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龙泊圣地的,讲个真事。
邻居秦叔70多岁了,是之前部队转业到郑州的干部;20岁去当兵,在东北当的通信兵,在部队干了20年,还在部队提的干;后面转业回郑州机关里又干了20年退休了,又在龙泊圣地买的房子,和阿姨他们老两口在这里养老了。老人他闲不住,买房的时间开发商还有一片空地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发,开发商就给每位业主分了一块儿地(8号地,纪委宣教基地前面),秦叔也分了一块;曾经跟秦叔聊天,他说这辈子小时候在老家上学什么的20年,又在部队干了20年,地方上干20年,准备再当20年农民这辈子就圆满了;除了8号地,我们小区湖边他也开了一片荒地,小区里有一片空地,他在上边种了核桃,石榴,桃子,杏 ,无花果 ,柿子 ,梨等各种各样的水果树,人也很热情,种的菜经常送给邻居们。
去年吧,因为国家政策允许响应二胎号召,秦叔的儿媳又怀孕了,秦叔家阿姨也70岁了,因为儿媳儿子都上班,阿姨和秦叔要去郑州照看小孙子。秦叔和阿姨因为已经在这边好几年了,都习惯了这边的生活了,环境什么的都比市区好,据秦叔自己说,他在这边觉得空气什么的都比郑州市区好,在郑州市区,受不了环境污染噪音什么的,在市区有一次做公交车忘记带药了,差点晕倒在公交车上。去年春节过年后怎么也不在市区住了,每天市区和新郑龙湖之间两点一线奔波开了,基本上都是阿姨去照顾小孙子,每天早上我是5点20起床锻炼身体,每次经过他们单元楼那里就能看到他们家的灯已经亮了,(他们在一楼住)秦叔和阿姨都已经起来了,开始做饭,6点多秦叔骑着电动三轮送阿姨赶早上第一趟地铁,从双湖大道坐车(除了周末节假日可以不去儿媳儿子休息自己在家照看孩子)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晚上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到双湖大道,秦叔再去接回来;因为秦叔不习惯住市区了,再加上也放心不下他的庄稼,老人也非常奇怪,70多的老人,在这边下地里干点活身体精神都很好,身体也没毛病,去市区太憋闷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待不了几天就旧病复发了(好像有冠心病心脏病什么的血压也高)在这边干点活了反而身体指标也都正常,还不用吃药什么的。所以他们老两口都不愿意住市区。
昨天晚上将近8点吧,我吃过晚饭出去散步,在路口碰到秦叔在哪里一直张望,就跟他打招呼问他干嘛呢;他说在等阿姨回来吃饭,还从市区还没有回来,现在这天气8点天都已经黑了,我问他怎么没有去接阿姨,他说最近收庄稼,就没有送阿姨,每天阿姨骑自行车从龙泊圣地到双湖大道坐地铁。当时就把我震惊了!70多岁的阿姨,龙湖鸿鹄路上路灯还是靠近升达那边的亮,我们小区这边还不亮!黑灯瞎火的,正常工作日每天奔波于新郑龙湖和市区之间!一边我感慨阿姨和秦叔之间的爱情亲情,另一边我又非常气愤,如果不是老刘在这里,阿姨最起码每天不用这么折腾,不用从小乔站地铁站边上住跑到下一站去坐地铁,每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也能少很多危险。这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可是老刘确确实实影响了周边多少人的生活!升达中工以及镇上那么多的住户,本来地铁从住所附近通过,确无法乘坐,多么闹心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心里诅咒老刘和老刘超市,以及镇镇府,单单地铁站建成而不能投入使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如果没有这个地铁站,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学生无话可说,地铁站既然选择建到这里,并且已经基本完工的却不能使用,是个人都觉得生气吧!
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希望老刘以及镇政府尽快处理好小乔站的事情吧!真的,你们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啊!如果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已经给我们希望了,反而在快实现的时间出了个老刘,这种失望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希望老刘和政府尽快达成一致吧,造福一下周边的居民和学子,谢谢!
