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吧 关注:29,748贴子:649,602
  • 6回复贴,共1

九难:心是热血和最多情【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碧血剑》中九难以阿九的形象出场之时,让人眼前一亮。十五六岁的阿九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如明珠美玉一般。
  袁承志对阿九是什么样的观感,没有正面写出,但温青青在阿九面前忽然自惭形秽,而且“忍不住向袁承志斜瞥一眼”,写得意味深长,含蓄至极。
  阿九是金枝玉叶的大明公主,袁承志没有想到,他更没有想到阿九对他也是一见倾心,刻骨铭心地爱慕和思念着他。袁承志想不到的事情还很多,他甚至想不到,阿九其实在他心中,有着同样挥之不去的影子。他内心真正所爱的人,其实不是温青青,而是阿九。这最内在的念头,袁承志拼命在回避,只不过先有了一个温青青。
  袁承志夜探禁宫,误闯公主寝殿,于是既知道了阿九的真实身份,又得悉了阿九的少女情怀,继而为躲避太监曹化淳的追踪,与阿九同床共被而卧,阿九如痴如迷,袁承志同样也心神荡漾,把持不定。
  在人生事业上袁承志没有主见,在爱情上他同样是胆怯和懦弱,和阿九的这一段对戏中,袁承志的表现其实很令人失望。他处处以理自持,处处暗暗自警。对温青青爱情上的承诺,使他不敢越雷池一步。袁承志算得上是志诚君子,一诺千金,答应了就要承担,即使以一生的幸福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袁承志不去考虑内心真实的感情,不去回答他是不是真正爱慕和迷恋阿九这个关键问题,他只是想:“青弟对你如此情意,怎可别有邪念?”
  爱情怎么可能这样简单,一个女人对他好,他就必须毫无条件地去回应她和爱上她吗?
  阿九悲剧的归宿,也让人扼腕叹息,城破之日,崇祯皇帝挥剑要杀阿九,斩断了阿九的一条手臂,最后阿九遁入空门,削发为尼,由何铁手护送她上华山来。看她全身裹在一袭白狐裘之中,虽然仍是眉目如画,清丽绝伦,气度高贵雍容,但容色憔悴,让人看着不忍。
  阿九最后神色黯然的对温青青说:“青姊姊,你不再恨我了吧?”在这场爱情的角逐之中,温青青终于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她笑到最后,笑得最好,对阿九的诘问,无言以对。温青青对阿九的愧意,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我们看不到她的真诚。
  袁承志也无言以对,他只是心神大乱,内心承受痛苦的煎熬。阿九妹子已经变成了出家人九难,一切已不能改变,一切都已成定局,现在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鹿鼎记》中,阿九已经变成了出家人九难。
  九难行刺康熙不成,却将小宝抓走。小宝继续处处讨好。康熙、陈近南、洪安通,现在又是九难,诸路高人,尽入小宝局中。
  九难本是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的女儿长平公主,在《碧血剑》中已露过面。此书中的九难,虽仍有故国之思,但已略为淡化,九难已是不近尘俗的世外高人,一身白衣,飘飘出尘,冷峻而严厉。不过,九难遇上小宝,就没有了办法,小宝花样百出,讨好奉承,侍候周到,甜言蜜语,九难也要为之心喜,露出微笑。
  小宝先要向九难交待的是,他为何要舍命保护康熙?这个问题,颇是难答。小宝倒是学会了抬大道理,大夸康熙永不加赋,爱护百姓,让九难发愣,作不得声。现在的九难,已经成熟复杂得多,已经想通了大明江山的丢失,不能全怪他人,要怪先要怪自己“施政不善,苛待百姓”。
  对九难,小宝依然是真真假假,讲了小桂子的事,隐瞒了韦香主的事,又讲了宝衣护身的事,隐瞒了顺治出家的事,偏偏却哄得九难赞他:“你这孩子,说话倒也老实。”说小宝老实,这倒是头一回,九难自己才是真正老实,让人看得好笑。
  九难和陶红英相会一段,这才略见九难的真性情。看她平日高贵气象,镇定从容,但在皇宫中听到要和陶红英相见,就急不可待了,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及至两人相见,陶红英心情激荡,语不成声,而九难也泪水涔涔,想到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人都是感慨万千。
  冷峻的九难,只是外表,她的心其实是多情的。太多的磨难艰辛,将她的心已经伤害得千疮百孔,所以她才戴上面具来保护自己,但在皇宫中,睹物思人,内心最深处的敏感神经被挑动,她不能不泣不成声。
  杀龟大会上,众人热血澎湃要反清复明,最是名正言顺、休戚相关的前明公主九难,却在一边冷眼旁观,此是鲜明有趣的对照。在《碧血剑》中经过洗礼的长平公主,现在的九难,故国之思虽有,但已淡化,因为她已隐约认识到,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若要复国,不知又将杀伤多少人命”。九难已经在矛盾,在经受良知的秘密拷问。
  九难最后心中也有所悔悟,她那样对阿珂,确是过分和不公的。时间是泯灭恩仇和治疗心灵创伤的最高明的魔术师,时过境迁,九难连李自成也放过,没下杀手,实已心灰意懒,万念俱灰了。



