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抽控烟吧 关注:5贴子:67
  • 2回复贴,共1

成为一只聪明的“狐狸”! 沛公嘚啵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为一只聪明的“狐狸”!
沛公嘚啵嘚
今天发烧了,居然不知道,沛公这次真嘚啵了,我口述,由“杨过”代笔。这小子真不错 ,排版还挺专业!
今年8月26日,耶鲁大学官网发布了一篇校长彼得·沙洛维 给新生的致辞。
彼得·沙洛维用狐狸和刺猬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求学的一些看法,演讲内容犀利,引用多个名人轶事,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刺猬和狐狸的分类法非常著名。它最早来自于公元前7世纪,希腊诗人阿尔洛克斯的一句话: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后来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把刺猬和狐狸的说法用来指两种类型的思想家。

狐狸很灵活,会根据当前的状况,汲取大量其他人的想法和经验,并作出改变;刺猬则倾向于对所有变化的现实,都用一种观点来解释。
狐狸机巧百出、通晓百科,而刺猬一计防御、见解深刻。“刺猬坚持一种普遍原则,万事万物都坚持用一种理解来解释。狐狸追求更多知识,无论是相矛盾的还是互相连接的。”

我们从“伟大的刺猬”和“伟大的狐狸”身上都可以学到很多。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多效仿狐狸。“通过学习,你可能会用某种观念或方式来观察这个世界,但是,一定要多学习不同人的思想、多考虑不同人的观点。尽量都去尝试一下,然后找出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耶鲁大学提供的人文教育,最厉害的一点是将你从狭隘的、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计划中解放出来。” 多去了解不同领域的人是如何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并且对不同的观点,以批判性思考的态度去看待,而不是一味地认同某种观点。


像狐狸一样思考有很多好处。狐狸会仔细倾听,去参与、去探索,始终保持好奇心。“狐狸不仅从他们认同的观点中获取知识,对于一些他们不同意的观点,狐狸也会说‘带走’。狐狸是灵活的。面对挑战时,他们不仅可以做出更好的反应,甚至可以预测到将来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身兼哲学家及知识史学家的以赛亚· 柏林 爵士于1953年出版了一册86页的小书,将这两种形象普适化。
柏林将刺猬描述为一个思想家:以某个观点来认识现实,并以此观点为中心来“感受”现实中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俯仰呼吸,喜怒哀乐。总之,可称为万事诉诸于某观点的“归位狂”。 卡尔·马克思 与安·兰德 都是刺猬。
另一方面,狐狸可谓是百科全书,知道许多事情,会根据当前状况汲取大量他人的想法和经验。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就是最好的代表。
正如柏林所说,刺猬坚持一种普遍原则,万事万物都坚持用一种理念来解释。而狐狸追求更多知识,无论是相互矛盾的或是连接的。
柏林自己也意识到,这种二分法过于简单化了。
我分享下我们“少抽”的例子,我用了10年的时间做了“狐狸”学习了很多不同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人,学习了他们很多思想和成功的经验,我非常感谢他们,以后有机会专门讲讲他们。
“少抽”能有今天,就是“狐狸”的思维,我们同样学习好的企业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爆品思维”的小米,“超出消费者预期”的苹果,“超级课程表”的团队管理,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个“粉丝参与感计划” 。组建完成我会在公众号推荐大家!
我们同时信奉“刺猬思维” 专心做一件事,只做少抽,砍掉了之前所有的产品,鄙人也同时放弃了我之前做的公司业务,为此我损失了100多万,全身心投入“少抽”项目。
我们每天因为一个细节,就会讨论很多次,生怕不是最好的结果,我们的用心甚至超出你们的想象。
举个例子:我们产品生产前,做一批内部体验的小样,为此我们专门做一个体验装。为了包装的选材、尺寸、设计上讨论了两天,最终定下来!
悟空、二娘和杨过像是打起来的架势!这个体验装只是小样,只用一次,而且只是内部用,很多公司是不会那么在乎的,可以想象,那我们的正品呢?肯定会更加用心!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爆品”的思维,不超出消费者的预期,怎能“鹤立鸡群”呢?对不对?


1楼2017-10-20 09:35回复
    狐狸和刺猬无非就是争食!刺猬扎着水果在狐狸的面前晃悠,狐狸看着就烦。刺猬说:饿不饿,想不想吃。狐狸说:嗯!我要吃,刺猬假装丢掉一个🍎苹果!狐狸跑过去捡起来往嘴里一咬,盦盦!真好吃。刺猬说:哦!又掉了一个。🍎苹果滚了过来,狐狸又跑去捡起来往嘴里一塞:嗯嗯刺猬指着狐狸的脸腮说:咦!酒窝大大的。狐狸不出声?刺猬说:吃吧!小心噎死你?狐狸拿出一个说:故意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21 20:07
    回复
      fvfhvvgvxgfvfvgb回去秃头噜噜噜哦哦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2-12-23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