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学吧 关注:3,017贴子:22,228
  • 17回复贴,共1

佛教性功之性质与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道家被佛教排挤,故特意宣扬两者相通之处。本为权益之计。
不过佛教徒并不领情。还是看看古代高道怎么定性吧。


1楼2017-09-22 00:38回复
    说正题前先说一句,吧里小人说的都是什么玩意。
    既无主次,也无逻辑,因果不知,顺序不明。
    先说一句自己瞎猜之理,然后把丹经内景接上。自吹自擂。
    又把佛教内容无分别无条件引用。
    看得我都快吐了。
    什么都往存想气穴上扯。
    因为基本都说错,写了一大段。让人不想回。回了也会被猥琐地删帖。
    其错漏如下:
    一、上法完全不懂,无视白玉蟾真人所言:“无心,即与道合”之旨。扯了一堆着空着相都是错的废话。却不知其本意,乃是对境无心之意。
    即白玉蟾真人言: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
    二、中下法完全不懂,不知炼己是应事无心,以慧剑除欲止念。存神难,难在清心。
    根本对慧剑概念全无。对守中温养法的炼己最难之说,毫无心得。不见运慧剑。却说存想气穴。实在是滥竽充数到一定程度了。
    扫尽灵台无一念,靠的是慧剑而非存想,静则是炼己功成之谓。
    小人将静定解释为存想的成果。书读错、话讲错,遇人纠正还要胡搅蛮缠,实在是令人作呕。
    三、将道书对佛教的表扬扩大化解释。古人仅仅表扬佛教性功,重点说明其真如本性部分。
    其将佛教的观想入门手段,密宗存思手段一概等同于道家。原因嘛,其实还是他滥竽充数,什么都不懂。也并不明白道书为何表扬佛教,表扬佛教什么。也不明白佛教局限。更不明白佛教内核,及流派差别。
    四、将凝神气穴神化,并扩大解释。而不知其原理。存神中宫,黄元吉真人明言:仅对“钝根漏体”者为必要。并且是“初功”。身体素壯,精神无亏者。“不需一切守中之法”。
    所以守中法的解释,应先定位中下资质者,入门采取的迂回有为之法。
    有为之法,张三丰真人定义很清楚:有为者,非采战提吸之术、九一动摇之法,乃安静虚无之道,守雌不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即未得丹之前,炼己筑基之事也。
    筑基炼己阶段,守雌不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小人将安静虚无说成是存想中宫的结果。何其可笑。
    真正的程序是炼己至安静虚无,才能存神中宫。次序主次因果,全部搞错。
    小人把有为归结为存思中宫,久而久之就静了。根本不知关键所在。
    其对气穴也有误解。以为可以直接存想。
    孰不见白玉蟾真人言: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着也。事来心应,事去心止。气定,外一着也。
    没有定力,玄关根本无处可寻。
    又怎么可能存思。
    这个错误的原因,其实还是看书没看懂,也没有真正实践自己的歪法。说白了就是什么都不懂,滥竽充数。


    2楼2017-09-22 01:21
    回复
      道家表扬者,乃是佛教真如本性。其局限要先搞清楚。


      3楼2017-09-22 01:29
      回复
        金丹北派性功部分是吸收了神秀禅师的北禅


        IP属地:福建4楼2017-09-22 22:44
        回复
          今天值班,回来填坑。下面说说本人观点:
          1、真如本性意义有限。
          2、真如本性仅特定情况才需要提。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9-29 09:27
          回复
            悟真曰: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9-29 09:33
            回复
              易经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7-09-29 09:33
              回复
                两相对比:
                穷理尽性即可性命俱化
                而学和尚悟了真如本性,没有师传也是干瞪眼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7-09-29 09:35
                回复
                  结论:
                  此性非彼性
                  此传非彼传。
                  把佛教跟道家划等号,是一种很愚蠢的做法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9-29 09:36
                  回复
                    《修仙辨惑论》:
                    上法:以清净自然为运用
                    中法:以抱元守一为运用
                    所以这个性质很分明:
                    清净自然不等于真如本性
                    抱元守一也不等于真如本性
                    跟真如本性没什么直接关系。
                    真如本性只是清净无为的副产品,并不能以其为主。真如本性与命功间还隔了一条鸿沟。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9-29 09:58
                    收起回复
                      真如本性只是对结丹后的一种补充,是针对所谓“权法、渐法”的中下法的补充。
                      中下法成功,不再修性,则成为“寿同天地一愚夫”。
                      上法就没有这种弊端。
                      其实穷理尽性、清净无为即可涵盖的内容。为什么要拿佛教出来表扬。
                      我讲过不少次。这里面有政治目的。
                      即古代道家被佛教打压,所以干脆和稀泥一起讲。
                      你们看见过和尚提倡三教合一吗?
                      其实“三教合一”也是特殊时期的“权法、渐法”。
                      性质已经很清楚了。
                      一是维护道家影响力,一是影响一部分佛教徒,让他们不要固步自封。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09-29 10:13
                      回复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指出一个错误,这里讲的是指悟本性而不修命的,假如兼修起命来,一瞬间就能成无漏作真人了。跟穷理尽性而至命没有什么差别,差只差在一个独修真性真灵,一个性命兼俱而修。
                        故炼心为仙家铁壁铜关,攻得此关破,打得此壁穿,所谓圆陀陀、赤洒洒,黍珠一粒,阳神三寸,自在玄宫,周通法界。虽有烹炼之功,养火之候,亦可谓造塔七层,独余一顶,直顷刻间事耳。(唱道真言)


                        IP属地:中国台湾12楼2017-09-29 14: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