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健康管理早已在欧美流行、并成为独立行业,在国民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成效显著、有目共睹;
在中国,健康管理却是姗姗来迟、刚刚起步。现代人既要面对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应付各种错综
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而且必须要承受“地球村”的环境压力。由此,“老年病”逐渐年轻化、“富贵病”逐年高发,
慢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正如中国政府15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中所言:“伴
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
死率高,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
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年之前就强调指出: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
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WHO特别强调:预防的意义远胜于治疗,治疗疾病的开支远远大于疾病预防。人类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可总归于一种病、即:细胞病,而细胞的生理机能与基因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已科学证实并表明:人的生、长、病、老、死都与基因有关,任何人与生俱来大约携带250—300个失去功能的基因突变,其中大约20%
与疾病有关;除同卵多生子外,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组都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