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吧 关注:161,504贴子:1,281,931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第一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今天开始我要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好久没发帖了,也是在酝酿这个帖子,有点犹豫也有点兴奋,具体是什么呢。我说说,您听听,在,想~当~初!(八扇屏的贯儿就不给您背了······)
看到题目您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我想整理一下传统相声,就按着《中国传统农相声大全》(四大本儿)的顺序,可不是说是我来整理的节目,我可不敢,我的意思是把这些传统段子有音频、视频资料的会转过来分享,没有音视频的,我给打成文字,我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大家集思广益,看看这些传统的段子能在如今怎样的转化,我想这是有意思,更是有意义的事,我尽量坚持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多多支持。
闲话少说,咱打板就唱,哎,忘带板儿了,那咱就光说得了······
单口相声
看财奴
逢这种特别的事都出在我们那儿。我们那个村儿有这么一家子,这老头儿是个大地主。有仨儿子,三房儿媳妇。家里养活七十多匹牲口,种着八十多顷地,开着两个大粮行,是家里吃饭老得掺糠,吃菜呀就是白水儿熬哇!一大锅菜,菜帮儿菜根儿全有,搁一大把盐齁死爹!搁油的时候儿呀,得老头儿亲自搁油,别人搁油不成,上上下下五十多口子人吃饭,这一大锅菜呀搁多少油?搁四钱油。一天搁四钱,十天不就是四两吗?钱跟钱不一样,油罐儿里头搁一根筷子——筷子头儿上扎一个小钱儿,开锅的时候儿当家的搁油,这手托着罐子,这手拿着筷子往油罐儿里一蘸,提溜起来往锅里一控,这叫一钱。您说也纳闷儿,大年三十儿打来四两香油,吃到过年大年三十儿,一约哇七两五,吃了一年倒多出三两五夹,它为什么一年多三两五哇?为什么?他把汤带回来啦!
  一家子都得跟着他吃糠,他这仨儿媳妇儿娘家都趁钱,享受惯啦!吃那糠饽饽成吗?谁吃呀!要不怎么叫看财奴哪,老头儿吃!一顿好几个糠窝窝吃得挺饱。儿子、儿媳妇儿、孙子在旁边儿举着糠饽饽也得咬两口,咬两口搁那儿就算饱啦!一剩剩一大笸箩,他看看还挺欢喜,说:“我们起家运,都吃不多!”
  吃完了饭他出去捡粪去,一出去就是二十多里,捡几泡马粪来回四十多里。赶上他一出去,家里是刀勺乱响啊,肉山酒海,想吃什么吃什么!等到他也回来啦,这儿也吃完了,连家伙都拾掇起来啦!儿子、儿媳妇还能都睡个晌觉。晚上啊,还吃糠饽饽,一人咬一口就完啦!
  有这时候儿,夏景天儿,吃完了早饭他出去捡粪去啦,家里刀勺乱响,儿子、儿媳妇儿这儿做饭。嗯!赶上闹天儿,老头儿回来啦,眼瞧就要进门啦!好,要叫他进了门,一瞧肉山酒海,能玩儿命!这怎么办啊?不要紧哪,他绝对进不来,进了大门也进不了二门。噢,二门上着锁?没有!他这儿子、儿媳妇儿想出道儿来啦!这儿做着饭哪,要不正吃着哪,一瞧,闹天儿啦,出去一个人抓这么两三把黄豆往门道里一撒就得,放心吃吧,老头儿就进不来啦!怎么?他背着粪筐走到门道一瞧,地下净是黄豆,站在那儿就骂街:“嗐!怎么这么糟践东西呀!啊?这是闹着玩儿的?”
  骂一个够,没人理他,他蹲在那儿呀一个黄豆粒一个黄豆粒地捡。您算算,三把黄豆他一个不剩全得把它捡净了——里头连家伙都刷完啦!
