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 打灯谜
甲:看了几集《铁齿铜牙纪晓岚》。
乙:嗯。这部电视剧经常重播。
甲:想起历史上纪晓岚的一件真事。
乙:哪一件?
甲:乾隆让手下大臣出谜语,自己猜。
乙:皇上猜谜语。
甲:你还别说,纪晓岚出的谜语,乾隆还真没猜出来。
乙:出的什么谜语呀?
甲:头一句: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乙:二一句?
甲: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乙:猜什么?
甲:每句猜一个字。
乙:皇上没猜出来?
甲:没有。你猜出来没?
乙:我也没猜出来。
甲:就是“猜”“谜”两个字。
乙:有讲吗?
甲:当然。
乙: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甲:“猜”字的右半边是个“青”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青”。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是“青”。
乙:“青色”的“青”。
甲:对。
乙:和狐狼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甲:狐狼猫狗这四个字都有一个“反犬旁”,是不是?
乙:是。
甲:“犬”就是狗呀。
乙:是。
甲:既不是家禽也不是野兽。
乙:对。
甲:左边一个“反犬”,右边一个“青”字,合在一起就是“猜谜”的“猜”字。
乙: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
甲:诗、词、论、语四个字都有一个“言字旁”。
乙: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甲:对东西南北模糊就是迷糊。所以是“迷”。“谜语”虽短小精悍但妙趣横生。左边“言字旁”,右边“迷糊”的“迷”,组成“猜谜”的“谜”字。两句和在一起就是“猜谜”两个字。
乙:噢。纪晓岚还是真有学问。
甲:那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文人的文字游戏。
乙:是。
甲:猜谜语又叫打灯谜。
乙:是。
甲:提起这猜谜语,你怎么样?
乙:我最爱猜谜。
甲:那可巧了,我也爱猜谜。
乙:那咱俩今天在这猜回谜语怎么样?
甲:好呀。
乙:我说一个你猜。
甲:好。
乙:元前明后 。
甲:打什么?
乙:打一个水浒人名。
甲:我也说一个。
乙:你先猜我这个。
甲:不忙。听着呀。
乙:说。
甲: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你这个打什么?
甲:我这个也打一个水浒人名。
乙:你先猜我这个“元前明后”。
甲:你先猜我这个“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你这不抬杠吗?照这样说到明天凌晨也没结果。
甲:我猜你这个水浒人名是?
乙:谁?
甲:不知道。
乙:你这个我也没猜着。
甲:公布答案。
乙:说----“元前明后”,打一个水浒人名。
甲:是?
乙:宋清。
甲:怎么是宋清呢?
乙:你看呀,“元前”----元朝前边是什么朝?
甲:宋朝。
乙:“明后”----明朝后边是什么朝?
甲:清朝。
乙:这不就是“宋清”吗?
甲:嗯。有点意思。
乙:你这个呢?下围棋黑子输了?
甲:说----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谜底是?
甲:白胜。
乙:黑子输了,肯定白子赢啦!正好是“白胜”。
甲:你再说一个。
乙:听这个。
甲:说!
乙:妇女过节前一天。
甲:打什么?
乙:一味药材。
甲:谜底和这个谜面合理吗?
乙:当然合理。
甲:谜底是?
乙:三七。
甲:妇女节是三月八号,妇女过节前一天就是三月七号----三七。对,很合理。这个谜语不错。
乙:废话。我都告诉你谜底了还错得了?
甲:你听我这个。
乙:说。
甲: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
乙: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鹿茸?
甲:不对。
乙:虎骨?
甲:不对。
乙:龟甲
甲:不对。
乙:狗宝?
甲:(笑)哎……
乙:对啦?
甲:不对。
乙:不对你乐什么呀?
甲:接着猜。
乙:不猜了。
甲:告诉你,说----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
乙:是?
甲:“大黄”。
乙:“大黄”不是黄族民吗?
甲:对呀。和马志明搭档说相声的。
乙:嗯。明白了。马志明老爱管他叫“大黄”。
甲:哎,对喽!
乙:听这个。
甲:说。
乙:头戴乌纱帽,身穿黑外套。喜欢闻臭味,走路唱小调----打一动物。
甲:我要能猜出来我是茄子。
乙:告诉你,这是苍蝇。
甲:能讲得通吗?
