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153贴子:10,043,190

聊一聊我眼里的妙玉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槛外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27 12:53回复
    由于八十回以后的文字已经遗失,而妙玉偏偏在前八十回并没有出场多少次,又在十二钗中排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所以我认为八十回以后,妙玉和李纨都会有很重要的情节,会完善她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李纨暂且不提,先聊聊妙玉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27 12:59
    回复
      只有看不懂的人才会说后四十回是续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10-27 13:12
      收起回复
        妙玉本是苏州官宦人家的小姐,后来出家带发修行。介绍妙玉身世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妙玉的师傅圆寂前嘱咐过妙玉不能回苏州。记得吧,介绍林黛玉身世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话,不能见外姓亲属不能哭就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以黛玉的悲剧为参照,妙玉的悲剧的最直接起因肯定是八十回以后妙玉踏上了返乡路,因为贾府败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27 13:28
        回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27 13:51
          收起回复
            听说被强盗lj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27 13:53
            收起回复
              妙玉是个出家人,但是从文案来看,妙玉并不能算是个完全了却尘缘的尼姑。以我的理解,与其说妙玉出家为尼进修佛法,不如说妙玉是以佛门清净为自己的避难所,她本身并不是想主动遁入空门的。自许槛外人,可是她就住在贾府的栊翠庵里,还记着给宝玉过生日,刘姥姥进大观园还要接待贾母刘姥姥一行人到庵内参观喝茶。又是把自己的绿玉斗给宝玉用,又是和黛玉湘云联诗连句。她的确清高,不合时宜,但她同时也有书卷气,也有闺阁少女的情怀。一个出家人,不自称贫尼,倒和黛玉湘云说“咱们闺阁中人”,她实际并没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六根清净的佛门弟子。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27 14:24
              收起回复
                妙玉也是没有父母的关怀庇护,独身在外。从小到大就一个邢岫烟是她的朋友,也是这个邢岫烟让妙玉的童年还有些人情冷暖的味道。依邢岫烟所说,妙玉在苏州的时候应该就已经不被当地的权贵待见了,而且妙玉本身又是个美女,很大可能就是有权贵上门逼亲才导致妙玉选择背井离乡。而且邢岫烟知道妙玉投到贾府门下的时候是意外的,“没想到竟投到这里”,作为妙玉的闺蜜做出如此反应,不难想见当初妙玉在苏州是什么境况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27 14:29
                回复
                  终是万艳同悲,可叹!


                  10楼2017-10-27 14:42
                  收起回复
                    关于妙玉和贾宝玉之间我觉得说不上是爱情的那种喜欢,应该是更倾向于把宝玉当做知己,在普通朋友之上。说到宝玉自然联想到黛玉,黛玉是个醋坛子,但这几个人黛玉没吃过她们的醋:袭人,晴雯,湘云,再就是妙玉。而且看得出来妙玉是很看重黛玉的,黛玉没品出茶水时妙玉就说“你这么个人竞俗了”。妙玉和黛玉也确实有类似的地方,比如性格上两个人都有目下无尘的清高面,而且你看这两个人的住处,黛玉住潇湘馆,妙玉住栊翠庵,“绿色,竹子”都是她们住处名字的关键字。妙玉清高,然而却和“只有门口石狮子干净”的贾府中的宝玉黛玉交好,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是凸显了妙玉和宝玉黛玉都是进步脱俗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27 14:43
                    收起回复
                      那贾府中其他的人是怎么看妙玉的呢?
                      贾母还是尊重妙玉的,说到去栊翠庵里也提到不能叨扰出家人的清净,去喝杯茶就走了。王夫人是信佛的,对于妙玉王夫人也是尊重她的,“她即是官宦人家小姐,自然高傲些,就下个帖子请她又如何”。
                      再看看其他人呢?宝玉黛玉不必说,宝钗是大家眼里标准的入世之人,但是妙玉也叫了宝钗去房间品茶,第一当然是得顾及人家面子,第二我觉得妙玉宝钗虽然不会像黛玉妙玉那样有共同语言是一个频道的,但应该是互相尊重欣赏彼此的。惜春和邢岫烟,一个是信仰上有共鸣,虽然妙玉不能说一心钻研佛法;一个是妙玉的发小。除此之外妙玉就不受别人的待见了。比如珠大奶奶李纨,贾府上下公认的大好人吧,但是她公开说过对妙玉的不满“可厌妙玉的为人,我不理她”。珠大奶奶都这么说了,可想而知其他的人比如王熙凤,还有贾府的个个都是人精的下人们眼里妙玉是多不招人待见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27 14:54
                      回复
                        这里就要提到判词了。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所谓洁,这里应该就是形容妙玉的有些病态的洁癖,这种洁癖指的是她的不合时宜,拒绝融入社会,太过于自恃清高。黛玉有时候有点小公主的性子也正常,好歹全贾府最顶尖的领导人是自己的亲姥姥啊。可妙玉呢,的确很有个性,可是也太没有分寸,把自己举得太高了。自认为与俗世红尘不相干的同时自己又介身其中,她过于清高而被自己的个性套牢了,难免成了别人眼里自欺欺人的笑话。云空未必空比较好理解,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可是妙玉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可怜金玉质,终陷浊泥中。
                        这也就是妙玉的悲剧结局了。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妙玉一心清高,那就把她的清高打碎。一个官宦人家知书达礼的美女,结果最终却“美玉遭泥陷”。可怜,可笑,也可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27 15:05
                        回复
                          配曲《世难容》。这更加直白明了的指出了妙玉的人生走向。太高人皆妒,过洁世同嫌,说实在点就是妙玉已经被周围人看不惯了,贾府是她唯一的保护伞。而贾府倒了,妙玉没了这个保护伞,自身又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被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吞噬是迟早的事。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27 15:09
                          回复
                            至于后文,“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需,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句话我觉得很值得玩味,尤其后半句。王孙公子叹无缘,王孙公子是指谁?还是一个泛称?
                            “公子”这个称呼在袭人的判词里也出现过。“公子无缘”,和宝玉有过肌肤之亲的袭人最终也没能嫁给宝玉。但是这是有前提的,袭人和宝玉关系不一般,两个人未来有可能结婚的。但是回头看看妙玉,全书并没有提到宝玉对妙玉有什么想法,妙玉对宝玉有好感但也没直白上升到恋爱甚至嫁娶的程度。后四十回来个大逆转,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妙玉和贾宝玉有风流韵事了?这不大可能。所以我觉得妙玉判词里王孙公子叹无缘,王孙公子不是贾宝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27 15:23
                            收起回复
                              这里要提到一个情节,就是妙玉把黛玉湘云联诗的上段接过来,续了下段,而且妙玉说了,这是把黛玉湘云本来悲切的联诗给扭转过来。这部分很重要,黛玉和湘云的结局也有透露: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而妙玉的出现却把悲切的情调扭转过来了。我觉得这也暗示着妙玉这个人物的作用,就是她可能会在贾府败落后救了贾宝玉,但同时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落得个美玉遭泥陷的下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27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