  后来怎么样哪?直顶到他死这钱不舍得花。临死的时候儿他不放心哪,怕儿子把家底儿给抖搂了,把仨儿子叫到跟前,问他大儿子:“我不行啦,我死之后你怎么料理我呀?”大儿子这么想,他爸爸活着的时候儿趁那么些财产,没吃过没花过,大冤哪!哥儿仨承受这份儿产业一分……哎!心里难过呀!
  “爸爸,您只管放心,我们一定对得起您,您只管放心得啦!”
  “不成啊,你们怎么个对得起我呀?怎么料理我呀?”
  “怎么料理您的后事,都打点好啦,给您预备一个金丝楠的棺材,咱们出点儿产业,可着那俩大米庄发送您还不成吗?铺金盖银,陀罗经被,给您七个金钱压土,身上给您带七颗珠子,咱们搁七七四十九天,念僧、道、番、尼四棚经,出殡用六十四人扛。……”
  这话还没说完哪,老头儿就急啦:“放屁,放屁!不像话,不像话呀!咱们家里趁多少哇?俩大米庄也不够哇!这么发送我!金丝楠棺材不是埋到地下也烂了吗?七颗珠子,七个金钱那得多少钱?你这么糟践哪!哎哟,搁四十九天,亲友一来得多大挑费呀!用我的钱弄饭让他们吃,我心疼啊!哎,滚!滚一边儿去,不成!”
  大儿子碰啦!问二的:“你怎么办哪?”
  二的一听,哥哥那个谱儿是大点儿。
  “老爷子您放心吧,我哥哥那个谱儿哇是大,咱们是不那么趁。再说我们还得过哪!给您来一个杉木的,杉木十三圆儿,装裹呢,七颗珠子不用啦,七颗金钱给您哪!铺金盖银,陀罗经被,满免。搁三七二十一天就成,接三念一棚经,平常日子不念经,也不办事。”
  “不行,这也大,按你这么一说,哎,一个米庄也剩不了什么啦!不行,不行!三儿说!三儿,三儿,怎么办?”
  他这三儿子聪明,知道他爸爸那个心思,心想,“我说两句话呀,把老头儿骂死得啦,等他死了我们再慢慢儿办。”
  “您问什么,老爷子?”
  “你怎么办哪?”
  “我跟您的心思一样啊,我俩哥哥说得完全不对,他们不会过日子,您这一辈子克勤克俭来的钱,要这么一摆谱儿给花啦,多冤哪!再说,搁三七二十一天,亲友都来,天天不得给他们吃吗?犯不上啊!我有个办法,说出来您准能放心,您死之后我们一个子儿不花,不但不花钱,还要赚俩钱儿!”
  看财奴哇,这一辈子也没想到人死了还能赚钱!
  “我死之后还要赚俩钱儿?哎呀,好,小子,你说说怎么赚法?我得听听你这道儿,看你怎么把我料理出去!”
  “是呀,不但把您料理出去,料理出去之后还得赚钱哪!您哪虽说病了这些日子,可是膘儿没掉哇,您骨庞儿又大,这身肉怎么也得有一百多斤哪!就用二斤盐钱,来点儿糖色,把您卸剥卸剥拿糖色盐水这么一煮,把五脏洗洗当杂碎,推着车这么一卖,满打跟羊肉牛肉一个价儿吧,您这一百多斤肉我们得赚多少钱哪!这么着,把您也料理啦,我们还赚钱,您看怎么样?”
  他大儿子、二儿子吓了一跳,准知道老头儿得急呀!嘿!您瞧怪不怪,不但没急,他倒乐啦!
  “好,好小子,哎呀,你这才对我的心思,应当这么办!好小子,好小子!卖肉可是卖肉哇,推车出门儿往南,千万别上北边儿去!”
  “北边怎么啦?”
  “北边儿那几家街坊啊他们爱赊帐!”
  全想到啦!