乙:当然。
甲:那我可问啦?
乙:随便问。
甲:头两句:头戴乌纱帽,身穿黑外套?
乙:苍蝇脑袋和身上都是黑的。
甲:哦,苍蝇脑袋和身上都是黑的?
乙:对。
甲:那绿豆蝇呢?
乙:不算。
甲:这还有不算的?
乙:说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种类。
甲:绿豆蝇不常见吗?
乙:没有黑头苍蝇多。
甲:后两句:喜欢闻臭味,走路唱小调?
乙:苍蝇逐臭;一天到晚嗡嗡营营。
甲:嗯。所以谜底是“苍蝇”。
乙:对。
甲:我给你也出个动物谜吧!
乙:说。
甲:一个懒家伙,只吃不干活。戴顶帽子帽檐大,穿件褂子纽扣多。
乙:这是?
甲:老母猪。
乙:老母猪?
甲:对。
乙:一个懒家伙,只吃不干活?
甲:你看,猪都是只吃不干活。
乙:戴顶帽子帽檐大?
甲:它的两个耳朵就像是一顶帽子的帽檐。
乙:穿件褂子纽扣多?
甲:猪肚子底下那两排乳头像不像你媳妇大衣上的双排扣?
乙:没这么比喻的?
甲:比喻多么形象。
乙:没羞没臊。听这个。
甲:说。
乙:三国征战路不通,孔明设计借东风,曹操搬兵走水路,周瑜打算用火攻。
甲:打什么?
乙:你爷爷的一项嗜好。而且是不良嗜好。
甲:不知道。
乙:你好好想想。
甲:不想。直接说答案吧。
乙:那我可说啦。
甲:说。
乙:三国征战路不通,孔明设计借东风,曹操搬兵走水路,周瑜打算用火攻。
甲:是……
乙:抽水烟袋。
甲:能讲得通吗?
乙:当然讲得通。
甲:三国征战路不通?
乙:见过水烟袋的都知道,前面的烟袋锅和后面的烟袋嘴不是直接相通的。中间还有个瓶子装着水。烟袋锅一头露在外头,一头伸进水里。烟袋嘴一头含在嘴里,一头悬在水面上。
甲:孔明设计借东风?
乙:空气从烟袋锅进去----借东风。
甲:曹操搬兵走水路?
乙:烟从水里过滤以后,进烟袋嘴,再进嘴里。
甲:周瑜打算用火攻。
乙:你得把烟点着了才能抽呀!
甲:这劲费的!
乙:你有不费劲的倒说呀?
甲:两只桨,一船米,一划划到红庙里;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乙:猜什么?
甲:日常活动。
乙:猜不着。
甲:认输啦?
乙:嗯。说答案吧。
甲:告诉你记住啦。两只桨,一船米,一划划到红庙里,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乙:是?
甲:吃饭。
乙:吃饭?
甲:两只桨,一船米……一碗饭,两只筷子。
乙:一划划到红庙里?
甲:往嘴里扒拉呀。
乙: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甲:嘴里有舌头,嚼吧嚼吧咽肚子里啦。
乙:咽肚子里了就是“拖着白米下地窖”?
甲:对呀。
乙:听这个。
甲:说。
乙:说----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果,紫果里面装芝麻。
甲:打什么?
乙:蔬菜。
甲:这是?
乙:茄子。
甲:大紫茄子。
乙:对。
甲:听我的。
乙:说。
甲: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是?
甲:胡萝卜。
乙:你听我这个。麻屋子,红帐子,里边住个白胖子。
甲:这?
乙:花生。
甲:白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不还是刚才那胡萝卜吗?
甲:错。
乙:错?
甲:哎。你没听清楚,这回是白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回是?
甲:白萝卜。
乙:嘿----两根萝卜来回倒腾。
甲:没你能倒腾。
乙:我给你出个好的。
甲:嗯。
乙:说----节约用电。
甲:说呀。
乙:完啦。
甲:“节约用电”就完啦?
乙:那还说多少?
甲:打什么?
乙:打十个字。
甲:打十个字?谜面四个字,谜底打十个字?我没听错吧?
乙:没听错。就是打十个字。
甲:我也不猜了,你直接说答案吧。我听听谜底合理不合理。
乙:你可输啦。
甲:输就输。
乙:说----节约用电----打十个字。
甲:都是?
