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茶吧 关注:25贴子:9,276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11 23:46回复
    食用油脂大搜集,植物果实压榨:油茶籽油,花生油,橄榄油,核桃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11 23:49
    收起回复
      食用油脂大搜集,粮食类浸出或压榨:稻米油,玉米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11 23:51
      回复
        食用油脂大搜集,食品工业及烘焙作坊使用大宗油:棕榈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11 23:53
        收起回复
          食用油脂大搜集,动物油脂炼榨:猪油,板油,酥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11 23:54
          收起回复
            食用油脂大搜集,植物种子压榨:葵花籽油,菜籽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芝麻油(香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紫苏油,南瓜籽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12 00:01
            收起回复
              人造植物油,多了个人造,却是假植物油,反式脂肪含量很高,食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也会使用,现在有些学聪明了,在包装上把反式脂肪含量标注为0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13 02:32
              回复
                昨晚喝了一直没兴趣喝的糖梨叶,干晒的可能,含糖量大,蚊子都掉杯里淹死了,除了一点点像草药味就剩下甜味,没有回甘,没有消食,喝多会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8 22:53
                收起回复
                  搜了花草茶,竟然还有决明子茶以及另外一种忘记名字的,被商家宣称是减肥茶,其实都是泻药,经常人为泻便反而会影响肠道和肛门,到那时估计瘦下来也只是因为变憔悴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29 01:16
                  收起回复
                    新茶,六堡,可以五折


                    IP属地:新加坡11楼2017-11-27 21:10
                    收起回复
                      前些天试了橄榄赠的柑普,分两次喝,拆开才发现由于柑的容量小,塞的尽是无梗的细茶,但是耐泡度是真不错,这个要是一个人独喝那纯属浪费,我感觉茶厂茶商茶客都钻进牛角尖了,柑普的柑皮太强大,茶叶反成了配角,虽然味道有结合,陈皮普洱茶如果能参照西式的拼配茶把陈皮切成小粒拼进茶叶里,应该要比玫瑰或菊花普洱茶,更好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1-27 23:02
                      收起回复
                        今年没有买白茶,白茶新茶就那么贵,怎么喝得起,夏季天气热胃口差,总想喝点鲜爽的茶,买了一包云南清凉山茶厂的绿茶和一罐桂林茶科所出品的桂花茶,云南的炒青可比梅州的炒青好多了,绿茶也还是看工艺,大厂就是大厂,茶叶低苦微涩豆香明显,价格亲民,而且每次喝也从没出现胃不舒服,可比江南绿茶靠谱,桂花茶选了茶科所的,果然选对了,价格亲民,茶叶质量高,虽然茶条粗了些,茶科所的窨花技术真不用吹牛,花香渗透进茶叶骨髓里,泡到茶汤没味,茶底闻起来还有桂花的香气,这是香精做不到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1-27 23:25
                        收起回复
                          123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2-02 22:21
                          收起回复
                            昨晚试了润元昌的生普茶样,编号12,小方块,掰一半,200毫升小壶
                            冲水,茶香腾起,一种很舒服的花香,换成盖碗会更突显,茶汤带蜜甜味,无苦涩,或许是因下茶量少,但也相对的,感受不到回甘,耐泡度持久
                            茶底浅黄,有芽有叶,嫩度高,整齐度高,现附上照片,生普刺激性高,下茶量较谨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2-03 02:01
                            收起回复
                              同块茶,不同角度与不同对焦点,像不像白色霉般?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12-04 21: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