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生百病、怪病、临证感悟浅论》
摘要:本人长期实践在临床一线,经反复探索,认识到痰之为物,不仅是机体的病理产物,相反,又是导致脏腑间气化失调,气滞血瘀的致病因素。痰病广泛,顽固难疗,凡属久治不愈之疾,应考虑从痰论治。见痰休治痰,顺气则痰消,料痰非治痰,活血痰自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化之,此乃治痰之玄机。
现将个人对痰证的粗浅看法作一分类概述,必将对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内容亦是一个发展与升华;尤其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疾从痰辩治入手,具有其一定的深远意义。
痰,是机体脏腑间相互气化功能失调,或机体某组织部位津液运行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及痰证。中医把痰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痰能咳出,视之可见、听之有声,触手可及,痈脓之痰、嗅之有味。该痰称之为有形之痰,即狭义之境,辩治也较容易。二是由痰引发的各种各样的怪病,即怪病责之于痰;这类痰在体内随气运行,即所谓无形之痰,亦称之为广义之痰。笔者认为痰证辩治最为复杂,理论实践功底浅者辩治较难,其治法较为广泛;现将长期临证实践感悟略抒浅述,请同道给予斧正。
一:痰对各脏腑的影响及临床表现,痰是脏腑间气化失调所产生的病理秽物,反过来又成为脏腑经络间继发性致病的重要因素,进而损害机体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
1、肺居于膈上,以宣发肃降为主,即吐故纳新。若外邪犯肺,壅阻肺气不能宣发肃降,津液不得敷布运行,津聚为痰,更加剧肺的宜发肃降,便会产生鼻塞不通咳嗽、哮喘。若感风寒,怕冷重,发热轻,头身疼痛,咳吐清稀痰,治疗用清肺银翘散加味祛风散寒。若邪入里化热伤津致燥,咳黄粘浓痰或带血丝,治疗则用清肺阿胶汤滋阴清热解毒。若小儿外感,治不及时,易引发大叶性肺炎,灼津成痰,喉间有痰鸣音,伴咳喘,治疗则用麻杏石甘汤宣清肺气,化痰止咳定喘。若外感寒邪,内停痰饮,导致咳喘,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宜小青龙汤双解温化。
2、心为君主,主宰神明,若肾水不足,不能养肝,·导致痰火偏亢,上扰心神,轻则便会出现心烦不宁,悸动不安、失眠、健忘、重者甚或神昏、癫狂,有的还会出现梦中游走等证。若心阳虚,津液失于气化,凝敛成痰,阻遏阳气,便会发生胸闷短气,下肢浮肿等证。
3、脾居中州,化生水谷,资生气血,滋养四旁。若脾阳不足,不能运行水湿,湿聚生痰,痰湿困脾,则发生痞满腹胀、畏冷腹泻、纳呆、呕恶、嗜睡等证。
4、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柔敛、主疏泄,故体阴而用阳。一遇挫折,志与愿违,便大动肝火,火曰炎上,煎津成痰,痰闭心窍、神志不清、谵语狂妄。痰阻肺气,壅塞不降,则发生咳嗽、痰喘。痰留颌下或腋下,便成瘰疬,痰走四肢,产生麻木疼痛。痰停胃中,口干呕恶,痞满腹胀。痰串胁下,两胁疼痛。痰气上干脑府,痹阻脑络,可致高血压(眩晕),痰停留在机体气虚的半侧,便会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凝滞在咽喉,则会发生喉咽梗塞。痰痹阻心脉,则会产生胸痹心痛(冠心病)。痰混入血中,便会发生肥胖,高脂血症。痰之为物,粘腻滑性,随气升降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筋骨、肌肉、皮肤之间,无处不有,凡人身上下有包块者,皆为痰也。
5、肾主水、主藏精、生技巧、司二便,靠的是命火气化。若肾火式微、不能气化水脏,无阳则阴独,寒则凝固、久聚成痰,痰浊淤血痹阻肝肾经脉,可致前列腺增生肥大、败精、阳萎之病发生。痰淤痹阻胞宫,阻滞胞脉(任脉),导致月经异常,不孕不育之症产生。
二、痰证在临床表现于色脉动态的共性与个性:痰证在临床色脉的共同表现如:“舌质肥、胖、嫩有齿印、苔厚腻、滑润、脉象弦滑、眼眶色黑、鼻准鲜明有留饮,躯体肥胖、掌厚指粗短。” 临床涉及个性表现:如下简要阐述:
1、风痰:舌苔薄白,质淡红、清稀泡沫痰、脉浮缓。
2、热痰:舌苔微黄、质红、痰稠色黄、脉象表现弦滑数。
3、燥痰:舌苔黄燥、舌质干红无津、痰少不易咳出、时伴血丝、脉象表现弦细数。
4、湿痰舌苔厚腻、滑润、舌质淡嫩肥胖有齿印、脉象表现濡缓迟滑。
另外,久病形体不衰反而肥胖者,属痰。面色晦暗、神情呆钝、脸形似肿者,属痰。掌厚指头粗短、手足作胀者,有痰。凡机体上下串痛不定。或久病百药无效者,应从痰论治。