乙:申、中、甲、由、田、日、口、十、二、一。
甲:同音字多,你得挨个儿说说具体是哪一个字。
乙:好。
甲:“申”?
乙:“申请”的“申”。
甲:“中”?
乙:“中国”的“中”。
甲:“甲”?
乙:“指甲”的“甲”。
甲:“由”?
乙:“自由”的“由”。
甲:“田”?
乙:“田地”的“田”。
甲:“日”?
乙:“日期”的“日”。
甲:“口”?
乙:“口腔”的“口”。
甲:“十”?
乙:“六七八九十”的“十”。
甲:“二”?
乙:“一二三四五”的“二”。
甲:“一”?
乙:“一二三”的“一”。
甲:都解释清楚啦。那我可挨个问啦。
乙:你问呀。
甲:“节约用电”的谜底为什么是“申”字。
乙:“电”字怎么写?
甲:一个“日”字,一个竖弯钩。
乙:对呀。谜面“节约用电”,谜底就是在“电”字上减少笔画形成新字,一共得出十个字。
甲:“申”字符合这规律吗?
乙:当然。你看----写“电”字时,光写这一竖,不写这个“弯钩”(用手比划),就是“申”字。
甲:哦。“中”?
乙:把“申”字中间这一横去掉,这个字就是“中”。
甲:“甲”?
乙:“申”字上边不出头,下边出头就是“甲”。
甲:对。“由”?
乙:“申”字上边出头,下边不出头,就是“由”。
甲:“田”?
乙:“申”字上下都不出头,就是“田”字。
甲:嗯。“日”?
乙:把“田”字里边的一竖去掉,这个字就是“日”。
甲:噢。把“日”字里边的一横去掉就是“口”字啦?
乙:对呀。这么会儿变聪明啦。
甲:就这个呀?“二”?
乙:把“日”字的两横留下就是“二”字。
甲:“一”?
甲、乙(同时):“二”字去掉一横就是“一”。
乙:你也会啦?
甲:多新鲜呐?我这么大人再连“一”都不认识,还活什么劲呀?
乙:都合情合理不?
甲:都合情合理。这回我说一个,你猜。
乙:说。
甲:说----十个轧道机坏了俩。
乙:猜什么?
甲:猜一句话。
乙:给点提示!
甲:不能提示,只能告诉你这些。给提示你就猜出来啦。
乙:我上哪猜去呀?这没头没脑的!猜不着!
甲:告诉你吧。说----十个轧道机坏了俩。
乙:这是?
甲:(学日本话)八个压路!
乙:八个压路呀!日本鬼子!十个轧道机压路,坏了俩就剩八个能压路了,可不就是“八个压路”吗?
甲:对呀。解释得很好很正确。
乙:这倒不错。日本话讲理!
甲:那当然啦。
乙:我给你说一个故事谜语。
甲:好呀。
乙:梁山伯……梁山伯,知道吗?
甲:知道。不就是跟祝英台搞对象的那个吗?
乙:对。说----有一次,梁山伯去祝家庄拜访祝英台。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不知该走那条路,正巧看见路口大石头上坐着一位老汉,梁山伯上前给老汉深施一礼,“老人家,我去祝家庄应
该走哪条路呀?”老汉听完,也不说话,走到石头后面,露出头来看了他一会,然后,朝着梁山伯来时的路走了。梁山伯初时不解其意,经过思索才恍然大悟。按照老汉指给他的道路顺
利地走到了祝家庄,找到了祝英台。这个故事谜语打一个字,你猜出这个字来就能明白老头给梁山伯指的是哪条道路了。
甲:这老头有病?
乙:没病呀。
甲:哑巴?
乙:不是。会说话。
甲:那他直接告诉梁山伯多好?
乙:人家是让你自己猜。
甲:有人向你打听道儿,你不告诉人家,让他自己猜?“受累,我问一下,烟袋斜街怎么走?”再瞅瞅你怎么回答,“我知道,但是,我不告诉你。你自己猜!”你听这像话吗?
乙:他这不是猜灯谜吗?
甲:猜灯谜你得合情合理。像你说的这个就属于不合情不合理的。你跟那老头你们俩早晚得让人打死。
乙:凭什么呀?
