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军团bcu001吧 关注:4贴子:211
  • 3回复贴,共1

关于碱金属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已知有关物质的密度
K的密度为0.86g/cm3
Na的密度为0.97g/cm3
煤油的密度为0.8g/cm3
将相同体积的碱金属投入盛有水和煤油的烧杯中
问钾反应完所用的时间比钠反应完的时间长还是短
我觉得应该是短
相同物质的量的K和Na K比Na反应剧烈,应该是钾快
而且相同体积的话 钾的物质的量应该比钠少呀
可答案上是K比Na反应用时长
我晕了


1楼2009-01-31 20:36回复
    ‖━━━━━‖ 我想,应该是金属块受浮力影响是否显著的
    ‖━━━━━‖问题吧。
    ‖━━Az━━‖
    ‖━━━━━‖思考过程如下:(z的意思是××区域)
    ‖━━━━━‖【如图所示】:Az为煤油,Bz为水,圆圈为金属
    ‖●Metal!●‖块;
    ‖┈┈┈┈┈‖【反应过程】:当碱金属投入容器,碱金属与煤
    ‖┈┈┈┈┈‖油不反应,同时,碱金属密度比煤油大,所以金
    ‖┈┈Bz┈┈‖属块下沉。碱金属遇水剧烈反应,方程式如下:
    ‖┈┈┈┈┈‖2M(碱金属元素)+2H2O=2MOH+H2(氢气)
    ‖┈┈┈┈┈‖生成的氢气聚集成大气泡,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ПППППППППППП,把金属块“托起来”,使之脱离水区,从而使反应停止。当金属块处于“煤油-空气”界面时,氢气逸散,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初始化,金属又下沉。
    【具体分析】那么如果不考虑金属的运动的话,理论上,确实,V(K)>V(Na);但是由于金属的移动,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又由于ρ(Na)>ρ(K)>ρ(煤油),所以,当金属块处于“煤油-空气”界面时,钠的下沉速度会大于钾,从而为钠赢得了反应时间。
    【最后结论】所以,综上所述,反应时间上,Na<K,
    即答案上的“K比Na反应用时长”...
    怎样?这样的答案,你能满意么?


    2楼2009-02-01 14:10
    回复
      当金属块处于“煤油-空气”界面时
      这种情况不可能
      氢气流没有那么多
      金属还有自身重量
      不过这样的结果是与浮力有关


      3楼2009-02-06 16:19
      回复
        切~~~
        无论如何我的原理是对的
        &
        你无法证明这个现象不存在啊~~~


        4楼2009-02-06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