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龙庙前村是山西夏县泗交镇一个自然村隶属下秦涧村,空气清新,社会和谐稳定,民风淳朴。下秦涧村是抗日十支队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抗日烈士有胡狗焕、耿平安等。下秦涧村也是夏县民间传说积累和沉淀非常丰厚的地方。

全村仅有七八户人家60多口人。因距离乡镇20多公里且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近年来不少年轻人或搬出大山或外出打工,目前村里仅剩8户人家10多口人居住。“过年时才有30几口人,年轻的都不回来了,目前村里住的全是老人”,一位在村里的老人说。

今年75岁的郭创业是村里的老住户,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山外教书,一个外出打工,全家有10口人,但现在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在村里的老屋生活。老人介绍,村子以前叫五龙庙前村,后来村边的五龙庙没了,才改成庙前村,现在村子边上就剩下“五龙庙”遗址了,“村子的历史最短也有几百年以上,听我爷爷说他爷爷那辈人就在这里住了”。

庙前村四周都是大山和茂密的森林,只有一条仅能通过一辆车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村子里的房屋也随着山势散乱地建在沟底和山坡上,家家都不砌围墙。图为一座老旧的的农家院,因无人居住,房屋已破损,院内杂草丛生。

旧房子的墙全是用这样的“糊砌”垒成的。

烧柴火的炉灶。

大山里有很多野生的草药、山核桃和板栗,村民会根据季节到山里采摘,然后出售给到村里收购的小贩。图为一名50多岁的妇女在翻晒采摘的野生五味子。五味子晒干后每斤可卖15元,但8斤新鲜的五味子才能晒出一斤干的

自家地里种的南瓜收回来在院子里随处堆放着。

村边山坡上采摘的“八月炸”,八月炸吃起来有点像香蕉一样软甜,略微有点涩口。

野生的毛栗子。

土炕上晾晒的是在山上捡拾的板栗,山上的野生板栗随处都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年人身体不行,捡不了多少。

古老的石碾子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村子的历史。

鸡窝边的两只母鸡悠闲自得。

房檐瓦上的“瓦松”,它的别名,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榴花等等。每个地方对对它的称呼也不一样。这种野草属于无根草,所以特别好生长。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种草居然有药用价值。它可以很好的起到凉血止血,解毒等功效。

村子里的人家家都养有中华蜂,少者四、五箱,多者十几箱。中华蜂被老百姓叫做土蜂,一般一年只摇一次蜂蜜,价格比常见意蜂的蜂蜜要贵二倍。图为用树皮挡风遮雨的蜂箱。

一户人家的老宅,院墙已经倒塌。

曾经吃饭用的小方桌放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

用整根木头制作的喂羊食槽。

仅有的几户人家中,竟然还有一座专门的牲口房,里面喂着几头牛,牛粪被从墙上的方口清理到室外。

在村子边上一处30多米高的悬崖上,竟然也被放了两个蜂箱。村民说,蜂箱放高一些,一个是离山上的花近,蜜蜂采蜜的距离短,采的蜜会多一些,二是蜜蜂不受干扰。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李郁峰摄影”(lyf8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