甲:就冲你们这么样的给人家指路,就得让人家打死。我这暴脾气要是遇上这样给我指路的,非打起来不可。
乙:我呀,我也不跟你掰扯这个。你猜的出来猜不出来?
甲:猜不出来。
乙:那你可输啦!
甲:输就输。说答案吧。
乙:这是个“右”字。
甲:哪个“you”?
乙:“左右”的“右”。
甲:怎么讲?
乙:老头躲到石头后面,把脑袋伸出来。就好比是“石头”的“石”字上的一撇出头,“石”字的一撇出头就是“左右”的“右”字。明白了吧?
甲:噢-----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乙:嗯。
甲:这回我必须说个好的。
乙:你也得有呀?
甲:不说好的,镇不住你。
乙:不定怎么样呢?
甲:得把这压箱底的好货拿出来晒晒啦。
乙:别晃了大家的眼。
甲:说一个让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的好谜语。
乙:那我可得好好听着。
甲:给你说一个包含着“光学”、“电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仿生学”、“空气动力学”、“人体运动科学”的谜语。
乙:嚯!您快点说吧!我都等不及啦。
甲:听着。
乙:说。
甲:说----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
乙:完啦?
甲:完啦。
乙:这就是你那包含着“光学”、“电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仿生学”、“空气动力学”、“人体运动科学”的谜语?
甲:对呀。
乙:说这么热闹,打什么呀?
甲:打一个动作。
乙:打一个动作?
甲:哎,对啦!而且还告诉你,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乙: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什么动作呀?
甲:好好想想吧。
乙: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一共十五个小孩……哪儿来这么多小孩呀?
甲:猜得着猜不着?
乙:你别催呀!容我想想。
甲:你想到明天凌晨谁等得了?
乙:这儿等着我呢!我猜不着,说答案吧。
甲:认输啦?
乙:认输。
甲:告诉你,记住喽!说----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打一个动作。
乙:这个动作是?
甲:穿袜子。
乙:就穿袜子呀!
2017.10.24
甲:看了几集《铁齿铜牙纪晓岚》。
乙:嗯。这部电视剧经常重播。
甲:想起历史上纪晓岚的一件真事。
乙:哪一件?
甲:乾隆让手下大臣出谜语,自己猜。
乙:皇上猜谜语。
甲:你还别说,纪晓岚出的谜语,乾隆还真没猜出来。
乙:出的什么谜语呀?
甲:头一句: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乙:二一句?
甲: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乙:猜什么?
甲:每句猜一个字。
乙:皇上没猜出来?
甲:没有。你猜出来没?
乙:我也没猜出来。
甲:就是“猜”“谜”两个字。
乙:有讲吗?
甲:当然。
乙: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甲:“猜”字的右半边是个“青”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青”。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是“青”。
乙:“青色”的“青”。
甲:对。
乙:和狐狼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甲:狐狼猫狗这四个字都有一个“反犬旁”,是不是?
乙:是。
甲:“犬”就是狗呀。
乙:是。
甲:既不是家禽也不是野兽。
乙:对。
甲:左边一个“反犬”,右边一个“青”字,合在一起就是“猜谜”的“猜”字。
乙: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
甲:诗、词、论、语四个字都有一个“言字旁”。
乙: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甲:对东西南北模糊就是迷糊。所以是“迷”。“谜语”虽短小精悍但妙趣横生。左边“言字旁”,右边“迷糊”的“迷”,组成“猜谜”的“谜”字。两句和在一起就是“猜谜”两个字。
乙:噢。纪晓岚还是真有学问。
甲:那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文人的文字游戏。
乙:是。
甲:猜谜语又叫打灯谜。
乙:是。
甲:提起这猜谜语,你怎么样?
乙:我最爱猜谜。
甲:那可巧了,我也爱猜谜。
乙:那咱俩今天在这猜回谜语怎么样?
甲:好呀。
乙:我说一个你猜。
甲:好。
乙:元前明后 。
甲:打什么?
乙:打一个水浒人名。
甲:我也说一个。
乙:你先猜我这个。
甲:不忙。听着呀。
乙:说。
甲: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你这个打什么?