邻居秦叔70多岁了,是之前部队转业到郑州的干部;20岁去当兵,在东北当的通信兵,在部队干了20年,还在部队提的干;后面转业回郑州机关里又干了20年退休了,又在龙泊圣地买的房子,和阿姨他们老两口在这里养老了。老人他闲不住,买房的时间开发商还有一片空地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发,开发商就给每位业主分了一块儿地(8号地,纪委宣教基地前面),秦叔也分了一块;曾经跟秦叔聊天,他说这辈子小时候在老家上学什么的20年,又在部队干了20年,地方上干20年,准备再当20年农民这辈子就圆满了;除了8号地,我们小区湖边他也开了一片荒地,小区里有一片空地,他在上边种了核桃,石榴,桃子,杏 ,无花果 ,柿子 ,梨等各种各样的水果树,人也很热情,种的菜经常送给邻居们。
去年吧,因为国家政策允许响应二胎号召,秦叔的儿媳又怀孕了,秦叔家阿姨也70岁了,因为儿媳儿子都上班,阿姨和秦叔要去郑州照看小孙子。秦叔和阿姨因为已经在这边好几年了,都习惯了这边的生活了,环境什么的都比市区好,据秦叔自己说,他在这边觉得空气什么的都比郑州市区好,在郑州市区,受不了环境污染噪音什么的,在市区有一次做公交车忘记带药了,差点晕倒在公交车上。去年春节过年后怎么也不在市区住了,每天市区和新郑龙湖之间两点一线奔波开了,基本上都是阿姨去照顾小孙子,每天早上我是5点20起床锻炼身体,每次经过他们单元楼那里就能看到他们家的灯已经亮了,(他们在一楼住)秦叔和阿姨都已经起来了,开始做饭,6点多秦叔骑着电动三轮送阿姨赶早上第一趟地铁,从双湖大道坐车(除了周末节假日可以不去儿媳儿子休息自己在家照看孩子)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晚上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到双湖大道,秦叔再去接回来;因为秦叔不习惯住市区了,再加上也放心不下他的庄稼,老人也非常奇怪,70多的老人,在这边下地里干点活身体精神都很好,身体也没毛病,去市区太憋闷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待不了几天就旧病复发了(好像有冠心病心脏病什么的血压也高)在这边干点活了反而身体指标也都正常,还不用吃药什么的。所以他们老两口都不愿意住市区。
昨天晚上将近8点吧,我吃过晚饭出去散步,在路口碰到秦叔在哪里一直张望,就跟他打招呼问他干嘛呢;他说在等阿姨回来吃饭,还从市区还没有回来,现在这天气8点天都已经黑了,我问他怎么没有去接阿姨,他说最近收庄稼,就没有送阿姨,每天阿姨骑自行车从龙泊圣地到双湖大道坐地铁。当时就把我震惊了!70多岁的阿姨,龙湖鸿鹄路上路灯还是靠近升达那边的亮,我们小区这边还不亮!黑灯瞎火的,正常工作日每天奔波于新郑龙湖和市区之间!一边我感慨阿姨和秦叔之间的爱情亲情,另一边我又非常气愤,如果不是老刘在这里,阿姨最起码每天不用这么折腾,不用从小乔站地铁站边上住跑到下一站去坐地铁,每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也能少很多危险。这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可是老刘确确实实影响了周边多少人的生活!升达中工以及镇上那么多的住户,本来地铁从住所附近通过,确无法乘坐,多么闹心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心里诅咒老刘和老刘超市,以及镇镇府,单单地铁站建成而不能投入使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如果没有这个地铁站,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学生无话可说,地铁站既然选择建到这里,并且已经基本完工的却不能使用,是个人都觉得生气吧!
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希望老刘以及镇政府尽快处理好小乔站的事情吧!真的,你们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啊!如果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已经给我们希望了,反而在快实现的时间出了个老刘,这种失望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希望老刘和政府尽快达成一致吧,造福一下周边的居民和学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