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看到很多朋友在质疑,在讨论华德福学生,以及华德福教育是不是符合中国的社会。更有甚者直接把这个教育视为社会毒瘤,认为祸国殃民。虽然我对华德福的教育观点并非完全认同,但在我个人视角上看实在大可不必大举批判。在之前的帖子也有提及自己的经历,现在再次分享一下。
我自己,初中八年级从成都华德福毕业去到公立初中,早两个月确实因为内容不同严重感到困难。但是因为以前在华德福的时候和老师关系较近,一直觉得老师不是什么恐怖的角色,所以一直会缠着老师搞明白问题。而且个人的学习习惯还算科学,大概是第三次月考的时候已经追到了班级的平均水平(理科实验班)。随后也习惯了公立学校的学习节奏。
当然可以说我一个人没有参考性,并且我高中也出国了。在我之后的两届,有两个后辈也是初中的时候转学到了公立学校(当时成都华德福尚无高中)。并于去年参加了高考,一个考上了某一本大学,另一个也是顺利考上本科。
在我初中的时候也知道有一些小学的学弟转学去了公立学校,都是在开始会有个磨合期,但是其中不乏几个资质好的后来在班级是属于优秀水平。
现在成都华德福有高中,因为学生都是新面孔了,情况我也因为我离校太久,没有太多关注。但是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从开始上到小学、初中再转学出去的,都能度过磨合期后根据个人的资质达到应有的水平。可以说明华德福教育不曾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或者个人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更不会说“毁了一个人。”
至少成都华德福是如此。
我承认即使华德福学校也不可能出产差生,但是资质不足的学生确实会出现在任何学校吧。但是对于批判者来说,华德福教育并非“盛产差生”就够了。
从实际角度来讲,确实如今公立教育和华德福的重合度太少,如非坚定的华德福支持者,或者这个教育理念的认同者,大可不必因为别人一句“华德福教育好得不得了”而去做出你的选择,在我别的帖子上可以看到我经过自己的体验后得出的结论:华德福是一个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而不是一个侧重优秀成绩的教育。
或许有一个优秀的成绩,能考上985,211的高校可以获得更多资源,所以注重成绩无可厚非。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的价值观是侧重于如何把那十多年学习经历变得珍贵的吧。华德福教育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这个价值观并不反社会,并不违反道德,甚至不是非主流价值观。彼此都无须捧一个踩一个。
我自己,初中八年级从成都华德福毕业去到公立初中,早两个月确实因为内容不同严重感到困难。但是因为以前在华德福的时候和老师关系较近,一直觉得老师不是什么恐怖的角色,所以一直会缠着老师搞明白问题。而且个人的学习习惯还算科学,大概是第三次月考的时候已经追到了班级的平均水平(理科实验班)。随后也习惯了公立学校的学习节奏。
当然可以说我一个人没有参考性,并且我高中也出国了。在我之后的两届,有两个后辈也是初中的时候转学到了公立学校(当时成都华德福尚无高中)。并于去年参加了高考,一个考上了某一本大学,另一个也是顺利考上本科。
在我初中的时候也知道有一些小学的学弟转学去了公立学校,都是在开始会有个磨合期,但是其中不乏几个资质好的后来在班级是属于优秀水平。
现在成都华德福有高中,因为学生都是新面孔了,情况我也因为我离校太久,没有太多关注。但是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从开始上到小学、初中再转学出去的,都能度过磨合期后根据个人的资质达到应有的水平。可以说明华德福教育不曾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或者个人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更不会说“毁了一个人。”
至少成都华德福是如此。
我承认即使华德福学校也不可能出产差生,但是资质不足的学生确实会出现在任何学校吧。但是对于批判者来说,华德福教育并非“盛产差生”就够了。
从实际角度来讲,确实如今公立教育和华德福的重合度太少,如非坚定的华德福支持者,或者这个教育理念的认同者,大可不必因为别人一句“华德福教育好得不得了”而去做出你的选择,在我别的帖子上可以看到我经过自己的体验后得出的结论:华德福是一个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而不是一个侧重优秀成绩的教育。
或许有一个优秀的成绩,能考上985,211的高校可以获得更多资源,所以注重成绩无可厚非。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的价值观是侧重于如何把那十多年学习经历变得珍贵的吧。华德福教育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价值观的培养,而且这个价值观并不反社会,并不违反道德,甚至不是非主流价值观。彼此都无须捧一个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