甲:我这个也打一个水浒人名。
乙:你先猜我这个“元前明后”。
甲:你先猜我这个“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你这不抬杠吗?照这样说到明天凌晨也没结果。
甲:我猜你这个水浒人名是?
乙:谁?
甲:不知道。
乙:你这个我也没猜着。
甲:公布答案。
乙:说----“元前明后”,打一个水浒人名。
甲:是?
乙:宋清。
甲:怎么是宋清呢?
乙:你看呀,“元前”----元朝前边是什么朝?
甲:宋朝。
乙:“明后”----明朝后边是什么朝?
甲:清朝。
乙:这不就是“宋清”吗?
甲:嗯。有点意思。
乙:你这个呢?下围棋黑子输了?
甲:说----下围棋黑子输了?
乙:谜底是?
甲:白胜。
乙:黑子输了,肯定白子赢啦!正好是“白胜”。
甲:你再说一个。
乙:听这个。
甲:说!
乙:妇女过节前一天。
甲:打什么?
乙:一味药材。
甲:谜底和这个谜面合理吗?
乙:当然合理。
甲:谜底是?
乙:三七。
甲:妇女节是三月八号,妇女过节前一天就是三月七号----三七。对,很合理。这个谜语不错。
乙:废话。我都告诉你谜底了还错得了?
甲:你听我这个。
乙:说。
甲: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
乙: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鹿茸?
甲:不对。
乙:虎骨?
甲:不对。
乙:龟甲
甲:不对。
乙:狗宝?
甲:(笑)哎……
乙:对啦?
甲:不对。
乙:不对你乐什么呀?
甲:接着猜。
乙:不猜了。
甲:告诉你,说----搭档马志明----打一味药材。
乙:是?
甲:“大黄”。
乙:“大黄”不是黄族民吗?
甲:对呀。和马志明搭档说相声的。
乙:嗯。明白了。马志明老爱管他叫“大黄”。
甲:哎,对喽!
乙:听这个。
甲:说。
乙:头戴乌纱帽,身穿黑外套。喜欢闻臭味,走路唱小调----打一动物。
甲:我要能猜出来我是茄子。
乙:告诉你,这是苍蝇。
甲:能讲得通吗?
乙:当然。
甲:那我可问啦?
乙:随便问。
甲:头两句:头戴乌纱帽,身穿黑外套?
乙:苍蝇脑袋和身上都是黑的。
甲:哦,苍蝇脑袋和身上都是黑的?
乙:对。
甲:那绿豆蝇呢?
乙:不算。
甲:这还有不算的?
乙:说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种类。
甲:绿豆蝇不常见吗?
乙:没有黑头苍蝇多。
甲:后两句:喜欢闻臭味,走路唱小调?
乙:苍蝇逐臭;一天到晚嗡嗡营营。
甲:嗯。所以谜底是“苍蝇”。
乙:对。
甲:我给你也出个动物谜吧!
乙:说。
甲:一个懒家伙,只吃不干活。戴顶帽子帽檐大,穿件褂子纽扣多。
乙:这是?
甲:老母猪。
乙:老母猪?
甲:对。
乙:一个懒家伙,只吃不干活?
甲:你看,猪都是只吃不干活。
乙:戴顶帽子帽檐大?
甲:它的两个耳朵就像是一顶帽子的帽檐。
乙:穿件褂子纽扣多?
甲:猪肚子底下那两排乳头像不像你媳妇大衣上的双排扣?
乙:没这么比喻的?
甲:比喻多么形象。
乙:没羞没臊。听这个。
甲:说。
乙:三国征战路不通,孔明设计借东风,曹操搬兵走水路,周瑜打算用火攻。
甲:打什么?
乙:你爷爷的一项嗜好。而且是不良嗜好。
甲:不知道。
乙:你好好想想。
甲:不想。直接说答案吧。
乙:那我可说啦。
甲:说。
乙:三国征战路不通,孔明设计借东风,曹操搬兵走水路,周瑜打算用火攻。
甲:是……
乙:抽水烟袋。
甲:能讲得通吗?
乙:当然讲得通。
甲:三国征战路不通?
乙:见过水烟袋的都知道,前面的烟袋锅和后面的烟袋嘴不是直接相通的。中间还有个瓶子装着水。烟袋锅一头露在外头,一头伸进水里。烟袋嘴一头含在嘴里,一头悬在水面上。
甲:孔明设计借东风?
