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爱国主义的血性和理性
乔 良
强烈的爱国主义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而言都是宝贵财富。过去几千年来,中国从不缺乏爱国者,远有屈原、文天祥、史可法等诸位先贤,近有解救国家危亡实现人民解放的众多仁人志士。在人类社会实现“大同”之前,这种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聚集民心、合力向前的动力,那种以“地球村民”身份侮谩爱国主义的人,不是天真,就是伪善。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复兴,整个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迸发。正所谓民心可用而不可违,我们当然需要和鼓励这种爱国主义热情,它有助于全民共御来自境外的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现却江河日下的没落思潮侵袭。但与此同时,也要警惕爱国主义所具有的“双刃剑效应”,尤其一些宣泄狭隘民族主义甚至带有沙文主义色彩的情绪,在爱国主义的绿灯下畅行无阻。
如何避免爱国主义的负能量效应,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总体而言,中国今天的爱国主义亟待深入人心的教化和调养,因为它在很多方面表现得还比较初级。同样喊着爱国主义口号的“鹰派”和“鸽派”之间,存在长期的龃龉与争论,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仍然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
在我看来,鹰鸽两大群体除了彼此之间的认知差别,各自内部也都还有不同。在“鸽派”中,其中一些人过早陷入对于世界大同或世界公民身份的幻想,因而鄙视看重国家利益。另一些“鸽派”则认为今天的中国无论如何不能强硬,而应把力气都用在发展上。以为“强硬”与发展,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关系,这是十足的书生之见。
较之“鸽派”,“鹰派”无疑是坚定的国家利益派。但这个群体同样还是有所分歧。一些“鹰派”认为中国今天不打一仗不足以振国威,不足以维护国家主权。这些“鹰派”盯住国家利益这个要旨很对,只可惜视野狭窄了,对于获取国家利益的方式见识太短。回顾历史,战争从来不是获得国家利益的唯一方式,通过各种博弈或交换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虽然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很多,但似乎都在这类“鹰派”的视野之外。
另外一些“鹰派”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很多时候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来维护或实现国家利益。因为有时,面对突发性危机,不打仗短期内有损国家利益,但一打仗又会损害国家长远利益,这种两难的情形很容易使国家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取舍?
如果是真正的鹰派就该懂得,在非黑即白的战与不战之间存在巨大“灰色空间”,只要充分调动智慧就能大有作为。当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算是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吗?以当时的国际形势,它说是误炸,你显然不能一口咬定是战争。但你能说它根本就不是战争行为吗?当然不能,因为它就是一种准战争,或者说,是处在“灰色地带”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那么,寇可往,我亦可往。对手可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对付你,你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同样手段回敬对手?这就是“激情”与“理性”鹰派的区别,也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喊打与要打得巧妙、打得有理有利有节的区别。
有关“鹰派”和“鸽派”的讨论,本质上说就是血性和理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国民要有些血性,尤其是它的军人,否则这个国家就没希望。但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完全依靠血性,真正的大国崛起一定是把血性建立在充分的理性之上。
理性是在崎岖坎坷中寻找路径,血性是在崎岖坎坷中百折不挠,两者缺一不可。而我们现在很多国人认为,面对周边一些国家给中国制造的麻烦,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血性或者敢打就行。但遇事就喊“杀出一条血路”,真的符合国家利益吗?退一步讲,即便要杀出一条血路,不也还是要选对方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而突破口的选择显然还是需要理性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平日久,快40年没打仗了,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甚至电竞游戏了解战争,久而久之甚至把战争当成了游戏。还有人认为,一个国家久无战事,刀不磨会生锈,因此主张找机会亮剑。但一遇事就想用战争方式解决,这绝非真正的爱国主义,与中国传统智慧也不相符。早在2500年前,孙子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虽然中国军人素有尚武传统,但对战争是凶器也有痛彻认知。一个颇具悖论性的现象是,中国历代主战者多是文官,从东林党人到戊戌变法都是如此,而主张慎战者则多是武将。同样,在今天中国的主战者中,又有多少是军人呢?这是中国军人不敢言战甚至不爱国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启,影响将会波及国家各个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能不慎重言战。自德国军事家鲁登道夫写出“总体战”理论,军人就比平民更深刻地意识到今天的战争要耗费举国之力,风险不言而喻。所以,战争是国与国对抗和利益争夺的最后选项,只有万不得已时才能祭出这个利器和凶器。这种理性认知与畏战怕死是两回事。
当然,我们不能把今天中国爱国主义的初级状态归因于普通的爱国者,这个责任应由我们的精英阶层来负。归根结底,是我们今天的一些精英还很初级。没有孬兵只有熊将,精英阶层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引领者,那些从不会盘算国家利益、只准备随时鼓动国民释放血性的所谓精英,显然不是合格的领跑者。而那些一味主张融入国际社会却不考虑国家利益的精英,同样不合格。只有精英阶层尽快成熟起来,民众的爱国主义才能更加成熟,否则我们的爱国主义难以自动升级,特别是当国家步入新时代、将强未强之际。▲(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乔 良
