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改编自真人真事,描述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现实中,埃利奥特·提伯出身自中产犹太家庭,一直对父母隐瞒同性恋倾向,到60年代,他出力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受到当时鼓吹爱与和平的社会气氛所感染,终于走出衣柜,公开同性恋身份。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于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在美国纽约州苏利文县附近举办,三天吸引了约45万人观看,乐队和观众通过音乐呼吁反战与和平,音乐节期间大雨倾盆,交通堵塞长达20英里,污秽遍地,但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只有两个人死亡(一个撞车,另一个吸毒过量)。这个音乐节不仅让摇滚乐迷所熟知,更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出生于1935年的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于1969年的夏天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的主办场地被撤销了,于是他打电话给组织者并找到了新的场地,牵扯进这场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节当中。2007年,埃利奥特·提伯联合Tom Monte出版了《Taking Woodstock-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该书不仅讲述了音乐节创办经历,涉及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而死乐队等摇滚音乐人。另外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还描述了自己作为男同性恋如何在音乐节过程中战胜“梦魇”,公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涉及楚门·卡波特和安迪·沃霍尔等知识分子。对于李安来讲,这样的故事确实有相当大的导演发挥空间。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于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在美国纽约州苏利文县附近举办,三天吸引了约45万人观看,乐队和观众通过音乐呼吁反战与和平,音乐节期间大雨倾盆,交通堵塞长达20英里,污秽遍地,但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只有两个人死亡(一个撞车,另一个吸毒过量)。这个音乐节不仅让摇滚乐迷所熟知,更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出生于1935年的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于1969年的夏天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的主办场地被撤销了,于是他打电话给组织者并找到了新的场地,牵扯进这场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节当中。2007年,埃利奥特·提伯联合Tom Monte出版了《Taking Woodstock-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该书不仅讲述了音乐节创办经历,涉及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而死乐队等摇滚音乐人。另外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还描述了自己作为男同性恋如何在音乐节过程中战胜“梦魇”,公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涉及楚门·卡波特和安迪·沃霍尔等知识分子。对于李安来讲,这样的故事确实有相当大的导演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