1楼2017-10-01 18:55回复
    前排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01 19:20
    回复
      加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01 19:41
      回复
        《三近视》
        今天这个节目叫什么?《三近视》。那位说:“我们听过这出戏——《四进士》,没听说过三进士呀!”这“近视”跟那“进士”不一样,这个“三近视”是三位近视眼。这三个人都不是外人,都是我本家叔叔。我这三位叔叔都是近视,我大叔那种近视叫“清晴”。那位说:“什么叫‘清晴’啊?”一早儿哇什么也看不见,叫“清晴”眼。我二叔的近视也有名儿:叫“热涌”,一到晌午哇,哎呀!能叫骆驼绊一个大跟头。我三叔那叫“雀蒙”,一个晚上什么也瞧不见。
        我这三位叔叔呀,嗬!闹的那笑话多啦!还是我小的时候儿哪,有一次我大叔上南顶——在北京永定门外头,五月初一开到五月十五,有庙会,现如今这集日还有哪。他上南顶逛去啦,走到半道儿他不知道还有多远,他要打听打听。一瞧,路西里站着个人。其实不是人,是什么哪?是坟地里的石头人——石人,石马嘛!我大叔跟石头人打听起道儿来啦:“先生,劳驾劳驾,这儿离南顶还有多远啊?”他问了四五句,那石头人能说话吗?还在那儿站着。“哎!你是聋子?”这石冰人脑袋上落着个乌鸦,他这么一晃摇手哇:“哎!聋子?”乌鸦飞啦!他也乐啦:“嘿嘿,这人多死秧呀,问你道儿你不告诉我,哼,你的帽子让风刮去啦,我也不告诉你!”您瞧这眼睛耽误多大事,这是我大叔。
        我二叔啊,也有笑话儿呀。有一天,我二叔走在街上,有一位老太太买了一只鹅——买鹅干吗呀?到我们北京是这个规矩:给儿子定亲啊,定亲之后要通信,男的这头儿给女的那头儿得送只鹅去,大白鹅——夹着。我二叔瞧着挺白呀,眼神儿不老强的:“嗬,这棉花不错啊!我说,您这棉花多少钱一斤啊?”他说棉花。这老太太还只当是别人买了棉花,他跟别人说话儿啊,没理他。我二叔走到跟前一边儿拿手摸,一边儿问:“老太太,这棉花多少钱一斤?”他顺着毛儿一摸,挺滑溜。“哎哟,瞧错了,猪油哇!”他又当是猪油啦。“这猪油多少钱一斤啊?”他往这头儿一摸呀,把鹅脖子攥住了,挺长。“哎呀,藕哇!”藕!他一使劲,鹅这么一叫唤,他撒手啦。“啊,喇叭!”什么他也没说对。
        我三叔哪,有一次人家请他听夜戏回来,夏景天,才下过雨,有块炉灰地冲得挺干净,地里有根针,在地里头埋着半截儿,针尖儿在外头露着,电灯一照,挺亮。我三叔犯了财迷啦:“钻石!钻石!哎呀!这玩意儿值钱!”到跟前儿,伸手想捡起它来。一按,针尖儿冲上啊,扎了他一下子。“哎呀嗬!蝎子!哎呀!蝎子!”到电灯底下一瞧,流出一个血珠儿来,软忽忽。“哎呀,不是蝎子,珊瑚子,珊瑚子!”他拿手一捻,一片血。“嘿!臭虫!”全没说对呀!
