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白云时事》(文/图 记者:张苑云)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现场急救的病人会在哪里,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进来怎样的急症病人……这,就是急诊科。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的脚步永远是匆忙的,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他们总是在奔走的路上”,有人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常态。的确,他们总是迅速跳上救护车,又飞快抬着病人下车,匆匆穿梭在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之间,在奔走中换来生命的安康。目前,我区有15家120急救网络医院(除辖内4家三甲医院),有280名急诊科护士。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体验他们日常工作的苦和乐。
急诊科跟车护士按医生指示给患者进行输液
急诊科护士正将刚接到医院的患者送往抢救室
8:00~12:00
刚上班就碰上出车
清早,还不到8点上班时间,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谭晓月就和往常一样,提前回到医院,逐一检查救护车内的器械、药物,这是每个接班的120护士每天必做的第一项工作。“车上有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要确保它们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这些是保障患者安全的生命线。”谭晓月说。
此时,在距离石井人民医院6公里外的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药三院),同为急诊科护士的苗永学,已经忙开了。7点53分,刚接完班的苗永学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铃铃铃”一阵急促的警铃响起,他迅速穿上橙色的“广州卫生应急120”马甲,在2分钟内,与一名医生、两名担架员和一名司机到位,跳上救护车,迅速驶离医院。一上班就出车,他并不是第一次碰到。
接诊地点是棠溪新街,原本四五分钟就能到,上班高峰却花了近半小时。“遇到120救护车,有些人不会让道,国民素质仍有待提高。”苗永学对此见惯不怪。但对急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有时车堵在路上,医护人员也只能干着急。幸好,这次接的是一名外伤患者,苗永学迅速给其止血、包扎。因伤势不严重,患者拒绝回院。8点44分,他们返回医院。
这次出车后,一个上午,警铃都没有响起。这并不意味着苗永学可以闲下来,他还要给其他护士帮忙,给患者输液、护理、检查等。同样,一个上午没有出车的谭晓月,也一直奔走在输液室、抢救室、留观室之间,随时留意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
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夏海滨说,120出车并无规律可言,有时一天只出一两趟,有时一小时就出一趟。“我记得有一次,一天就出了10多趟车,跟车护士累得不行了,我也要顶上去跟车。”
广药三院急诊科护士长王莉也说,广药三院最高峰的一天要出车20趟。
12:00~14:00
一个不平静的午休
12点,午餐时间,谭晓月并没有去饭堂,而是让同事帮忙打回来,匆匆吃完。“当班护士不能随便离开岗位,特别是像我这样跟120的,必须在4分钟内出车,所以要时刻坚守岗位。”
吃完午饭的苗永学,刚要小憩一会儿。12点43分,警铃声打破休息室的宁静。苗永学知道120要出车了,迅速穿上工作服,飞奔到一楼,向接线同事了解患者情况。两分钟后,他们迅速钻进救护车,赶往横滘新南二路。
这个地方,并不属于广药三院120出车范围,而是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管辖范围。可是,由于该院出车未回,所以派了较近的广药三院。“这种情况也经常有,无论地点是哪里,一接到呼叫,就必须出车。”
13分钟,到达目的地。苗永学已提前初步知晓患者病情为急性腹痛,迅速提上心电监测仪、急救箱,直奔患者家中,按照医生指示,对62岁的患者殷婆婆进行血糖、血压、心率等检测,经简单处理后,将其送上车。在车上,苗永学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服应急药物后,填写患者信息。13点27分,回到医院,将患者送进抢救室。
12点38分,谭晓月这边的警铃也响起了,白云大道有外伤病人,但结果是空诊。“我们时不时会遇到空诊,是有人误打120。”回到医院还不到20分钟,13点09分,谭晓月再次出车,前往大朗中路,也是外伤病人。22分钟后,他们到达现场,患者是一名与人打架、头部流血的38岁男性,谭晓月给他做了简单的止血包扎后,于14点07分回到医院。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午休,但对急诊科护士而言,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午休。短短两个小时,救护车不停进进出出,医护人员来回奔走着,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14:00~17:30
每个人都是步履匆匆
急诊科,并不是只有120出车护士,还有三班倒、无固定休息时间的普通护士,广药三院急诊科护士陶素凤就是其一。
患者殷婆婆被120送进抢救室后,陶素凤按照医生指示,迅速为她插氧气管、检测各项指标等。采集血液标本后,陶素凤在精密仪器上,检测患者的心肌三项。“护士,护士,我平躺很辛苦,呼吸困难,快帮我翻翻身!”身材较胖的殷婆婆嚷着,陶素凤马上与同事一起帮她翻身。随后,陶素凤没有一刻停下来,全程小跑,推患者到DR室、B超室做检查。
