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学吧 关注:3,017贴子:22,228

回复:守中概念的滥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守中温养法讲解告一段落。
下面说说守中温养的初步成果。
即是还丹。
还丹其实还是凡夫。只不过有了较好的基础。
属于身体健壮,精神无亏,智慧渐开阶段。
到此即可以直接清净无为。也可继续温养。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7-09-21 16:51
回复
    刘一明真人对还丹性质有清楚的说明:
    《敲爻歌直解》:
    “三铅只得一铅就”,是言还丹之铅方就,非言金丹、神丹之药成铅就也。
    还丹药成,了人道也。
    金丹、神丹药成,了仙道也。
    若以人道之了,误认为仙道之了,是犹行道而未出大门,常在院内盘旋耳,仙果仙芽如何能现形哉!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7-09-21 16:58
    回复
      温养守中法的必要性,乃是相对钝根漏体的中下士而言。
      其头脑不灵光,没什么气神,必须要还丹复归童体,才有资格。
      但是返还童体后,便同中上士,温养守中之规矩即非必须。
      小人拿特定群体的初步功夫来指责其不了解的领域,可谓无心无智无德者。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7-09-21 17:03
      回复
        就此也可以发挥一下,费尽辛苦,筑基炼己,所得不过童身,要再进步,还需努力。修行心神变化宏大而周备,非常人可以思知,以俗心可以猜测。圣人不过讲明白规范,实践都靠自己。如小人般连规范都理解错,还振振有词,可谓是下愚。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7-09-21 17:08
        回复
          丹经好言内景,因为中下士无所依凭。
          道经重点教人修性。
          其实道经理法俱全。不过近代世人愚昧。先天本性不迷者越来越少。所以重点讲温养守中法。
          讲了炼外药的方法,还要独言性功。
          也兼要考虑对佛教徒的教化。才把佛经炼性部分提出来表扬。
          其实论理法的完善程度。道经本来无出其右。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7-09-21 17:13
          回复
            丹经对佛经的表扬,是有明确范围的。下面作出说明。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7-09-21 17:14
            回复
              其实丹经引佛经,还是对道家宗旨作出说明。
              讲实话佛教所言也比较绕,尚不如庄子说得简明。
              其宗旨很明了,如庄子所教: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也如白玉蟾真人所教:
              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


              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7-09-21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