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632贴子:1,807,755
  • 12回复贴,共1

转:邓小秋——“里下河”与“杭嘉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爱看京剧的观众,一般都知道京戏有南北两大派,南方以上海为中心,称为“海派”;北方则以北京作据点,号称“京朝派”。如果再扩大一点,也可以将东北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活动区域,在老生行当中,过去就曾有“南麟北马关外唐”之称。
其实,在江浙两省,京剧还有两个重要的支流,那便是苏北的“里下河”与浙江的“杭嘉湖”京班。
清乾、嘉年间,“四大徽班”自扬州先后进入北京,逐渐演变而为京剧。到了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扬州成为战场,但运河之东的“里下河”地区却未遭兵灾,因而徽戏戏班纷纷逃到那里去落户。一时,戏班云集,艺人众多,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也称“里下河徽班”。
清末民初开始,“里下河京班”逐渐兴起,它们并非是北京京剧的派生物,而是直接从“里下河徽班”演变而成的,更多的保留了徽戏的表演成份。所演出的戏目,如《雪拥蓝关》、《访赵普》、《端午门》、《龙凤旗》、《三拷吉平》、《淤泥河》、《烈火旗》等,都明显地显示了古朴苍劲的徽戏特色。
荆剑鹏《三打祝家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30 10:32回复
    洒狗血肯定能搏眼球,给观众的冲击力更强烈。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30 11:08
    收起回复
      2025-05-20 10:21:35
      广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观众的需求成为演出方向之时,再讨论京剧的本源就显得多余了。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9-30 1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