在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梁颖琪正在为一名留观室患者采血,该患者突然头晕,送来急诊,要检测血压、血糖。“我们留观室有6个床位,平时几乎都是满的。”除了抢救病人,急诊科的输液室、雾化室,每天都有一两百的病人,也足够让急诊科护士转个不停了。这个时间,护士朱陈艳仍是忙得不可开交,为病人拔针、换吊瓶,从上班到现在,她已经给数十个病人输液。雾化室的护士,则一边叫患者名字,一边分配好药剂,忙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朱陈艳说,每天10点过后,输液、雾化、抽血的病人就特别多,每一个护士都是步履匆匆。最近,一名护士给孩子输液时,扎了两次针头,被家长一脚踢倒的视频在急诊科传开。她感慨地说:“没有一个护士想给病人扎第二次,都想一次扎好,希望家属能体谅。”
输液、巡视、监护、观察、记录……直到17点30分,辛苦了一天的急诊科护士们,与另一批同事办完交接手续后,换下工作服,走出医院大门,身心才敢慢慢放松下来。
而这时,又一批急诊科护士新的无眠和忙碌,又在继续……
延伸阅读:
广药三院急诊科成立于2003年,2009年被纳入广州市120急救网络医院,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目前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应急能力突出的急救队伍,配有医师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执业医师5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8人。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全部通过广州市120指挥中心院前急救培训及考核,并且多次在全市120院前急救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全市年度考核连续三年为A级。
目前科室设备配置齐全,配备有常规呼吸机、车载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心电图机、洗胃机、床旁超声、快速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仪、负压吸引机、车载供氧设备、车载电台等设备,保障急诊科能独立迅速进行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危象、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发热、中暑、呼吸困难、急性消化道出血、大咯血、糖尿病昏迷、晕厥、抽搐、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中毒、创伤、感染、急腹症、自杀、溺水、电击伤等各种疾病和外伤的急诊急救。
科室每年承担并圆满完成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保障任务,有效展示了医院的综合救治实力,现急诊科每年平均出诊5000余趟,抢救危重病人400余人次。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确保医疗安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现场急救的病人会在哪里,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进来怎样的急症病人……这,就是急诊科。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的脚步永远是匆忙的,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他们总是在奔走的路上”,有人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常态。的确,他们总是迅速跳上救护车,又飞快抬着病人下车,匆匆穿梭在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之间,在奔走中换来生命的安康。目前,我区有15家120急救网络医院(除辖内4家三甲医院),有280名急诊科护士。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体验他们日常工作的苦和乐。
急诊科跟车护士按医生指示给患者进行输液
急诊科护士正将刚接到医院的患者送往抢救室
8:00~12:00
刚上班就碰上出车
清早,还不到8点上班时间,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谭晓月就和往常一样,提前回到医院,逐一检查救护车内的器械、药物,这是每个接班的120护士每天必做的第一项工作。“车上有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要确保它们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这些是保障患者安全的生命线。”谭晓月说。
此时,在距离石井人民医院6公里外的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药三院),同为急诊科护士的苗永学,已经忙开了。7点53分,刚接完班的苗永学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铃铃铃”一阵急促的警铃响起,他迅速穿上橙色的“广州卫生应急120”马甲,在2分钟内,与一名医生、两名担架员和一名司机到位,跳上救护车,迅速驶离医院。一上班就出车,他并不是第一次碰到。
接诊地点是棠溪新街,原本四五分钟就能到,上班高峰却花了近半小时。“遇到120救护车,有些人不会让道,国民素质仍有待提高。”苗永学对此见惯不怪。但对急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有时车堵在路上,医护人员也只能干着急。幸好,这次接的是一名外伤患者,苗永学迅速给其止血、包扎。因伤势不严重,患者拒绝回院。8点44分,他们返回医院。
这次出车后,一个上午,警铃都没有响起。这并不意味着苗永学可以闲下来,他还要给其他护士帮忙,给患者输液、护理、检查等。同样,一个上午没有出车的谭晓月,也一直奔走在输液室、抢救室、留观室之间,随时留意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