从痰辨治疾病,早在2000年东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例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明代医家张景岳说:“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近代名医关幼波教授说:“见痰休治痰,辨证求根源,治痰必治气,气顺则痰消;治痰要活血,血活痰自化,怪病贵于痰,施治法多端。” 从历代名医大家对痰论治顺广,各有千秋。总的来讲: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故在治疗上不离乎宜肺、健脾、补肾三大法则。之外,对于一般的治法如:“风痰宜散之,热痰宜清之、寒痰宜温之、湿痰宜燥之、燥痰宜润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膈间则吐之、在中焦则燥之、在下焦则软之。” 但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除了注意不及外,要防其太过,如治风痰,防其发散太过耗津、热痰清之,防寒太过化阴助痰。燥痰润之,防其太过滋腻生痰,湿痰燥之,防其太过,反生湿热,煎熬成痰。总之用药要注意,不能滋腻、甘寒、酸收、太过,以防闭门留寇,助痰为患。
下面举简要一例:
刘某、男、65岁、患头晕目眩、胸闷、心悸二年多,经多家医院诊断,有的诊为高血压,有的认为是冠心病,还有的不敢确诊,敷和的用药,结果徒劳无益,耗时费金,延误至今,病情有增无减。经友人推荐,前来就医,患者自许: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口苦、口咽干、不思纳谷、食后饱胀、大便三日一行、稍秘、但不硬、小便微黄、眠差,其脉两寸沉弦滑数。证属“肝肾阴虚、痰火偏亢、木乘土虚”;立法"疏肝补肾、宣痹化浊”。立方:柴胡薤白宣痹汤;柴胡、黄芩、薤白、半夏、云苓、杏仁研、陈皮、天麻、枸杞、菊花、卜荷、白芍、萸肉、生地、牡蛎、白术、甘草每疗程7剂,在效不更方的基础上加减连服四个疗程,眩晕停止、胸闷、心悸、基方的基础上加减连服四个疗程,眩晕停止、胸闷、心悸、基本消失、饮食尚可,诸证若失,为巩固疗效,再进七剂。
方以柴胡、黄芩、卜荷疏泄肝胆,和解少阳,通利三焦,薤白、杏仁、云苓、半夏宣肺散结化痰,天麻、枸杞、菊花、平肝滋阴,白芍、萸肉、牡蛎柔肝敛火,加生地滋阴平肝。白术、陈皮绝痰之源,诸药共凑,疏肝宣肺调气机,健脾补肾绝痰源。
2008-11-19
摘要:本人长期实践在临床一线,经反复探索,认识到痰之为物,不仅是机体的病理产物,相反,又是导致脏腑间气化失调,气滞血瘀的致病因素。痰病广泛,顽固难疗,凡属久治不愈之疾,应考虑从痰论治。见痰休治痰,顺气则痰消,料痰非治痰,活血痰自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化之,此乃治痰之玄机。
现将个人对痰证的粗浅看法作一分类概述,必将对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内容亦是一个发展与升华;尤其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疾从痰辩治入手,具有其一定的深远意义。
痰,是机体脏腑间相互气化功能失调,或机体某组织部位津液运行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及痰证。中医把痰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痰能咳出,视之可见、听之有声,触手可及,痈脓之痰、嗅之有味。该痰称之为有形之痰,即狭义之境,辩治也较容易。二是由痰引发的各种各样的怪病,即怪病责之于痰;这类痰在体内随气运行,即所谓无形之痰,亦称之为广义之痰。笔者认为痰证辩治最为复杂,理论实践功底浅者辩治较难,其治法较为广泛;现将长期临证实践感悟略抒浅述,请同道给予斧正。
一:痰对各脏腑的影响及临床表现,痰是脏腑间气化失调所产生的病理秽物,反过来又成为脏腑经络间继发性致病的重要因素,进而损害机体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
1、肺居于膈上,以宣发肃降为主,即吐故纳新。若外邪犯肺,壅阻肺气不能宣发肃降,津液不得敷布运行,津聚为痰,更加剧肺的宜发肃降,便会产生鼻塞不通咳嗽、哮喘。若感风寒,怕冷重,发热轻,头身疼痛,咳吐清稀痰,治疗用清肺银翘散加味祛风散寒。若邪入里化热伤津致燥,咳黄粘浓痰或带血丝,治疗则用清肺阿胶汤滋阴清热解毒。若小儿外感,治不及时,易引发大叶性肺炎,灼津成痰,喉间有痰鸣音,伴咳喘,治疗则用麻杏石甘汤宣清肺气,化痰止咳定喘。若外感寒邪,内停痰饮,导致咳喘,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宜小青龙汤双解温化。
