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的台词,一直是喷子诟病的一个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三台词大部分是白话文,且有穿越之类的错误,错误,我不否认,也不洗白,毕竟这是一部人拍的电视剧,不是考古的。此贴只是论一论台词是白话,能不能成为黑点。如果你是朋友,欢迎讨论,如果您不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拍砖,如果您是喷子,请出门左转学会“素质”怎么写再来,本帖欢迎讨论欢迎拍砖不欢迎人参公鸡,有爆粗口者,删帖不解释也不告知,大家肯看,就是给我面子,谢谢大家的时间,也谢谢合作。
容我啰嗦几句,我从小喜欢历史,喜欢三国,《三国演义》早在看新三前,就已经看过了十几遍,但小时候看和长大后看的感觉不一样,小时候是纯粹喜欢,长大了开始品读,余以为《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很大也很精彩,但作者格局不大,人物性格太过单一,比如说我最喜欢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塑造的就不太好,没有突出丞相的忠心与理民才干,反而将丞相塑造成诸葛大神……当然,这是小说,艺术加工,虽然我不喜欢,但无可厚非。
回归正题,既然说到白话文,那我们先来说一说白话文的兴起与发展。众所周知,白话文的兴起,离不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胡适先生,鲁迅先生,郭沫若先生,陈独秀先生为代表人物,是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而新派学者们反对封建,支持民主所兴起的,也是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必然。此段历史,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不多赘言。我想说的是,白话文之所以流行,不仅仅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日益深入,更是打破俗旧的必然,俗话说物极必反,思想这种东西,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如此。基本知识普及完了,那我们就来说说台词的评定,这里我不是行家,所以仅说说自己的看法,欢迎内行给我补充,在此谢过。个人认为,台词是用来塑造人物的,如果这句台词精彩,可以凸显人物性格,那这比它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更重要,新三里,和曹操比起来,刘备的台词一直是文气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气势,写出了一个仁义但并非无能的乱世英主,而曹操的台词,虽然有新潮雷人的地方,但凸显了曹操一代枭雄的性格。而丞相的台词呢,我最喜欢“士为知己者死,谁让我诸葛亮遇见了主公。”“你不当讲!”“主公,雍凉可以平定了,中原可以平定了,大汉可以中兴了!”“老贼速退,杀你,污我刀耳。”第一句是刘备去东吴,关张兵谏那个时候,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桥段,但我喜欢这句台词,士为知己者死,奠定了丞相一生命途,想起后面的情节,想起他的结局,一时间,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你不当讲!”是刘备伐吴前夕,冷落丞相,而马谡问了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句话估计在任何电视剧里出场率都很高,回答也千千万万,我唯独对丞相一句霸气的:“你不当讲!”印象深刻。丞相知道他要说什么,也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丞相说:“你不当讲!”一句话,四个字,写出了诸葛亮的识人断世和清醒澄明,同时刻画出他的懂进退,明世情,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却是一个令人敬重的贤相。第三句,是让我哭出来的一句,这时候,丞相对刘备的称呼不再是先帝,而是主公,是最初的,最亲密的称呼,一个称呼,代表了一种初心,或许兜兜转转,刘备早已忘了他的初心是什么,而丞相还记得,记得他们的理想,记得他们的长安。半生征伐,半世烽烟,丞相一直没有忘记最初的理想,更是突出了其伟大。这里多说一句,我一直认为丞相的理想就是兴汉,至于今天大家讨论丞相不帮曹操是因为他不能被重用,我只想笑,不要用今人的思想衡量古人,大汉是怎样的朝代?它的存在,它的强盛,给了我们多少自信?大汉诛灭强秦光武中兴文景之治,我一直认为兴汉是丞相的理想,丞相自比管乐的意义就是拨乱反正除暴安良,至于曹操……且先不说丞相不会投靠害他从小颠沛流离的罪魁祸首,单说大家明不明白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意思?我跑题了,继续看最后一句,骂王朗,台词删减严重……这也是我不喜欢的一点,但最后一句“老贼速退,杀你,污我刀耳。”还是很有气势的,这里突出的是诸葛亮的正气,他骨子里就有一个拨乱反正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我喜欢丞相的原因之一。仅仅这四个我喜欢的台词,就已经把丞相的形象写的淋漓尽致,众多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台词,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一直以为,新三的出现,是国人对三国解读打破传统的标志,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就如同白话文的兴起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最后想说,如果因为新三台词新潮不是文言文而否认台词的好,是不是应该去把鲁迅先生他们挨个炮轰一遍?