乙:空气从烟袋锅进去----借东风。
甲:曹操搬兵走水路?
乙:烟从水里过滤以后,进烟袋嘴,再进嘴里。
甲:周瑜打算用火攻。
乙:你得把烟点着了才能抽呀!
甲:这劲费的!
乙:你有不费劲的倒说呀?
甲:两只桨,一船米,一划划到红庙里;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乙:猜什么?
甲:日常活动。
乙:猜不着。
甲:认输啦?
乙:嗯。说答案吧。
甲:告诉你记住啦。两只桨,一船米,一划划到红庙里,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乙:是?
甲:吃饭。
乙:吃饭?
甲:两只桨,一船米……一碗饭,两只筷子。
乙:一划划到红庙里?
甲:往嘴里扒拉呀。
乙:红庙里,红老道,拖着白米下地窖?
甲:嘴里有舌头,嚼吧嚼吧咽肚子里啦。
乙:咽肚子里了就是“拖着白米下地窖”?
甲:对呀。
乙:听这个。
甲:说。
乙:说----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果,紫果里面装芝麻。
甲:打什么?
乙:蔬菜。
甲:这是?
乙:茄子。
甲:大紫茄子。
乙:对。
甲:听我的。
乙:说。
甲: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是?
甲:胡萝卜。
乙:你听我这个。麻屋子,红帐子,里边住个白胖子。
甲:这?
乙:花生。
甲:白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不还是刚才那胡萝卜吗?
甲:错。
乙:错?
甲:哎。你没听清楚,这回是白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
乙:这回是?
甲:白萝卜。
乙:嘿----两根萝卜来回倒腾。
甲:没你能倒腾。
乙:我给你出个好的。
甲:嗯。
乙:说----节约用电。
甲:说呀。
乙:完啦。
甲:“节约用电”就完啦?
乙:那还说多少?
甲:打什么?
乙:打十个字。
甲:打十个字?谜面四个字,谜底打十个字?我没听错吧?
乙:没听错。就是打十个字。
甲:我也不猜了,你直接说答案吧。我听听谜底合理不合理。
乙:你可输啦。
甲:输就输。
乙:说----节约用电----打十个字。
甲:都是?
乙:申、中、甲、由、田、日、口、十、二、一。
甲:同音字多,你得挨个儿说说具体是哪一个字。
乙:好。
甲:“申”?
乙:“申请”的“申”。
甲:“中”?
乙:“中国”的“中”。
甲:“甲”?
乙:“指甲”的“甲”。
甲:“由”?
乙:“自由”的“由”。
甲:“田”?
乙:“田地”的“田”。
甲:“日”?
乙:“日期”的“日”。
甲:“口”?
乙:“口腔”的“口”。
甲:“十”?
乙:“六七八九十”的“十”。
甲:“二”?
乙:“一二三四五”的“二”。
甲:“一”?
乙:“一二三”的“一”。
甲:都解释清楚啦。那我可挨个问啦。
乙:你问呀。
甲:“节约用电”的谜底为什么是“申”字。
乙:“电”字怎么写?
甲:一个“日”字,一个竖弯钩。
乙:对呀。谜面“节约用电”,谜底就是在“电”字上减少笔画形成新字,一共得出十个字。
甲:“申”字符合这规律吗?
乙:当然。你看----写“电”字时,光写这一竖,不写这个“弯钩”(用手比划),就是“申”字。
甲:哦。“中”?
乙:把“申”字中间这一横去掉,这个字就是“中”。
甲:“甲”?
乙:“申”字上边不出头,下边出头就是“甲”。
甲:对。“由”?
乙:“申”字上边出头,下边不出头,就是“由”。
甲:“田”?
乙:“申”字上下都不出头,就是“田”字。
甲:嗯。“日”?
乙:把“田”字里边的一竖去掉,这个字就是“日”。
甲:噢。把“日”字里边的一横去掉就是“口”字啦?
乙:对呀。这么会儿变聪明啦。
甲:就这个呀?“二”?
乙:把“日”字的两横留下就是“二”字。
甲:“一”?
甲、乙(同时):“二”字去掉一横就是“一”。
乙:你也会啦?
甲:多新鲜呐?我这么大人再连“一”都不认识,还活什么劲呀?