IP属地:北京1楼2009-02-02 19:05回复
    • 124.65.191.*
    相对来说,喜欢阿九,对于九难,不怎么喜欢(这两个不是一个人嘛,矛盾中)


    3楼2009-02-05 13:13
    回复
      • 218.7.58.*
      这就是姑娘变成尼姑后的悲哀


      4楼2009-02-05 19:44
      回复
        唉...很喜欢阿九 讨厌温青青
        喜欢鹿鼎记的朋友欢迎加入qq群:64831485
        欢迎一起讨论


        IP属地:上海5楼2009-02-08 12:47
        回复
          • 125.37.76.*
          ding


          6楼2009-02-08 16:35
          回复
            青青的反应怎麼能拿来当作是袁承志的反应,事实上在原著中,袁承志第一次在山东道见到阿九根本没什麼特别的感觉,没有任何特殊的感受,也不怎麼在意阿九,更没有见了阿九的美貌就惊为天人,看得目瞪口呆移不开目光的感觉,反倒是青青对阿九比较有好感,反应比较大,当阿九在与人打斗时,袁承志可没替阿九担过什麼心,而是抱著坐山观虎斗,让两夥人两败俱伤的心态在看阿九和别人比武,反而是心地善良的青青担心阿九会有危险,几次开口让袁承志先出手救人,袁承志见青青开口了才动手救阿九的.
            青青对阿九很有好感,也想主动认识她,当下青青就直接询问程青竹:那小姑娘呢?她没事吧?结果青青知道阿九离开了,当下还不禁惘然的道:我正想找她说话,怎麼她走了?
            将青青和袁承志的反应相比较, 绝对是青青反应较大,对阿九较有好感, 既然对阿九没有特别反应的袁承志都被讲成是一见钟情爱上阿九,那青青的反应比袁承志还大,难不成是青青也爱上阿九啦!太好笑了吧!
            更何况袁承志见过阿九之后,他听安大娘提起意中人的话题时, 他笑了笑,此时心中就立刻毫不犹豫的想起了青青,他想到的可不是美貌的阿九.
            还有将袁承志在宫中与阿九同床时的正常生理反应拿来当成是爱情,未免太肤浅了吧?袁承志并不是在见到画像,得知公主情意的当下就立即在心中想著:"青弟对你如此情意,怎可别有邪念"?在他得知阿九的情意时并没任何异样感觉,见到阿九误会他进宫是来看她的,更是在心中大呼糟糕,他是在与阿九这个美貌女子同床时,两人衣服贴著衣服,又感到阿九吹气如兰,才在心中如此警惕自己的...
            毕竟袁承志即使武功再高,再厉害,终究也只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难免的(他在心中想起青青,并以此警惕自己,这更证明他心中是有青青的,他心里爱的是青青,否则不会在此种气氛和情况下还能想到青青),试问一个年轻男子近距离的面对绝色美女,还与她共躺床上,难免会有些异样的感觉,但这就能代表是爱意吗?
            那麼当原著那位光明磊落又正直的袁承志,在窗外听到玉真子在与一个女子干那等勾当的时候,只不过是听到了声音,为何他就面红耳赤还忍不住心中一荡?还想到"幸好青弟没同来",那麼又是代表什麼?难不成是表示袁承志也对那个女子有爱意吗?还有当李自成召见陈圆圆进宫时,以他的自制力一见到陈圆圆,仍忍不住心中一动,想著这世上竟有这等美貌女子,难不成他对陈圆圆也算有情吗?
            还有当袁承志见到阿九出家,他要是不难过我才觉得有问题吧,毕竟就算是一般人见到一个女子国破家亡断臂身残后,却选择以出家的方式来了却残生,也都会感到惋惜和难受的,更何况是侠义仁厚的袁承志,他当然会万分同情惋惜阿九的下场(连青青见到阿九出家,也觉得心中难过,如果袁承志没有任何难过的情绪,那岂非太不合理了)...
            而且他心中可能还会感到内疚,毕竟他在宫中时因情况危急没有多想,当时认为同床避敌是权宜之计,但事后想到此事也知道不妥,一旦传出便会败坏了阿九的名节…
            以古代保守的风气来说,他其实是应该为此事而对阿九负责,只是他不爱阿九,也不愿意让青青伤心,所以他选择隐瞒宫中同床一事,来保住阿九的名节,让他不需对阿九负责,也免得让青青伤心或生气,所以当他见阿九因对他的爱情无望而选择出家,也就更感到内疚但无论他再难受再内疚,也都不是爱情,他从没想过要因此事对阿九负责,他只愿意对青青负责...


            7楼2009-10-20 0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