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约一年前重新拾起钓竿,到休闲野钓去撞大运,再到近几个月竿塘练竿努力提高钓技。多少看了一些技术方面的视频,资料,心得等。最近终于达到在几个地方能够“钓明白”的境地了,有很多想法想和更高段的钓友分享下,也为了这段时间的宝贵经历有个留存,于是成文,希望有更多批评,以及高手指点其中谬误,以便更进一步。
一、大原则
垂钓的大原则就一条:以鱼为主,以你想钓的鱼为主。同一天,水质好鱼情好的时候,野钓在风浪大的浅水拉饵白条,1.0+0.6也可能经常钓到1kg左右的鲤鱼,但是钓鲤鱼的数量和质量就绝对不可能比相邻深水大窝量搓饵守底的效果好,你钓一条鲤鱼,别人可能钓10kg。反之亦然,钓的对象鱼决定了所有的一切。
出门野钓的人大部分是想要有什么鱼就钓什么鱼,问题你怎么知道有什么鱼呢?这就涉及到了对鱼情水情的判断。两个办法,一个是问钓友,一个是垂钓过程中根据给口情况判断。最省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下杆后再调整竿子,线组,钓饵甚至钓位,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浪费钱。鱼口好的时间就那么一会,调整的过程可能就错过了。
野钓一般鱼少,问也未必说,那么就看周边钓友有几个下户,大概钓了什么鱼,线组多大,钓多深,拉饵还是搓饵,饵料是红色的肯定有腥,饵料是褐色颗粒细腻的就是带颗粒开口料,黄绿色散状,那就是鲤鱼甜香味的。花10分钟看看,谁钓的好,再模仿思考下杆,有的放矢比什么都强。
这一问是最宝贵的,不独野钓,练竿塘也一样。我常去的竿塘在调整修堤的时候,前一天狂拔鲤鱼,鱼多到氧泵都要开8小时,但是后一天一到就发现氧泵被拉到水边不在塘中心。这时就不能下杆,先问了老板,说是鱼已经全部捞出到其他塘子,这里已经是有水无鱼。假如没有这一问,等你发觉时可能已经是1小时后了。
通过前面这些不下杆的交流,观察,这时心里应该多少有个底了,水里有无鱼,好钓不好钓,什么鱼开口好,自己打算怎么钓都有谱了,这时再来拿出渔具,选竿、配线组、用钩用饵都针对性的来,那么基础就打下了。了解鱼情,选钓场也就做好了。这一步是绝对不能省的,哪怕天天去的地方,你天天第一个到,都需要先观察再下杆。电工网民昨晚有没有扫荡过?看看水边有无刚死不久的指头大小鱼,就能知道。老板是否消毒喂鱼捞鱼?看看水的颜色变化和鱼群位置,水面密度,就能发现异常。
一、大原则
垂钓的大原则就一条:以鱼为主,以你想钓的鱼为主。同一天,水质好鱼情好的时候,野钓在风浪大的浅水拉饵白条,1.0+0.6也可能经常钓到1kg左右的鲤鱼,但是钓鲤鱼的数量和质量就绝对不可能比相邻深水大窝量搓饵守底的效果好,你钓一条鲤鱼,别人可能钓10kg。反之亦然,钓的对象鱼决定了所有的一切。
出门野钓的人大部分是想要有什么鱼就钓什么鱼,问题你怎么知道有什么鱼呢?这就涉及到了对鱼情水情的判断。两个办法,一个是问钓友,一个是垂钓过程中根据给口情况判断。最省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下杆后再调整竿子,线组,钓饵甚至钓位,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浪费钱。鱼口好的时间就那么一会,调整的过程可能就错过了。
野钓一般鱼少,问也未必说,那么就看周边钓友有几个下户,大概钓了什么鱼,线组多大,钓多深,拉饵还是搓饵,饵料是红色的肯定有腥,饵料是褐色颗粒细腻的就是带颗粒开口料,黄绿色散状,那就是鲤鱼甜香味的。花10分钟看看,谁钓的好,再模仿思考下杆,有的放矢比什么都强。
这一问是最宝贵的,不独野钓,练竿塘也一样。我常去的竿塘在调整修堤的时候,前一天狂拔鲤鱼,鱼多到氧泵都要开8小时,但是后一天一到就发现氧泵被拉到水边不在塘中心。这时就不能下杆,先问了老板,说是鱼已经全部捞出到其他塘子,这里已经是有水无鱼。假如没有这一问,等你发觉时可能已经是1小时后了。
通过前面这些不下杆的交流,观察,这时心里应该多少有个底了,水里有无鱼,好钓不好钓,什么鱼开口好,自己打算怎么钓都有谱了,这时再来拿出渔具,选竿、配线组、用钩用饵都针对性的来,那么基础就打下了。了解鱼情,选钓场也就做好了。这一步是绝对不能省的,哪怕天天去的地方,你天天第一个到,都需要先观察再下杆。电工网民昨晚有没有扫荡过?看看水边有无刚死不久的指头大小鱼,就能知道。老板是否消毒喂鱼捞鱼?看看水的颜色变化和鱼群位置,水面密度,就能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