        我这三个叔叔分家过,他们亲哥儿仨呀,一宅分三院,前后临街,大爷、二爷住在前头那趟街,我这三叔住在后边儿那趟街。夏景天儿,哥儿仨凑在一个院儿里,沏上茶,一块儿说话儿,凉快。说来说去呀就说到眼睛这儿来啦。怎么哪?一个人哪,他要是有个缺点,他就单护着这点儿,他不说这点儿差,老说这点儿比别人强。大爷坐在躺椅上:“嗬!哎呀,老二、老三,你瞧我这眼睛啊近来好多啦,这蚊子在我眼前一飞呀,我就分得出这蚊子是公的是母的!”我二叔一撇嘴:“得啦您哪,得啦您哪!上回您出门儿让汽碾子给绊了一个跟头!这图吗儿?连汽碾子都瞧不见,还瞧得见蚊子哪?”“我是夜眼哪,越到晚上越瞧得清楚!”三爷说:“大哥、二哥,你们也别吵,也别说谁眼神儿好,咱们这胡同口儿外头有一座关帝庙,这关帝庙明天挂匾,咱们上那儿瞧这块匾去,瞧瞧这匾什么词儿。瞧完了词儿,瞧清楚的吃饭白吃。咱们哥儿仨赌顿饭,谁瞧不清楚谁请客。二位哥哥,我这个主意怎么样?”大爷、二爷说:“好啦,就这么办啦,明儿咱们瞧匾去。”
        哥儿仨定规好了。到十二点来钟凉风也下来啦,二爷、三爷都回家睡觉去啦。我大叔躺在炕上睡不着:不行,不行,明儿早晨一瞧匾,他们俩眼神儿都比我强,我一定瞧不清楚,请他们吃顿饭那没什么,还落个眼神儿不好,让他们留话把儿!已经打赌了,怎么办哪?想了半天想起来啦:关帝庙的和尚知道这匾是什么词儿啊,我事先跟和尚打听打听,问明白了怎么个词儿,心里有根,对!起来呀,上和尚庙。到庙门口儿拍门。“和尚,和尚!”叫了两三声,和尚出来了。怎么哪?每天到十二点和尚要上回香,一听外头叫门,赶紧出来开门。“哪位?”开门一瞧: “嗬,张大爷,您请里面!”“不价,不价,给您添点儿麻烦!”“什么事,您哪?”“我听说明天是给关老爷挂匾吗?”“对啦,施主给挂的。”“跟您打听打听,这个匾文是什么词儿呀?”和尚知道。和尚说:“是给关老爷挂的,四个字:义气千秋。”“噢噢噢,义气千秋!哈哈哈……劳驾劳驾!”打听完了走啦,和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关门回去睡觉。庙门口儿上我二叔来啦。我二叔跟我大叔一个心思,也怕瞧不清楚,饶着请人吃饭还落个话把儿,也上这儿打听来啦。他出胡同儿,哥儿俩走对脸儿会谁也没瞧见谁,您就知道眼神怎么样啦!到这儿叫门。“当家的,和尚!”和尚出来啦,开门一瞧是张二爷。“嗬,施主,请里边坐!”“不价,不价,明儿这儿挂匾吗?”和尚说:“不错,给关老爷挂匾。”“什么词儿呀?”“义气千秋。”“义气千秋!”我二叔比我大叔心细:“这匾是什么颜色呀?”“蓝地儿金字。”“噢噢,蓝地儿金字!哈哈哈……明儿见,明儿见!”二爷走啦!和尚关门回去睡觉。庙门口儿上三爷又来啦。三爷也是睡不着觉哇,一个心思呀!打后街上这儿来啦!“和尚,和尚!”和尚说: “今儿晚上别睡啦!”和尚出来一瞧是张三爷。“嗬,张三爷,您里边儿请!”“不价不价,明儿您这儿……”刚说到这儿,和尚就说:“明儿这儿挂匾!给关老爷挂的,匾上是:‘义气千秋’。蓝地儿金字。”就是我三叔年轻不是?他的心比谁都细。“噢噢,有上下款儿吗?”“有哪。”“上下款儿是什么?”“上款儿啊,是年月日,红字,下款儿是‘信士弟子某某某恭献’,那个‘献’字儿是红的,剩下的是金字。”“是啦是啦,劳驾劳驾!”他也走啦。他走啦,和尚也睡啦!
