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古城吧 关注:32贴子:930
  • 0回复贴,共1

【古城拾遗】-----马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城拾遗——马道(记者王友禄)
盖州古城原有东、西、南、北四条马道,与城墙同于明洪武五至九年间修建而成。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记载:“县城池本明盖州卫城也。洪武五年,指挥吴玉因旧土城修筑。九年(1376年),展筑南面,砖石包砌。周围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门三:东曰顺清,南曰广恩,西曰宁海。钟鼓楼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围七里零三步,城仍旧池淤”。 马道是由登城马道与马道巷路组成。其中登城马道是傍着城墙内侧、用卧砖砌成的斜坡状的登城道路,各个城门内左右两侧或城角皆有修建;马道巷路修建于各面城墙内侧,路径走向与城墙平行,它们之间相互贯通,是古城内的“环路”。 如今,盖州古城仍基本保持明、清时代的街巷肌理,使得后人可以对古城所有现存建筑、遗址及街巷进行准确的测量。记者通过“Googleearth”卫星地图软件对盖州古城进行了详细测量,得出的数据为:东、西(原城墙)长约780米,南、北(原城墙)长约900米。去除城墙基约10米的厚度,推算出:东、西马道长约为760米,南、北马道长约为880米,马道宽度皆约为6米,完全能够容纳两排马车并列通行。 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城门、城墙的附属设施,马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军事作用。战时,守城兵马、武器粮草等可在城内马道巷路上畅通无阻,并通过登城马道及时、便捷地攀登城墙上。同时,城上各方守城部队之间也可通过马道巷路及时、快速地相互传递战报或进行支援。由于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资源丰富、商贸繁荣。历史上的盖州一直都是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亦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载:“卫控扼海岛,翼带镇城,井邑骈列,称为殷阜。”自汉代以来,盖州在历代遭受大小战争达上百次之多,城池攻防战发生较多,马道在战时起到了重要的军事作用。无数官兵就是由马道登城防御或出城迎战,誓死保卫城中百姓的安全。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翌年1月10日,号称“甲午中日战争陆地第一恶战”的“盖平保卫战”打响。淮军将领章高元奉旨守卫盖平城,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鏖战。由于敌我武器装备差距悬殊,日军最终攻陷了盖平。日军虽然攻陷盖平,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死伤334人,是日军入侵中国以来死伤较多的一次战役。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同时,也让冷兵器时代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以后,高耸坚固的城墙在枪炮面前,再也起不到有效防御作用,逐渐被废弃了。 在和平时代,马道除了守城部队每日由此登城例行巡视外,不再发挥其它军事作用。由于具有“环路”功能属性,马道在疏解古城交通压力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作为历史上的辽南商贸中心,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关内沿海地区客商通过海路到辽东地区开展经商贸易,必到辽东湾第一大贸易港口——盖州连云岛港(今西河口)进行中转。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载:“本邑海口有二,一曰西河口,即清河下游入海处,距城二十余里,在清季道光以前为东三省海运交通唯一之商港,南北贸易咸萃于此。”“虽系蕞尔偏邑,而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无不知有盖州者,皆因货物积散之传播也。”关内客商及货物渡海来到连云岛港,再由西河口沿大清河逆流而上,在盖州城南关外的清河码头上岸,穿过一、二、三、四道楞子,跨过南关桥,穿过南城门进入盖州城。城中主干线——南大街与东大街 “商铺林立、人群熙攘、车水马龙、热闹繁华”,若是客商穿行还算方便,但满载货物的马车通行就不太容易了,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这时候,马道就是最好的选择了,马道宽阔平坦,行人及车马较少,通行极为顺畅。从南马道经东马道绕到东门,出东门过北桥头,沿古道一路向北到青石关,再向北行,到岳州(今大石桥)、海州(今海城)、东京(今辽阳)、盛京(今沈阳)等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盖州古城被现代建筑逐年“蚕食”。如今,四面城墙除东城墙仅残存400余米,南城墙残存50余米外,其余各段城墙皆已无存。修建于城墙内侧的各条登城马道与城墙同时期被拆毁,城墙下的马道巷路由于是城内居民每日出行的必经之路,大部分得以保存。如今,东、西、南、北马道中:西马道与北马道西半部分完全消失、仅遗存北马道东半部分420米;东马道、南马道保存较为完整,东马道遗存约820米,南马道遗存约670米。 历经六百余年的岁月洗礼,这些残存不到2000米的马道仍顽强地“活着”,继续发挥着日常交通的作用,虽已没有了巡城骑兵与来往商贾的马蹄声响,但它们承载着盖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出盖州古城独特的文化韵味,呼唤后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本报记者 王友禄


IP属地:辽宁1楼2017-11-02 22: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