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片段,来自《人生》,为了行文需要,做了少许改动****
太乙真人显然无心待客,只是念在他关心徒弟,勉强来见。
哪吒看着师父,眼里涌现出孺慕之情,绵绵密密,不尽不绝。
杨戬施了一礼,不多废话,开门见山问道:“真人,哪吒魂魄可曾来此?”
太乙眼睛一亮:“你如何知道?”随即又暗淡下来,垂头丧气地道:“唉,来了又如何,我这傻徒儿,把肉身毁得干干净净,我到哪替他找个身子去。魂魄再不附体,就要消散了。”
魂魄再不附体,就要消散,看到这里,哪吒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时候,只是,这和杨戬有什么关系,他来做什么?
然后就看见杨戬明显松了口气的样子:“我在陈塘关得知此事,本想去东海替他报了此仇,忽然想到他肉体虽毁,魂魄未伤。他既是真人弟子,很可能寻来此处。因此赶来,和真人商讨个主意救他才好。”
哪吒眼神闪了闪:为他报仇?赶来救他?
太乙叹道:“肉身没了,我想用别的东西代替,想来想去,唯有莲花最合适。莲藕仿似人关节,正好做四肢,更兼莲花乃洁净之物,哪吒还阳之后,也不至失了灵性。可是……”
太乙叹了口气,不再多说,直接带杨戬来到闭关的密室之中。
哪吒自然跟着过去。
只见密室中,太乙已将莲之花、叶、藕拼成人形,哪吒的魂魄浮在其上,双目闭合,不醒人事。
杨戬不通此术,只能询问地望向太乙真人。太乙伤心地看着宝贝徒弟,道:“我试了许久,哪吒魂魄总难与之融为一体,想是仙莲灵气不够——可这已是我求来的瑶池极品,到哪再去寻更好的?”
想到哪吒再过几日便要消失,太乙真人顾不得失态,老泪纵横。
看着师父如此,哪吒心中伤痛,叫了声师父,不自觉跪下。
他只知道当时自己魂魄已即将消散,只凭一点灵性不失来寻师父,至于是如何得救则是全无记忆,此时见了才有些明白,原来救他竟是这般艰难;还有杨戬,师父也带他进了这密室,难道说,当年救他之人,除了师父,还真的有杨戬不成?
不自觉看向杨戬,只见他也没甚主意,低头苦思到哪能找到更好的仙莲,一个念头闪过,女娲娘娘交待宝莲灯时曾说过它乃仙莲所化,那是否可以一用?急掏出宝莲灯,问哭得伤心的太乙真人:“真人,这个可不可以?”
太乙真人接过宝莲灯,一眼瞧出乃上古神物,救哪吒那是绰绰有余。徒儿有救当真是可喜可贺,不想徒儿这朋友当真大方。再细看时更是吃惊,犹豫地看着杨戬:“这太贵重了,是你用自身真元炼过的法宝,若给哪吒做了身体,只怕与你大有损伤。”话如此说,手却攥得极紧,倒像是怕杨戬又抢了回去。
玉鼎看着杨戬,虽说知道杨戬用宝莲灯来救哪吒,可是现场看一次,依旧佩服杨戬的仗义,仅仅见过一次便为之付出这么多,自己是做不到的,即使是当年的海然和枫冥,初见后我也不会这么做。轻叹一声,白帝子听到,只是轻轻地环住了玉鼎,并未说什么。玉鼎心头一暖,拍了拍白帝子的手,继续看。
哪吒看着师父的举动有些想笑,不过此情此景之下,他也笑不出来。
哪吒没笑,杨戬看了却笑了,道:“不过身外之物罢了,我修炼段时日也不会伤到哪里去,哪吒却是性命攸关,不能再耽搁了。”
太乙看了眼哪吒,再无犹豫,当即用宝莲灯替代了地上仙莲,开始施法。
哪吒没想到女娲娘娘赐的护身法宝,杨戬未使用过一次,便送于了自己。他跪着仍未起身,只呆呆地看师父运功,将自己魂魄与宝莲灯融合,觉得不真实。自己怎么从不知这身体是来自于杨戬的护身法宝,如果杨戬未失此物,当日最后一战结果又当如何?这个杨戬,与刘家村小屋中住着的,当真是同一人么?
太乙真人施法了七日,哪吒魂魄渐渐融于宝莲灯,杨戬的脸色也一点点苍白,但看到哪吒有了生机,却禁不住露出微笑。但就在第七天,进展忽然停止,哪吒的魂魄只差一点就是难以完全融合。太乙大急,再过一夜不成功,徒弟就真的回不来了。猛一催功,内息一岔,差点晕过去。杨戬见事不妙,不顾身子不适,运功接上。太乙喘息几下,知道自己是累过头了,虽然见杨戬真元受损,脸色不佳,却也无力相助。
哪吒看着也是越来越紧张,越来越难过,原来不只是肉身的材料难找,连融魂的过程都是这般艰难么,他真是不孝,从未让师父省心;还有杨戬大哥,自己叫他一声大哥,他就将用本命真元练过的护身法宝送与了自己,这救命之恩,自己竟然不记得。
时间流逝,月亮已悄悄下去,天色又朦胧亮起。洞中虽不见天光却点了信香,太乙一会看香,一会看徒弟,心急如焚。香已渐渐燃到尽头,一切依然如故,只有杨戬的脸色越发苍白。太乙知道,再让他撑下去,只怕徒弟没救回来,又要搭一条命进去。长叹一声:“这是我徒儿的命啊!杨戬,你已尽到心力,撒手吧。”
哪吒此时也不禁屏住了呼吸,虽然自己现在完好的站在这里,但是重新看过一遍当时的情景,他还是紧张。师父明显撑不下去就不说了,至于杨戬大哥,本命真元练过的法宝给他还魂,那是硬生生把法宝和元神分离,神魂受损,情况比师父更加不妙,两人都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而他依然命悬一线,那他最终是如何得救的?
杨戬依然没有放弃,他见香有余亮,再次催动内息,喉头一甜,一口血喷出,正落在宝莲灯上,香就在此时闪了一闪,完全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