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88贴子:329,378
  • 63回复贴,共1

请问如何解读 德不孤必有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1-03 11:03回复
    大学老师让我们解读 得不孤必有邻 我觉得我学识浅薄 只能从字面理解 希望大家给一些发散的见解 谢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1-03 11: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03 18:42
      回复
        就是字面意思,有道德的人不用害怕孤独,总会有人愿意接近你的。一般来说有德之人都是人们追逐的对象,但是某些时候有德未必就能得到别人很好的接待。就好像孔子一样。我想这句话可能也带着孔子个人的感情在里面。孔子一生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且更有一些人反对孔子。我想这可能是孔子对这情况的一种感慨吧。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03 18:46
        收起回复
          跟政治有关,既然是作业,就自己做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1-03 23:53
          收起回复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1-05 16:42
            收起回复
              校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11-05 20:07
              回复
                何为德呢?德来自人之天性,来自良知,来自人的心灵深处,有德之人会无形中感化或感动他人,被大众所拥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1-08 21:13
                回复
                  人的天性是仁慈和公正的,具有五常德即仁义礼智信,也是人们日常用来评判是非的隐形心灵尺度,常用而不自知,当他人道德高尚时会感动良知而由衷赞叹,引起良知的共呜,故日德不孤,必有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11-08 21:26
                  回复
                    有仁德就不孤独,必定有比邻而居的人。 邻 :比邻而居的人。古代五家为邻。文中指亲近之人。
                    心怀仁德,以德感人,必有志同道各的人相聚,就不会孤独寂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遂为之述写《系辞》《文言》。其上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旨与本章想通。摘自学林出版社《陪你读论语》


                    18楼2017-11-10 07:56
                    回复
                      我们中考作文就是这个


                      IP属地:湖北19楼2020-05-15 15:25
                      回复