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476贴子:6,281,841
  • 9回复贴,共1

宇宙的底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弟提出了一个宇宙观,自我感觉还很良好,希望大家来评判一下。
了解相对论的朋友都知道一点,宇宙中有一个最高的极限速度,光速。并且光速是保持不变的,当速度越快时时间也就越慢。
由此提出一个假设,是不是对宇宙来说,并不是光速最快,而是只有光速呢。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大多物质都是较慢的,甚至是静止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请大家做一个思想实验,当你面前有一根钢丝水平悬浮在空中,那对你来说这个障碍物是非常细小的,只需跨过,或者是从下方穿过。当这个钢丝开始上下不停的震动的时候,你就得判断它的频率与振幅了,当这根钢丝的震动频率高达无穷大时是不是就意味着,已经接近与一堵铁墙了呢!看起来可能是一堵静止的铁墙。
从这个点出发,我提出一个观点,随便取个名字吧《导点的延伸》
宇宙的底牌就是一个一个导点组成的,世界上只有一种力,就是导点与导点之间弹力(唯一力)。光就是导点在导点的震动,每一个导点在传递信号时的间隙就是速度的基本量,也就是光速。导点有一个最大的振幅,那么就可以得知导点之间连线的有最大角度,到许多个导点在这个角度内通过这个(唯一力)连接在一起时,就有机会闭合链接成一个物质的最基本单位--量子(能量的最小粒子),量子在通过大量几何聚合形成物质。时间就是由于我们是由无数量子构成,我们的震动非常高,相对震动低导点就有了时间的概念。光速自然就是最高速度,其实我们每一次运动都是光速,只不过,我们也在以光速在震动,有了时间的概念,就创造出了速度的概念。
这个我可以简单来解释一下万有引力与红移
万有引力
由于物质是量子的聚合,每一个物质都有超大量的量子,那样的话这么高的量子的聚合会导致量子之间无限接近,当接近到一定量时,量子会重新展开成展开的导点会插入其他导点中,导致物质周围的导点密度变大,由于物质本身就是导点组成的,那么运动方向就好向导点多的方向移动。这就是万有引力。
红移
由于以上万有引力的结论,导点的展开就是使得导点密度变大,从而使得导点间的(唯一力)变大,促使导点互相远离,所以波长就变长,也就是红移。


IP属地:浙江1楼2017-10-09 17:05回复
    从《时间简史》中抄袭,好意思咯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0-09 17:12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怕是不知道《孤独的电子》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09 17:30
      收起回复
        理查德-费曼发现在数学上,一个在时间中正向前进的负电子和一个在时间中逆行的正电子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反物质不过是在时间中逆行,即从未来向过去前进的正物质而已。反物质和正物质的对消泯灭,实质上是正物质在时间轴上的突然掉头,回到过去的同时变成了反物质。(即2分钟前的反物质,在1分钟前和正物质对消,实质上是该正物质在1分钟前开始了时间上的逆行,变成了反物质。2分钟前你看到的反物质就是在时间轴上逆行回去的这个正物质而已。)
        更加震撼的理论如下,费曼由此解决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基本粒子问题:为何世间万物、大至星系、小到原子,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属性,例如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我和毛主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但是在电子身上是个例外,世上没有“大电子”、“小电子”、“性感电子”、“高帅富电子”之说,你也无法在一个电子上刻字,然后送给自己的女友。
        组成宇宙万物的无穷多的电子,是一模一样的,找不出任何差异的。
        费曼由自己的反物质假设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困扰:因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没错,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
        它从大爆炸开始,在时间轴上正向前进,直到宇宙的末日,又掉头回去,变成正电子,在时间里逆行,逆行到了宇宙诞生之初。就这样永世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这个电子出现在了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出现在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三维世界的我们看来,空间里布满了数不尽的电子,构成了世间万物。
        包括我们自身,你的父母亲人,你的恋人,你养的狗,狗拉的屎,曼哈顿川流不息的人潮,塔克拉玛干寂如死水的无人区,兰桂坊莺歌燕舞的不夜城,海底两万里那只无尽孤独的蛇颈龙,万事万物都一样,都只不过是那同一个电子正行逆行了无数次的分身而已。
        就如同独角戏一般,一个电子自导自演出了我们看见的这个神奇复杂的宇宙,以及我们看不见的未知宇宙
        当然,以现代科学角度看,这个理论太粗糙了,因为当时,电子是已知最小的微粒
        现在量子是已知最小的微粒,这个标题可以改成《孤独的量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09 18: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