        天一亮,大爷起来啦,漱口,正在攥着牙刷子漱口哪,二爷,三爷来啦:“大哥!”“啊,老二,老三,屋里去,喝水。”“喝水?喝水干吗呀?回来再喝得啦嘛,咱们看匾去吧!”“走走走。”把牙刷子往这儿一放,哥儿仨手拉手儿奔关帝庙来啦。一出口儿,其实这庙啊,山门在这儿,我这位大叔往那儿指:“得啦得啦,到啦到啦,别上跟前儿去,上跟前儿去谁都看得见,哈!赌这眼神嘛!你瞧!”其实离着庙还远哪!“这匾好啊,‘义气千秋’!‘义气千秋’!”我大叔是文盲,他还要逞能:“你瞧这‘秋’字写得多好!这‘秋’字儿的三点水儿多好!”秋字儿哪儿有三点水儿?这不是瞎胡闹嘛!二爷说:“大哥,你这眼神儿是好多了,原先瞧不清楚,现如今瞧得挺明白,‘义气千秋’。可有一节,大哥,那么大的字再看不见不是太难了吗?您瞧是什么颜色儿?您瞧字是什么颜色儿,匾什么颜色儿?”大爷愣啦!心说:坏啦!昨儿晚上忘了问啦!二爷说:“你看不清了吧!蓝匾,字是金的!哎,我瞧得多清楚!”三爷说: “二哥比大哥眼神儿强,可是呀,‘义气千秋’那么大的字好看,蓝匾金字,叫太阳光一照,那再瞧不清楚,不是眼睛太坏啦!您把上下款儿念念吧,上下款儿您念念。”二爷没词儿啦,没问哪!三爷说啦:“你们哥儿俩都不成,我念给你们听听,上款儿呀年月日,红字,下款儿‘信士弟子某某某恭献’,那个‘献’字儿是红的,剩下的是金字。哎,怎么样您哪?一字不差!我瞧得最清楚,你们哥儿俩谁请客,反正我是白吃呀!”大爷说:“这么着吧,老三一定白吃,‘义气千秋’是我先瞧的,我也白吃,让你二哥花钱。”二爷说:“我不能花钱哪,我比您多瞧见点儿颜色啦,您得请客呀!这么着得啦,您拿八成啊,我拿二成,老三白吃!”“我可不能拿,一定我得白吃。”哥儿仨呀越说声音越大,差点儿打起来。这时候儿和尚出来啦,和尚一瞧是张家哥儿仨。“嗬,老三位来得挺早!”“好,好,当家的,好啦好啦!”把和尚揪过来啦。
        “今儿您这儿挂匾对不对?”
        和尚说: “不错,挂匾。”“
        给关老爷挂的?”
        “是呀。”
        大爷说: “‘义气千秋’匾,对不对?”
        和尚说: “对呀。”
        二爷说: “蓝地儿金字儿,对不对?”
        和尚说: “对呀,没错儿。”
        三爷说: “上下款儿是什么什么,对不对?”
        和尚说: “全对呀。”
        “成啦,我们仨人拿这事儿赌顿饭,和尚您也跟着吃,听您一句话,您说,谁输谁赢?”
        和尚一听,乐啦!“我说你们哥儿仨呀请客吧,全输啦,我一个人赢啦!我白吃,你们哥仨拿钱。”
        “你怎么赢啦?”
        “你们来得太早,我这匾还没挂哪!”


        6楼2017-10-01 20:24
        回复
          下一篇预告《贼说话》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10-01 22:44
          回复
            如果只是复制粘贴那我想大可不必,提供的目录提供下链接即可。最好是能提供音视频资料。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0-01 22:46
            收起回复
              鉴于楼上吧友的建议,如果能在网上找到文本,我会复制一下链接,尽量找到一下音视频资料,如果网上没有文本的,我再打稿。这只是一方面,还是希望大家想想传统段子怎么换新,哪些能够借用?这是更重要的。


              10楼2017-10-02 10: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02 15:29
                回复
                  我有全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10-12 21:11
                  回复
                    佩服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10-13 11:13
                    回复
                      我那个笔记本电脑出点差错,待修好后,再做编辑。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7-10-19 14:48
                      回复
                        我那个笔记本电脑出点差错,待修好后,再做编辑。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7-10-19 14:48
                        回复
                          确实有必要整理下,保存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10-26 07:42
                          回复
                            各位吧友,我那个【哏人张】的号登不上去了,以后用这个号了。


                            29楼2017-10-31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