2、心为君主,主宰神明,若肾水不足,不能养肝,·导致痰火偏亢,上扰心神,轻则便会出现心烦不宁,悸动不安、失眠、健忘、重者甚或神昏、癫狂,有的还会出现梦中游走等证。若心阳虚,津液失于气化,凝敛成痰,阻遏阳气,便会发生胸闷短气,下肢浮肿等证。
3、脾居中州,化生水谷,资生气血,滋养四旁。若脾阳不足,不能运行水湿,湿聚生痰,痰湿困脾,则发生痞满腹胀、畏冷腹泻、纳呆、呕恶、嗜睡等证。
4、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柔敛、主疏泄,故体阴而用阳。一遇挫折,志与愿违,便大动肝火,火曰炎上,煎津成痰,痰闭心窍、神志不清、谵语狂妄。痰阻肺气,壅塞不降,则发生咳嗽、痰喘。痰留颌下或腋下,便成瘰疬,痰走四肢,产生麻木疼痛。痰停胃中,口干呕恶,痞满腹胀。痰串胁下,两胁疼痛。痰气上干脑府,痹阻脑络,可致高血压(眩晕),痰停留在机体气虚的半侧,便会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凝滞在咽喉,则会发生喉咽梗塞。痰痹阻心脉,则会产生胸痹心痛(冠心病)。痰混入血中,便会发生肥胖,高脂血症。痰之为物,粘腻滑性,随气升降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筋骨、肌肉、皮肤之间,无处不有,凡人身上下有包块者,皆为痰也。
5、肾主水、主藏精、生技巧、司二便,靠的是命火气化。若肾火式微、不能气化水脏,无阳则阴独,寒则凝固、久聚成痰,痰浊淤血痹阻肝肾经脉,可致前列腺增生肥大、败精、阳萎之病发生。痰淤痹阻胞宫,阻滞胞脉(任脉),导致月经异常,不孕不育之症产生。
二、痰证在临床表现于色脉动态的共性与个性:痰证在临床色脉的共同表现如:“舌质肥、胖、嫩有齿印、苔厚腻、滑润、脉象弦滑、眼眶色黑、鼻准鲜明有留饮,躯体肥胖、掌厚指粗短。” 临床涉及个性表现:如下简要阐述:
1、风痰:舌苔薄白,质淡红、清稀泡沫痰、脉浮缓。
2、热痰:舌苔微黄、质红、痰稠色黄、脉象表现弦滑数。
3、燥痰:舌苔黄燥、舌质干红无津、痰少不易咳出、时伴血丝、脉象表现弦细数。
4、湿痰舌苔厚腻、滑润、舌质淡嫩肥胖有齿印、脉象表现濡缓迟滑。
另外,久病形体不衰反而肥胖者,属痰。面色晦暗、神情呆钝、脸形似肿者,属痰。掌厚指头粗短、手足作胀者,有痰。凡机体上下串痛不定。或久病百药无效者,应从痰论治。
从痰辨治疾病,早在2000年东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例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明代医家张景岳说:“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近代名医关幼波教授说:“见痰休治痰,辨证求根源,治痰必治气,气顺则痰消;治痰要活血,血活痰自化,怪病贵于痰,施治法多端。” 从历代名医大家对痰论治顺广,各有千秋。总的来讲: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故在治疗上不离乎宜肺、健脾、补肾三大法则。之外,对于一般的治法如:“风痰宜散之,热痰宜清之、寒痰宜温之、湿痰宜燥之、燥痰宜润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膈间则吐之、在中焦则燥之、在下焦则软之。” 但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除了注意不及外,要防其太过,如治风痰,防其发散太过耗津、热痰清之,防寒太过化阴助痰。燥痰润之,防其太过滋腻生痰,湿痰燥之,防其太过,反生湿热,煎熬成痰。总之用药要注意,不能滋腻、甘寒、酸收、太过,以防闭门留寇,助痰为患。
下面举简要一例:
刘某、男、65岁、患头晕目眩、胸闷、心悸二年多,经多家医院诊断,有的诊为高血压,有的认为是冠心病,还有的不敢确诊,敷和的用药,结果徒劳无益,耗时费金,延误至今,病情有增无减。经友人推荐,前来就医,患者自许: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口苦、口咽干、不思纳谷、食后饱胀、大便三日一行、稍秘、但不硬、小便微黄、眠差,其脉两寸沉弦滑数。证属“肝肾阴虚、痰火偏亢、木乘土虚”;立法"疏肝补肾、宣痹化浊”。立方:柴胡薤白宣痹汤;柴胡、黄芩、薤白、半夏、云苓、杏仁研、陈皮、天麻、枸杞、菊花、卜荷、白芍、萸肉、生地、牡蛎、白术、甘草每疗程7剂,在效不更方的基础上加减连服四个疗程,眩晕停止、胸闷、心悸、基方的基础上加减连服四个疗程,眩晕停止、胸闷、心悸、基本消失、饮食尚可,诸证若失,为巩固疗效,再进七剂。
方以柴胡、黄芩、卜荷疏泄肝胆,和解少阳,通利三焦,薤白、杏仁、云苓、半夏宣肺散结化痰,天麻、枸杞、菊花、平肝滋阴,白芍、萸肉、牡蛎柔肝敛火,加生地滋阴平肝。白术、陈皮绝痰之源,诸药共凑,疏肝宣肺调气机,健脾补肾绝痰源。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