乙:都合情合理不?
甲:都合情合理。这回我说一个,你猜。
乙:说。
甲:说----十个轧道机坏了俩。
乙:猜什么?
甲:猜一句话。
乙:给点提示!
甲:不能提示,只能告诉你这些。给提示你就猜出来啦。
乙:我上哪猜去呀?这没头没脑的!猜不着!
甲:告诉你吧。说----十个轧道机坏了俩。
乙:这是?
甲:(学日本话)八个压路!
乙:八个压路呀!日本鬼子!十个轧道机压路,坏了俩就剩八个能压路了,可不就是“八个压路”吗?
甲:对呀。解释得很好很正确。
乙:这倒不错。日本话讲理!
甲:那当然啦。
乙:我给你说一个故事谜语。
甲:好呀。
乙:梁山伯……梁山伯,知道吗?
甲:知道。不就是跟祝英台搞对象的那个吗?
乙:对。说----有一次,梁山伯去祝家庄拜访祝英台。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不知该走那条路,正巧看见路口大石头上坐着一位老汉,梁山伯上前给老汉深施一礼,“老人家,我去祝家庄应
该走哪条路呀?”老汉听完,也不说话,走到石头后面,露出头来看了他一会,然后,朝着梁山伯来时的路走了。梁山伯初时不解其意,经过思索才恍然大悟。按照老汉指给他的道路顺
利地走到了祝家庄,找到了祝英台。这个故事谜语打一个字,你猜出这个字来就能明白老头给梁山伯指的是哪条道路了。
甲:这老头有病?
乙:没病呀。
甲:哑巴?
乙:不是。会说话。
甲:那他直接告诉梁山伯多好?
乙:人家是让你自己猜。
甲:有人向你打听道儿,你不告诉人家,让他自己猜?“受累,我问一下,烟袋斜街怎么走?”再瞅瞅你怎么回答,“我知道,但是,我不告诉你。你自己猜!”你听这像话吗?
乙:他这不是猜灯谜吗?
甲:猜灯谜你得合情合理。像你说的这个就属于不合情不合理的。你跟那老头你们俩早晚得让人打死。
乙:凭什么呀?
甲:就冲你们这么样的给人家指路,就得让人家打死。我这暴脾气要是遇上这样给我指路的,非打起来不可。
乙:我呀,我也不跟你掰扯这个。你猜的出来猜不出来?
甲:猜不出来。
乙:那你可输啦!
甲:输就输。说答案吧。
乙:这是个“右”字。
甲:哪个“you”?
乙:“左右”的“右”。
甲:怎么讲?
乙:老头躲到石头后面,把脑袋伸出来。就好比是“石头”的“石”字上的一撇出头,“石”字的一撇出头就是“左右”的“右”字。明白了吧?
甲:噢-----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乙:嗯。
甲:这回我必须说个好的。
乙:你也得有呀?
甲:不说好的,镇不住你。
乙:不定怎么样呢?
甲:得把这压箱底的好货拿出来晒晒啦。
乙:别晃了大家的眼。
甲:说一个让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的好谜语。
乙:那我可得好好听着。
甲:给你说一个包含着“光学”、“电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仿生学”、“空气动力学”、“人体运动科学”的谜语。
乙:嚯!您快点说吧!我都等不及啦。
甲:听着。
乙:说。
甲:说----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
乙:完啦?
甲:完啦。
乙:这就是你那包含着“光学”、“电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工程机械”、“工程力学”、“仿生学”、“空气动力学”、“人体运动科学”的谜语?
甲:对呀。
乙:说这么热闹,打什么呀?
甲:打一个动作。
乙:打一个动作?
甲:哎,对啦!而且还告诉你,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乙: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什么动作呀?
甲:好好想想吧。
乙: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一共十五个小孩……哪儿来这么多小孩呀?
甲:猜得着猜不着?
乙:你别催呀!容我想想。
甲:你想到明天凌晨谁等得了?
乙:这儿等着我呢!我猜不着,说答案吧。
甲:认输啦?
乙:认输。
甲:告诉你,记住喽!说----十个小孩撑袋口,五个小孩往里走----打一个动作。
乙:这个动作是?
甲:穿袜子。
乙:就穿袜子呀!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