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还只是个戏子,跟在母亲生前的师父尾巴后边学唱戏。他还是个衣冠楚楚的斯文少爷。
元宵节那天,她提着灯百般无赖的逛着灯会,不知何时行到了桥头,放灯坐下,抬眼便是漫漫星空,月亮孤独的挂在幕子上,胡妆没有由来的想起母亲来。
“月牙儿啊,弯弯挂,倩侣一双双……”
她咦咦呀呀的唱起来,不远处绿水荡漾之上是一条游船靠岸。有人掀开帷帘走出来站在船头欲上桥,听闻歌声不由顿了顿,循声望去,是一个穿短式旗袍的女子边瞧莲花灯边哼唱着不知名却又曲调亲切的歌谣。
柔柔糯糯却带着尚未唱开的娇媚,唱得他心头一颤。
那姑娘似乎感受到他略微炙热的目光,偏过头看他,不算太远,皎皎月光洒在她身上,衬得眼眸亮晶晶。
许是意识到唐突,那位先生挠了挠头,走上前去,缓缓开口“是姜某无礼了。”
他的声音低沉富有磁性,她听得耳根发痒,没敢抬头,只得把玩着手指,闷声回答“无碍。”
“小姐您,生气了?”
听闻此言,胡妆连连摆手,“不不不,不是的,阿妆只是……”她还想辩驳什么,却听得一声轻笑,抬头却对上一双明亮深邃的眸子,蓄满笑意,将要倾盆而出的模样。随后果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她有些气,撅了噘嘴。这人竟拿她当乐子了。
见状,那人弯下腰,讲话,气息热热的扑在脸上。
“姑娘莫要当真,敝人姜明启。”
“小女淑周台胡妆。”
“淑周台……”他似乎若有所思,轻轻喃喃着这个名字。
他坐下,离她有一臂之远,再次开声“胡小姐,刚刚哼唱的,是哪首曲子?”
胡妆沉默了一会儿,扭头对上姜明启的眼眸,颇有些俏皮的模样,语气里却是藏掩不住的忧伤“是我母亲教我的民谣。”
“哦……”他细细瞧着她。
眼前人身边的灯或许是油快用尽了,光色微暗,是温暖的橙色,不偏不倚染在她的脸上,平添些可爱。
“那……”姜明启还想说什么,远处的管家却不合时宜的寻来了,呼唤着他。自知自家小厮抵挡不住老嘴炮的威力,只好起身,她远远望着他,以为就此别过了,不曾想他端着一碗元宵回来,气喘吁吁的塞在她的手里。“姑娘再会。”
胡妆跟着起身,一手扣着灯柄,绽出一个微笑,嘴角旋出一个浅浅的梨涡。
“淑周台欢迎姜先生来听戏。”
他一愣,点点头,也笑了,明媚好看,胡妆想,也就是那样的笑颜才把她迷得七荤八素神魂颠倒,也就是那样的笑颜,她才有勇气独自撑过了那样漫长黑暗的冰冷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