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夏海滨说,120出车并无规律可言,有时一天只出一两趟,有时一小时就出一趟。“我记得有一次,一天就出了10多趟车,跟车护士累得不行了,我也要顶上去跟车。”
广药三院急诊科护士长王莉也说,广药三院最高峰的一天要出车20趟。
12:00~14:00
一个不平静的午休
12点,午餐时间,谭晓月并没有去饭堂,而是让同事帮忙打回来,匆匆吃完。“当班护士不能随便离开岗位,特别是像我这样跟120的,必须在4分钟内出车,所以要时刻坚守岗位。”
吃完午饭的苗永学,刚要小憩一会儿。12点43分,警铃声打破休息室的宁静。苗永学知道120要出车了,迅速穿上工作服,飞奔到一楼,向接线同事了解患者情况。两分钟后,他们迅速钻进救护车,赶往横滘新南二路。
这个地方,并不属于广药三院120出车范围,而是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管辖范围。可是,由于该院出车未回,所以派了较近的广药三院。“这种情况也经常有,无论地点是哪里,一接到呼叫,就必须出车。”
13分钟,到达目的地。苗永学已提前初步知晓患者病情为急性腹痛,迅速提上心电监测仪、急救箱,直奔患者家中,按照医生指示,对62岁的患者殷婆婆进行血糖、血压、心率等检测,经简单处理后,将其送上车。在车上,苗永学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服应急药物后,填写患者信息。13点27分,回到医院,将患者送进抢救室。
12点38分,谭晓月这边的警铃也响起了,白云大道有外伤病人,但结果是空诊。“我们时不时会遇到空诊,是有人误打120。”回到医院还不到20分钟,13点09分,谭晓月再次出车,前往大朗中路,也是外伤病人。22分钟后,他们到达现场,患者是一名与人打架、头部流血的38岁男性,谭晓月给他做了简单的止血包扎后,于14点07分回到医院。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午休,但对急诊科护士而言,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午休。短短两个小时,救护车不停进进出出,医护人员来回奔走着,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14:00~17:30
每个人都是步履匆匆
急诊科,并不是只有120出车护士,还有三班倒、无固定休息时间的普通护士,广药三院急诊科护士陶素凤就是其一。
患者殷婆婆被120送进抢救室后,陶素凤按照医生指示,迅速为她插氧气管、检测各项指标等。采集血液标本后,陶素凤在精密仪器上,检测患者的心肌三项。“护士,护士,我平躺很辛苦,呼吸困难,快帮我翻翻身!”身材较胖的殷婆婆嚷着,陶素凤马上与同事一起帮她翻身。随后,陶素凤没有一刻停下来,全程小跑,推患者到DR室、B超室做检查。
在石井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梁颖琪正在为一名留观室患者采血,该患者突然头晕,送来急诊,要检测血压、血糖。“我们留观室有6个床位,平时几乎都是满的。”除了抢救病人,急诊科的输液室、雾化室,每天都有一两百的病人,也足够让急诊科护士转个不停了。这个时间,护士朱陈艳仍是忙得不可开交,为病人拔针、换吊瓶,从上班到现在,她已经给数十个病人输液。雾化室的护士,则一边叫患者名字,一边分配好药剂,忙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朱陈艳说,每天10点过后,输液、雾化、抽血的病人就特别多,每一个护士都是步履匆匆。最近,一名护士给孩子输液时,扎了两次针头,被家长一脚踢倒的视频在急诊科传开。她感慨地说:“没有一个护士想给病人扎第二次,都想一次扎好,希望家属能体谅。”
输液、巡视、监护、观察、记录……直到17点30分,辛苦了一天的急诊科护士们,与另一批同事办完交接手续后,换下工作服,走出医院大门,身心才敢慢慢放松下来。
而这时,又一批急诊科护士新的无眠和忙碌,又在继续……
延伸阅读:
广药三院急诊科成立于2003年,2009年被纳入广州市120急救网络医院,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目前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应急能力突出的急救队伍,配有医师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执业医师5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8人。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全部通过广州市120指挥中心院前急救培训及考核,并且多次在全市120院前急救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全市年度考核连续三年为A级。
目前科室设备配置齐全,配备有常规呼吸机、车载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心电图机、洗胃机、床旁超声、快速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仪、负压吸引机、车载供氧设备、车载电台等设备,保障急诊科能独立迅速进行呼吸心跳骤停、各种危象、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发热、中暑、呼吸困难、急性消化道出血、大咯血、糖尿病昏迷、晕厥、抽搐、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中毒、创伤、感染、急腹症、自杀、溺水、电击伤等各种疾病和外伤的急诊急救。
科室每年承担并圆满完成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保障任务,有效展示了医院的综合救治实力,现急诊科每年平均出诊5000余趟,抢救危重病人400余人次。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确保医疗安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