容我啰嗦几句,我从小喜欢历史,喜欢三国,《三国演义》早在看新三前,就已经看过了十几遍,但小时候看和长大后看的感觉不一样,小时候是纯粹喜欢,长大了开始品读,余以为《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很大也很精彩,但作者格局不大,人物性格太过单一,比如说我最喜欢的诸葛亮,三国演义塑造的就不太好,没有突出丞相的忠心与理民才干,反而将丞相塑造成诸葛大神……当然,这是小说,艺术加工,虽然我不喜欢,但无可厚非。
回归正题,既然说到白话文,那我们先来说一说白话文的兴起与发展。众所周知,白话文的兴起,离不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胡适先生,鲁迅先生,郭沫若先生,陈独秀先生为代表人物,是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而新派学者们反对封建,支持民主所兴起的,也是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必然。此段历史,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不多赘言。我想说的是,白话文之所以流行,不仅仅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日益深入,更是打破俗旧的必然,俗话说物极必反,思想这种东西,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如此。基本知识普及完了,那我们就来说说台词的评定,这里我不是行家,所以仅说说自己的看法,欢迎内行给我补充,在此谢过。个人认为,台词是用来塑造人物的,如果这句台词精彩,可以凸显人物性格,那这比它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更重要,新三里,和曹操比起来,刘备的台词一直是文气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气势,写出了一个仁义但并非无能的乱世英主,而曹操的台词,虽然有新潮雷人的地方,但凸显了曹操一代枭雄的性格。而丞相的台词呢,我最喜欢“士为知己者死,谁让我诸葛亮遇见了主公。”“你不当讲!”“主公,雍凉可以平定了,中原可以平定了,大汉可以中兴了!”“老贼速退,杀你,污我刀耳。”第一句是刘备去东吴,关张兵谏那个时候,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桥段,但我喜欢这句台词,士为知己者死,奠定了丞相一生命途,想起后面的情节,想起他的结局,一时间,我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你不当讲!”是刘备伐吴前夕,冷落丞相,而马谡问了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这句话估计在任何电视剧里出场率都很高,回答也千千万万,我唯独对丞相一句霸气的:“你不当讲!”印象深刻。丞相知道他要说什么,也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丞相说:“你不当讲!”一句话,四个字,写出了诸葛亮的识人断世和清醒澄明,同时刻画出他的懂进退,明世情,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却是一个令人敬重的贤相。第三句,是让我哭出来的一句,这时候,丞相对刘备的称呼不再是先帝,而是主公,是最初的,最亲密的称呼,一个称呼,代表了一种初心,或许兜兜转转,刘备早已忘了他的初心是什么,而丞相还记得,记得他们的理想,记得他们的长安。半生征伐,半世烽烟,丞相一直没有忘记最初的理想,更是突出了其伟大。这里多说一句,我一直认为丞相的理想就是兴汉,至于今天大家讨论丞相不帮曹操是因为他不能被重用,我只想笑,不要用今人的思想衡量古人,大汉是怎样的朝代?它的存在,它的强盛,给了我们多少自信?大汉诛灭强秦光武中兴文景之治,我一直认为兴汉是丞相的理想,丞相自比管乐的意义就是拨乱反正除暴安良,至于曹操……且先不说丞相不会投靠害他从小颠沛流离的罪魁祸首,单说大家明不明白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意思?我跑题了,继续看最后一句,骂王朗,台词删减严重……这也是我不喜欢的一点,但最后一句“老贼速退,杀你,污我刀耳。”还是很有气势的,这里突出的是诸葛亮的正气,他骨子里就有一个拨乱反正的雄心壮志,这也是我喜欢丞相的原因之一。仅仅这四个我喜欢的台词,就已经把丞相的形象写的淋漓尽致,众多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台词,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一直以为,新三的出现,是国人对三国解读打破传统的标志,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就如同白话文的兴起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最后想说,如果因为新三台词新潮不是文言文而否认台词的好,是不是应该去把鲁迅先生他们挨个炮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