鹿鸣把本子翻过来,扣在桌上,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迟缓的敲下一段话:
其实我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声光色,我好像被一层厚重的水包裹着,所有的情绪在抵达我之前就已经被无限倍地稀释掉了,所以我不懂为什么要为另一个人的死掉伤心又为什么要为别人的夸奖开心。都是没道理的,没必要的。
仿佛赌气似的狠狠地戳下“send”键。许鹿鸣忽然很想知道,如果世界知道了自己真是的嘴脸,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说不定是可以让自己大喜大悲的事情――想到这样的痛快,许鹿鸣难得有了隐隐的期待。
晚上再打开空间时,看到数字爆表的“转发”与“赞”,许鹿鸣愣住了。细细翻阅过去,忽然有种好笑的感觉――疯狂的转发量就像对待“痛痛痛”或者“这个世界好脏”的所有非主流文字一样,少年统统都在强说愁。
难得吐露的念头现在被放置在这样的地位上,看着那些把文意拓展放大扭曲了一万八千度的评论,越看越好笑,不知翻过多少条评论,随手揉揉干涩的眼睛――
“诶,我居然都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