强烈的爱国主义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而言都是宝贵财富。过去几千年来,中国从不缺乏爱国者,远有屈原、文天祥、史可法等诸位先贤,近有解救国家危亡实现人民解放的众多仁人志士。在人类社会实现“大同”之前,这种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聚集民心、合力向前的动力,那种以“地球村民”身份侮谩爱国主义的人,不是天真,就是伪善。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复兴,整个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迸发。正所谓民心可用而不可违,我们当然需要和鼓励这种爱国主义热情,它有助于全民共御来自境外的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现却江河日下的没落思潮侵袭。但与此同时,也要警惕爱国主义所具有的“双刃剑效应”,尤其一些宣泄狭隘民族主义甚至带有沙文主义色彩的情绪,在爱国主义的绿灯下畅行无阻。
如何避免爱国主义的负能量效应,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总体而言,中国今天的爱国主义亟待深入人心的教化和调养,因为它在很多方面表现得还比较初级。同样喊着爱国主义口号的“鹰派”和“鸽派”之间,存在长期的龃龉与争论,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仍然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
在我看来,鹰鸽两大群体除了彼此之间的认知差别,各自内部也都还有不同。在“鸽派”中,其中一些人过早陷入对于世界大同或世界公民身份的幻想,因而鄙视看重国家利益。另一些“鸽派”则认为今天的中国无论如何不能强硬,而应把力气都用在发展上。以为“强硬”与发展,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关系,这是十足的书生之见。
较之“鸽派”,“鹰派”无疑是坚定的国家利益派。但这个群体同样还是有所分歧。一些“鹰派”认为中国今天不打一仗不足以振国威,不足以维护国家主权。这些“鹰派”盯住国家利益这个要旨很对,只可惜视野狭窄了,对于获取国家利益的方式见识太短。回顾历史,战争从来不是获得国家利益的唯一方式,通过各种博弈或交换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虽然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很多,但似乎都在这类“鹰派”的视野之外。
另外一些“鹰派”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很多时候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来维护或实现国家利益。因为有时,面对突发性危机,不打仗短期内有损国家利益,但一打仗又会损害国家长远利益,这种两难的情形很容易使国家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取舍?
如果是真正的鹰派就该懂得,在非黑即白的战与不战之间存在巨大“灰色空间”,只要充分调动智慧就能大有作为。当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算是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吗?以当时的国际形势,它说是误炸,你显然不能一口咬定是战争。但你能说它根本就不是战争行为吗?当然不能,因为它就是一种准战争,或者说,是处在“灰色地带”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那么,寇可往,我亦可往。对手可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对付你,你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同样手段回敬对手?这就是“激情”与“理性”鹰派的区别,也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喊打与要打得巧妙、打得有理有利有节的区别。
有关“鹰派”和“鸽派”的讨论,本质上说就是血性和理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国民要有些血性,尤其是它的军人,否则这个国家就没希望。但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完全依靠血性,真正的大国崛起一定是把血性建立在充分的理性之上。
理性是在崎岖坎坷中寻找路径,血性是在崎岖坎坷中百折不挠,两者缺一不可。而我们现在很多国人认为,面对周边一些国家给中国制造的麻烦,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血性或者敢打就行。但遇事就喊“杀出一条血路”,真的符合国家利益吗?退一步讲,即便要杀出一条血路,不也还是要选对方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而突破口的选择显然还是需要理性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平日久,快40年没打仗了,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甚至电竞游戏了解战争,久而久之甚至把战争当成了游戏。还有人认为,一个国家久无战事,刀不磨会生锈,因此主张找机会亮剑。但一遇事就想用战争方式解决,这绝非真正的爱国主义,与中国传统智慧也不相符。早在2500年前,孙子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虽然中国军人素有尚武传统,但对战争是凶器也有痛彻认知。一个颇具悖论性的现象是,中国历代主战者多是文官,从东林党人到戊戌变法都是如此,而主张慎战者则多是武将。同样,在今天中国的主战者中,又有多少是军人呢?这是中国军人不敢言战甚至不爱国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启,影响将会波及国家各个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能不慎重言战。自德国军事家鲁登道夫写出“总体战”理论,军人就比平民更深刻地意识到今天的战争要耗费举国之力,风险不言而喻。所以,战争是国与国对抗和利益争夺的最后选项,只有万不得已时才能祭出这个利器和凶器。这种理性认知与畏战怕死是两回事。
当然,我们不能把今天中国爱国主义的初级状态归因于普通的爱国者,这个责任应由我们的精英阶层来负。归根结底,是我们今天的一些精英还很初级。没有孬兵只有熊将,精英阶层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引领者,那些从不会盘算国家利益、只准备随时鼓动国民释放血性的所谓精英,显然不是合格的领跑者。而那些一味主张融入国际社会却不考虑国家利益的精英,同样不合格。只有精英阶层尽快成熟起来,民众的爱国主义才能更加成熟,否则我们的爱国主义难以自动升级,特别是当国家步入新时代、将强未强之际。▲(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