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少儿英语吧 关注:9贴子:113
  • 0回复贴,共1

小小春因高情商走红,展现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热播,陈小春的儿子Jasper自带暖萌属性,圈尽了90后叔叔阿姨的心。网友都在奇怪怎么陈小春、应采儿这两个脾气火爆的“朝天椒”竟然生出了这么软萌又懂礼貌的“小甜椒”。
在爸爸吼他的时候,Jasper会耐心地拿起喇叭喊道:“Can you stop angry now?”,而不是会被吓到,默默地在心里怨念。

在杜江的儿子嗯哼想爸爸的时候,Jasper会拿巧克力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会被感染,一起伤心。

在村长李锐“演奏”的时候,Jasper是唯一一个捧场笑着说“好好听”的孩子。

而Jasper这样的独立和高情商与父母的教育是离不开的,即原生家庭的影响。陈小春和应采儿都不是那种会迁就孩子的父母,但对爱的表达比中国传统家庭要开放地多。

也许正是经常互相说“I love you”才给了Jasper安全感,让他敢于要求陈小春对自己无理的发怒负责。也正是对孩子的不宠溺让Jasper学会尊重他人、照顾他人。
原生家庭,即我们所成长的这个家庭,从我们出生起就影响着我们。当我们像Jasper这样大的时候,父母的待人接物、生活习惯、夫妻关系,甚至只是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我们的性格。有些人所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正是如此。
原生家庭是“原罪”?
然而,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并非圣人,他们的教育方式很难面面俱到,我们也经常逃不过所谓的家庭阴影——或许是他们暴躁易怒的性格,或许是他们什么都迁就我们的宠溺,或许是他们无法给我们提供亲密感。

身边有个朋友小玉,经常会因为小事生气,平时也难展笑颜,整个人像是愤怒的小鸟。有一次,她从外面上课回来,下着雨,她手上拿的粥不小心撒了,这可把她惹火了。回到寝室,她就把粥扔到地下,气得直跺脚,拿起手机打电话给妈妈。
本想着,她的妈妈会安慰她,结果两个人直接在电话里吵起来了。她妈妈说她做事不小心,她听见这个就更生气了。最后,她直接把电话挂了,开始用拳头捶书桌。
事后,她也觉得自己没必要那样,跟我说自己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说都怪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还经常摔东西。她很无奈无法抹去父母在她身心上留下的烙印。

可是自己身上的过就全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吗?我们是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可是我们更是一个独立的人格。连四岁的Jasper都不会像爸爸那样易怒,而我们已经成人的大学生却将自己的缺陷复仇式地推诿到自己的父母身上,这应该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大学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
成长是我们自己需要完成的一辈子的事情,原生家庭只是在我们生命初期给我们限定的一个框架或是枷锁,打破它就是完成我们独立人格的过程。
就像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她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不受重视还要负担起一家四口的生计。原生家庭给她的只有生活的重担甚至压迫,可是她却超越了原生家庭的农民工视野,来到了上海的大公司,做了个HR。

虽然她面对的是家庭的无底洞,可是她仍然是朋友心中热心的樊大姐,并不自私。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她也狠下心来,逐渐摆脱了家庭对她的无尽索取和无情剥削。
尽管这个过程,她备受煎熬,可还是活得漂亮且独立,呈现出和她的原生家庭完全不同的风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这并不是悲哀,更何况不会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人本身就是在不断打破旧的自己的过程中重生。

大学是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离开父母,也正是我们走出原生家庭的好机会。你总要看看更大的世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自我。一辈子活在阴影下只会让你成为原生家庭生产的产品,而殊不知你从不是什么产品或附属品,你就是你自己。
《哈姆雷特》中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就算是创造出我们的家庭也没有决定我们命运的超能力。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原生家庭无权成为我们追求自我的镣铐。


1楼2017-09-30 16: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